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
2021-03-30纪伟
纪伟
(江苏省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0 引言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也可能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素作用能力低下所致[1]。糖尿病并无临床显著特征,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逐渐出现其他严重心血管异常,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在这样的前提下,多数患者普遍存在服药依从性低下、对疾病治疗不重视等情况,因此,目前如何帮助患者重视疾病治疗,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已经成为了临床关注的重点[2]。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通过普及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方式对患者展开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3]。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男性19 例,女性20 例,年龄在45~78 岁,平均(59.4±2.3)岁,病程为1~15 年,平均(7.5±1.2)年;对照组39 例,男性17 例,女性22 例,年龄在45~75 岁,平均(59.3±2.7)岁,病程为1~13 年,平均(7.4±1.3)年。所有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均>6.1mmol/L,餐后血糖均>7.8mmol/L;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患者均未患有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异常等疾病;两组患者及家属皆知情本次研究并自愿加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在患者拿药后与患者讲解药物使用方式,并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如感觉身体异常应及时回院复查。
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包括:①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仔细观察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以及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单独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讲解时选择合适的讲解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使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方式更贴合患者的学习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记忆度;与患者讲解关于血糖控制成功案例,并与患者讲解关于药物按时按量服药在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重视疾病的治疗,提高用药积极性;②饮食护理:在患者的日常饮食中,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不可多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可嘱咐患者多饮食水果以补充身体内的维生素,并适当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此外,糖尿病患者普遍位于老年阶段,大多数老年患者肠胃功能逐渐低下,因此,在患者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食用流食或半流食,或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严禁患者长时间饮食辛辣、刺激等食物;③用药护理:在给予患者药物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严禁患者私自加减药物剂量,也不可私自停止用药治疗;对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先示范一次,让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自行注射治疗;与患者讲解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咐患者在感觉异常时应及时与护理人员联系;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开展随访,通过微信联系、电话等方式询问和监督患者是否按时按量用药,并可询问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感觉异常,帮助解决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问题;④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相信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治疗等是否存在疑虑或不良心理情绪,针对患者表现出的心理情绪展开针对性疏导,也可嘱咐患者家属多陪同患者外出走动,将更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血糖水平变化;血糖时段包括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睡前血糖;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评分在81~100 分;较满意: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评分在60~80 分;不满意: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护理评分在60 分以下;护理总满意度为满意度与较满意度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计算出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帮助分析,表示方式为()(%),分别给予t和卡方检验,若分析后显示为P<0.05,则表示本次研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睡前血糖检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所示。
2.3 分析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对比(,mmol/L)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对比(,mmol/L)
表3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
表3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是指一种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则可引起其他系统器官病变。早期糖尿病临床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随着疾病的发展可逐渐引起患者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威胁到患者系统器官等[4]。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是目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不对患者的血糖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则可严重威胁到患者身体健康[5-6]。糖尿病患者无法完全治愈,多采取药物治疗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抑制疾病的发展,避免危及患者其他身体器官,使其生活质量以及寿命能与正常人群无异[7]。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其打破传统护理中的遵医嘱被动护理,主动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8]。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帮助疏导存在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以改善患者心理情绪,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更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9-10]。此外,通过健康教育护理,使患者充分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并采取合适的讲解方式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更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11-12]。用药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向患者讲解关于药物服用的正确方式,并定期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询问,帮助解决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问题,保证患者治疗安全的同时也可监督患者是否按时、按量用药,在一定程度上将更有利于药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13]。在饮食护理中,通过对患者日常饮食的干预,不仅保证患者身体营养的补充,同时也避免患者饮食不当影响血糖水平控制[14-15]。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睡前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可见,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疾病的发展;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可见,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对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使患者充分了解到关于糖尿病相关知识,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