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2021-03-30黄龙腾

智慧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卡韦代偿抗病毒

黄龙腾

(河源市龙川县中医院,广东 河源 517300)

0 引言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预后效果变差等。由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程长,且治愈率较低,是肝硬化晚期表现,该疾病病情较为严重,且并发症较多,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有研究表明,在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过程中,单纯的实施内科治疗方案无法有效地抑制病情的发展。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患者肝组织不断受损且导致病情不断恶化的一个本质原因,对此,抑制HBV 复制,并提升HBV-DNA 转阴率为主要治疗目标,目前临床中主要以抗病毒药物加以治疗[2]。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不同药物治疗其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3],恩替卡韦在临床上是一个新型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其能够快速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本院抽选35 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对其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本院收治的35 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依照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其中,在研究组18 例患者中,男性11 例,女性7 例,年龄区间24-61 岁,平均(39.67±1.23)岁;在对照组17 例患者中,男性9 例,女性8例,年龄区间23-58岁,平均(39.59±1.31)岁。对两组患者基线信息进行对比,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其差异呈P>0.05,未构成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纳入标准:①符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相关诊断标准[4];②患者患病超过12 个月;③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疲倦、乏力、食欲不振;④对本研究知情,能够长期跟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⑤HBV-DNA 定量可测;⑥参与前半年内没有使用过任何类型的抗病毒药物。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性疾病,无法进行有效沟通;②原发性肝癌,且预计生存时间<半年或1个月内准备肝移植者;③心脏或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④哺乳期、妊娠期患者;⑤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患者;⑥对本研究药物存在禁忌证或过敏史;⑦合并HAV、HCV、HEV 等感染者;⑧合并酒精性肝病且没有戒酒者;⑨合并严重的糖尿病或其并发症者;⑩临床依从性差,不适合参与此次实验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补充血容量、留置胃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肝、营养支持、合理性使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阿德福韦酯(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80782,规格:10mg/粒)治疗,治疗方式为:口服用药,每天1 次,每次10mg,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恩替卡韦(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65,规格:0.5mg/粒)治疗,治疗方式为:每天1 次,每次0.5mg,组间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2 个月,且在服用药物前后120 分钟不可食用任何食物。对全部患者实施每3 个月的定期随访,并进行生化学、病毒学、影像学等项目筛查;HBV-DNA 检测技术都是根据相关医院的具体方法进行实施,同时保留同期血清标本1 份,以便于实施统一检查HBV-DNA。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服用恩替卡韦24 周后,HBVDNA 依旧无法转阴的话(原发性应答不良)或由最低值提升>1 个对数,则需要实施HBV 耐药性检测,特定情况下还需要调整临床治疗措施等。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其中包括:TBLL(总胆红素)、ALT(丙氨酸转氨酶)、ALB(白蛋白);②比较组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乏力、腹泻、肝肾综合征、口干等;③观察组间患者治疗前后HBV-DNA 转阴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组间患者在本研究中所得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其中,组间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BV-DNA 转阴率采用卡方检验,如果差异呈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价值;治疗后,研究组TBLL、ALT、ALB 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1 呈现相关数据。

表1 对比组间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表1 对比组间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出现1 例乏力、1 例腹泻,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出现2 例乏力、2 例腹泻、1 例肝肾综合征、2 例口干,发生率为41.2%,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其差异呈P<0.05,研究组安全性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呈现相关数据。

表2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n(%)]

2.3 HBV-DNA 转阴率

研究组HBV-DNA 转阴16 例,转阴率为88.9%,对照组HBV-DNA 转阴9 例,转阴率为52.9%,研究组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 呈现相关数据。

表3 对比两组的HBV-DNA 转阴率[n(%)]

3 讨论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在临床中属常见性、多发性疾病,一般来说,中老年为主要发病人群,该疾病患者一般伴有肝腹水、肝功能障碍、门静脉血栓等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死亡率会相对提升[5],临床资料显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五年内可达到84%左右死亡率,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受到一定威胁[6],为此,对该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现实意义。

