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面下1/3软组织结构的差异分析
2021-03-29侯彦李青
侯彦 李青
[关键词]垂直骨面型;成人Ⅱ1类错牙合;面下1/3软组织结构;结构改变
在面部美学中,颏部的形态会对侧貌的美观性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样貌的美观与否会对一个人的自信产生影响,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容貌时,会对自己和生活充满自信,而当面部容貌较差时,患者会缺乏自信心[1]。医生在为患者拟定正畸治疗方案时,若能够围绕硬组织变化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进行分析,科学、全面地为患者拟定治疗计划,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面部容貌[2]。人类面部的美观主要与面下部软组织形态有关,但因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面下1/3软组织结构垂直骨面的不同,其美观程度方面的差异也相对较大。既往的研究资料显示,人类颏部是面下部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位于面下1/3处[3]。有关报道表示对于人类面部的美观来说,若颏部后缩便会出现人们常说的没有颏部的现象,该情况也是对面部美观影响较大的原因之一[4]。针对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矫正措施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改善颏部形态的最佳效果。并且在治疗期间,需要重点查看患者的垂直骨面分型,避免患者出现唇沟过浅、下唇卷缩凹陷等不良后果[5-7]。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面下1/3软组织结构之间的差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126例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63例,年龄18~30岁,平均为(24.34±3.12)岁。纳入标准:①均为非生长发育期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②不存在其他先天性畸形或者遗传性综合征;③不存在既往外伤史;④患者前牙深覆盖范围为2~10mm,深覆牙合Ⅱ~Ⅲ度,并且两侧磨牙之间均为远中关系;⑤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的牙合型、骨型存在差别;②患者属于功能性错牙合;③患者为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
1.2 方法
1.2.1 建立本研究的颏部厚度标准:使用Sinora口腔全景X光机(Orth-Cophots plus as ceph,Germany)来检验研究对象的头颅,在检验过程中,要求患者取坐位,目视前方,口腔取正中咬合位,并使颏部在自然状态下参与拍摄。按照权威的颏部放松方式使所有研究对象状态放松:①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轻微的叩齿动作;②执行医师利用指腹对患者的颏部实施按摩,使其上下颏部得到放松;③利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尽可能保持研究对象的放松状态。所有研究对象的软硬组织拍摄完成后选取清晰以及对比度最好的头颅侧位片,并通过PACS软件(厦门智业)定点测量126例患者正畸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并由同一研究团体利用计算机描绘,分别在三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该值是评估颏部软组织厚度的指标。
1.2.2 分析颏部软组织厚度和颏部回收之间的联系:根据“1.2.1”的统计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角组、均角组以及高角组,同时计算出每组患者切牙上唇回收比例的平均值,针对颏部厚度以及颏部回收量做相关性分析。测量方式如下所示,选择SN平面以及S点作为基准,并围绕S点做顺时针旋转7°,建立坐标轴,见图1。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性别因素对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面下1/3软组织构造的影响;②观察不同垂直面型和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面下1/3软组织之间的联系,分别利用单因素、多因素及组间比较的方式分析三组之间的差异;③不同垂直骨面型厚度标准;④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差别;⑤观察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厚度切牙上唇回收比;⑥分析影响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回收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
1.4 评价指标:垂直骨面型面下1/3软组织结构的测量主要根据以下标准进行:①前鼻棘点-鼻底点(ANS-Sn);②上齿槽坐点-上唇凹点(A-SLS);③上齿槽缘点-上唇突点(Spr-Ls);④上切牙唇面最凸点-上唇突点(La-Ls)。取上述4项评分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见图2。随后按照性别将126例成年人进行分组,并且每组成年人需按唇厚根据“由小到大”的规律排列:①低角组为样本角度≤22°;②均角组为样本角度大于22°,但小于32°;③高角组为样本角度≥32°。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利用[n(%)]表示,检验方式利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利用(x?±s)表示,检验方式利用t 检验。组内之间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检验方式为F 检验。同时对颏部回收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性别上唇软组织厚度的差异:通过测量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的四项分值发现,男性的上唇厚度为(14.75±1.18)mm,女性的上唇厚度为(11.74±1.53)mm。比較发现,女性患者的上唇厚度明显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图3。
2.2 比较男女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方差分析差异:根据上述分型标准分别将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进行分型。男性群体中,16例为低角组,31例为均角组,余下16例为高角组;女性群体中,18例为低角组,28例为均角组,余下1 7例为高角组。比较两组的唇形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组间结果差异较为显著,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 < 0.05 ) 。通过L S D -t 比较不同小组患者的唇形,发现各组之间均具有较大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厚度切牙上唇回收比:数据表明,低角组患者的颏部回收量比例为1.6:1。而高角组的颏部回收量则最小,比例为2.9:1,见表3。
2.4 单因素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的回收情况:本研究针对不同性别上唇软组织厚度、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厚度以及正畸治疗后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厚度分别作单因素分析,发现上述内容均能够独立存在,并对女性颏部回收产生影响,见表4。
2.5 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回收的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选取不同性别上唇软组织厚度、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厚度作为自变量,并对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上唇软组织厚度、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厚度均能够影响女性颏部回收量。见表5。
2.6 分析颏部软组织厚度与颏部回收间的相关性:通过对上唇随牙内收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切牙颏部回收程度与上唇软组织的厚度之间呈负相关,即回收程度越高,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颏部软组织厚度越薄。
3 讨论
