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羊痘的流行、诊断与防控
2021-03-29籍成仁
籍成仁
(吉林省通榆县乌兰花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通榆 137200)
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亚科。该科有正逗病毒属、山羊病毒属、猪痘病毒属和禽痘病毒属。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或山羊痘病毒引起。主要感染山羊或绵羊,以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痘病为特征。
1 流行特点
羊痘除了能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过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病羊是传染源,饲养人员,被病毒污染的草料,工具、垫料产品及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羊痘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致死率,季节流行性特点较明显,所以春季和冬季时羊群容易感染羊痘。若养殖户没有在季节更替前做好羊群防寒工作,或没有对羊群进行免疫预防,羊群感染羊痘的概率就可能升高。怀孕母羊感染羊后,还可能出现流产或生产死胎情况,给养殖户带来无形的压力与负担。
2 临床症状
病羊不仅会出现精神不振、呼吸不畅、体温升高或眼睑红肿等情况,患病部位还可能存在脱毛或长痘疹,若不及时治疗,患病处还会发生恶化。解剖病羊尸体发现,其呼吸道及黏膜部位会有发炎和溃疡,口腔部位会有水肿或水疱。部分病羊的淋巴处会表现为肿胀或充血,肺部则会有结节。
3 防控对策
3.1 完善羊群饲养方案 稳妥、健全的饲养方案不仅对羊痘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正向引导作用,还对羊群整体品质的提升有辅助效果,需要养殖户对饲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提高重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 养殖户要对羊舍环境进行定期清理与消毒,如及时处理堆积在羊舍内的粪便或腐化饲料,并对经常出入羊舍的设备工具等进行全面消毒,以此来防止细菌滋生或病菌传播。(2) 养殖户要科学配置羊群的饲料,在保证羊群能够摄入足够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免疫能力,为羊痘病的有效防控创造有利条件。(3) 在季节交替变换的影响下,养殖户不仅要在夏季做好羊舍内的通风工作,还要在冬季对羊舍进行保温处理,从而为羊群饲养环境的整体安全打开防护伞。
3.2 注重接种免疫疫苗 对羊群的疫苗接种工作给予关注,一方面能降低羊群患羊痘病的几率,为区域内羊交易市场的良性循环奠定可靠基础;另一方面则能缩减羊痘病出现时病羊对健康羊群的影响范围,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为羊群接种疫苗时,养殖户要对具体的接种时间有所明确。通常情况下,羊痘疫苗的接种时间会设置在春季或秋季,需要养殖户在疫苗接种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防疫部门提供便利条件。另外在注射疫苗前,防疫人员还要对疫苗的稳定性能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好疫苗接种后的反馈调查工作,以免出现疫苗失效情况而给羊群安全埋下隐患。
3.3 无害化处理病死羊 当羊群内出现病羊时,养殖户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隔离处理,并将真实情况准确上报给有关防疫部门,在专业团队的协助下控制疾病的传播与蔓延。若部分羊群没有感染到羊痘,养殖户除了要将转移到安全隔离区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还可以通过接种鸡胚化弱毒疫苗来对羊痘病进行防控。若病羊因病情较严重或救治不当而引发死亡,养殖户要先对病羊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养殖场周边环境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还要对尸体停留过的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毒。如可以利用氢氧化钠、福尔马林或草木灰水进行消毒,防止健康羊群感染羊痘病。
3.4 科学实施药物治疗 除了隔离防控和疫苗接种外,对病羊进行科学的药物治疗,也能降低病羊的死亡率与健康羊群的感染率,需要养殖户掌握药物治疗的要点与注意事项。首先,养殖户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和碘甘油等来对病羊的患病部位进行清洗与上药,以达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其次,对一些年龄较小的病羊,可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治疗,药剂用量需控制在15mL 左右,2 次/d,根据病羊病情的变化情况还可以适当调整药量及注射次数。最后,养殖户可以对患病乳羊注射高免血清来缓解病症,但该治疗方法会消耗一定的经济成本,需要养殖户慎重选择。
4 小 结
如今,很多养殖户在饲养羊群时,都能对羊痘的防控方案进行合理规划,从而羊群营造安全、稳定的生长环境。对羊痘防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干扰因素,养殖户也能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及时分析,并结合羊群饲养原则与理念等来制定出妥善的解决方案,为羊群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