现今临床中,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其一般分成两类药物,一类是干扰素,例如常规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等;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例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干扰素的临床使用来说,其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疾病方面,由于存在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临床上一般严格慎用。不过,核苷酸类似物中由于拉米夫定等致病毒变异率极高、阿德福韦抗病毒见效慢等,并不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例如,以往临床中,阿德福韦酯应用广泛,该药物可有效抑制HBV-DNA 多聚酶,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其抗病毒作用不尽理想,部分患者在治疗1 年后,病毒水平仍处于较高状态,同时,会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功能损伤。不过,对于恩替卡韦来说,其在治疗过程中具备较强的安全性与耐心,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不良反应有限,所以临床疗效确切、具体。从现实角度来看,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并不高,并且一些患者在出现肝腹水之后,通常会在2 年内相继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继而引起患者死亡。根据很多临床资料研究发现,第一时间实施规范化治疗(抗病毒治疗等)能够显著地提高这一类患者的抑制病毒复制能力。因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必须要耗用较长时间的临床治疗,甚至要终生服药,对此,根据相关临床指南能够发现,大部分医生都建议使用耐药性概率非常低的核苷酸类似物实施药物治疗。恩替卡韦属核苷酸类药物[7],可有效阻碍DNA 合成、抑制病毒转录,降低病毒对肝脏的损伤,能够使肝功能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耐药性低,抗病毒效果显著,药物半衰期较长,可达15 小时左右,通过肾脏排泄,降低不良反应,对HBV-DNA 转阴率具有较高促进作用,当前已经在乙肝肝炎疾病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并且,根据现有的临床资料能够发现,在使用恩替卡韦药物的过程中,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HBV-DNA 阳性率、肝功能等指标都得到显著地改善,并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所以,在选择恩替卡韦药物治疗该病方面,其具备较强的临床实践意义。

根据2017 年版《肝脏疾病和感染疾病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规定来看,大部分临床专家都明确指出:①ETV 必须要空腹用药,患者一般需要在睡前空腹2h 后服药。对于肝功能失代偿期和肝硬化患者来说,没有必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肾功能受损者来说,需要结合Cer 等改变用药间隔时间。②ETV 需要作为满足抗病毒治疗指征的CHB 首次接受治疗患者的最佳药物之一,ETV 抗病毒治疗必须要选择相应的适应证。不管是HBeAg(+)和CHB(-)患者,都必须要尽量地增加治疗时间,预防复发[8-9]。③ETV治疗LAM 通过治CHB 患者的耐药性较强,通常不会首选ETV 单药适用LAM 经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LAM耐药患者选择ETV 联合ADV 治疗的效果明显地强于LAM 联合ETV。LDT 经治患者需要选择ETV 临床治疗方案,具体需要参考LAM 经治患者的治疗用法。④针对ADV 临床疗效差,例如:应答不良、存在停药反应、ADV 耐药者等,则需要将ETV 当作下一步的治疗选项。⑤针对ADV 和LAM 多药经治者来说,需要选择ETV 联合TDF 或者ETV 联合ADV 等实施临床治疗。⑥针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而言,仅需要通过HBV-DNA 即可确诊,那么需要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来说,只要HBeAg(+)即可酌情选择抗病毒方案实施治疗,并且,大部分患者必须要耗用较长的时间进行医治,甚至需要终身用药。那么对于这一类病患来说,由于其抗病毒能力极强,且耐药性较弱等,则是临床抗病毒治疗药物中的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10]。

恩替卡韦在上市之后,已经广泛应用于CHB 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其临床实践数据能够发现:恩替卡韦具备较强的安全耐受性。和其它作用原理类似的药物相比,恩替卡韦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肌酸激酶、肌酐等指标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HBV-DNA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由此来看,恩替卡韦能够迅速地抑制病毒复制,改善炎症病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促使肝细胞实现再生与修复,且副作用少。所以,恩替卡韦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的一个理想的药物,此研究结论与其他学者的研究论点相吻合。

猜你喜欢

卡韦代偿抗病毒
No.2 创业失败贷款10万元以下政府代偿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美国经验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
胸腺肽α1提高国产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