临床在评估患者侧貌美观程度时,多是对患者的唇部形态进行评价,由此可知,侧貌美观的评估中唇部形态是关键的评估指标[8]。在临床治疗中,大部分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对自身唇部的形态存在不满意情况,患者因为自身面部硬组织的不协调,从而导致放松状态下,患者的上下唇无法做到自然的闭合,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样貌[9]。在国际上,有研究者在其实验中第一次在正畸诊断及X线投影测量中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颅颌面软硬组织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增强了后人对软硬组织间关系的认识[10]。上世纪70年代,研究者在测量患者投影时,逐渐开始运用图像数字仪技术,增加测量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后来颌面部软硬组织的测量提供借鉴,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测量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软硬组织的检测速度和精度进行了提升,为日后的临床诊疗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11-12]。在这一领域中,有众多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切牙回收和唇部软组织回收的关联性方面,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且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治疗时,患者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确实会受到影响,但是,众多学者对切牙回收和软组织回收的配比存在较大争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13-14]:众多学者认为切牙回收与软组织变化趋势之间的关联性会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参照当前学者的研究资料可知,患者面下1/3处软组织结构回收程度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种族及骨面型等,在面下1/3处软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患者的唇部结构也会对其产生影响,该影响也是变化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的资料中,都忽略唇部回收时所受到的唇部厚度的影响,或者在研究中较少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所以若能够在研究中对前牙后唇部软组织的变化和其厚度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可在较大程度上对临床的正畸治疗提供帮助,并能够为其治疗效果的预估提供借鉴[15]。临床医生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时,除了对患者的牙列进行调整,还会对患者唇部的软组织形态进行调整。在后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要求医生对其牙列情况进行调整,保持牙列的整齐,还要求对面型进行改善,所以在此过程中,相对于单一的牙列进行调整,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成为正畸治疗的关键内容[16]。伴随经济水平的提升,矫治技术不断发展,目前治疗的一个重点内容便是保证患者面部样貌的美观,且该内容逐渐受到众多医生的关注。本研究对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唇部软组织厚度与唇部回收的关系进行研究,期望为今后临床治疗中软组织变化的预测提供借鉴[17]。
现阶段,临床中检验软组织厚度的主要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X线检测与针刺研究。其中超声检验与针刺检验存在众多不足,例如:定位不精准等。所以本研究使用X线投影测量技术可获得精确度较高的定位点,且测量操作较为简便,能够同时观察到软硬组织的形态,为软硬组织间的关联性研究提供帮助,是一种测量效果十分理想的方式[18-19]。部分学者认为,因为脂肪分布与肌肉紧张的水平存在不同,所以男性与女性颅面部软组织的厚度有一定的性别差异[20]。数据表明,面部软组织厚度和患者的年龄呈明显正相关,并且性别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在同龄人中,男性面部软组织的平均厚度要明显大于女性[21]。在实验前,本研究为排除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软组织厚度测量时特意选取成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且通过研究发现,患者唇部软组织的厚度是存在性别差异的,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女性唇部软组织的厚度,男性的厚度值更大。由此可知,成人Ⅱ1类错牙合在改善人类侧貌的治疗方面具有理想效果。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者,均对切牙上唇的回收率进行研究,但因为众多的因素均会对软组织的回收情况产生影响,所以相关研究者的结果存在很大不同[22]。本研究在进行实验时,所有患者均为成人Ⅱ1类,以此分析软组织厚度不同时的切牙上唇的回收率。有研究者认为,软组织与硬组织的形态存在差异的,且软组织随硬组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时,软组织的厚度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2 3 - 2 4 ]。由此证明,年龄、性别都会对患者的软组织厚度以及切牙上唇回收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对本研究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发现:①男性的上唇厚度为(14.75±1.18)mm,女性患者的上唇厚度为(11.74±1.53)mm,和男性患者相比,其上唇厚度明显更低,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 <0.05);②对两组的唇形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组间结果差异较为显著(P < 0.05 ) ; ③ 通过LSD -t 检验不同小组患者的唇型,发现各组间的差别均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数据表明,厚唇组的唇部回收量最小,回收量占比最大的为低角组的唇部,占比各为2.9:1和1.6:1。可以发现不同性别上唇软组织厚度、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厚度均能影响唇部回收量,并且切牙唇部回收程度与上唇软组织的厚度之间关系为负相关。通过研究证实,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面下三分之一软组织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在性别的影响下更为突出。从各学者的研究报道以及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以看出,针对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实施诊断及治疗前必须将垂直骨面型因素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特别是后期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对治疗效果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 5 ]。虽然本研究获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本研究结论难以作为行业内的黄金标准,原因为: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数量相对较少,并且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容易对本研究的最终结果造成偏倚,因此,还需要后续更加深入地研究证实本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成人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面下1/3处之间的差别较大,并且性别的不同也会影响差异的大小,因此,對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考虑不同垂直骨面型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随后再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可说明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面下1/3处软组织变薄的患者其侧貌变化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