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3-29朱广楠
朱广楠
(河南省许昌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 许昌461000)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使人们获取高质量的畜牧产品。近年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其开展效果明显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利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需要给出解决措施。
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
1.1 群众基础薄弱
当前,群众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目的和执法程序等不是很了解,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人员也未能透彻了解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及时解答相关群众问题,导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过程中存在群众不配合现象。例如,对养殖环境消毒是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一个重要措施。虽然多数养殖户消毒意识已逐渐提升,能定期开展消毒工作,但存在消毒液的配比和消毒方式的选择不够科学,消毒操作也不规范,致使消毒效果不佳。因执法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消毒重要性解释不准确其教育效果也不佳,进而使社会舆论普遍对行政执法存在偏见,常刻意阻挠甚至对执法工作暴力抵抗,这些均阻碍着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重罚款、轻教育
执法人员对违法现象主要采取罚款处理,未开展监督教育工作,因而很难遏制违法行为。例如,部分养殖场具备良好的防疫条件,同时养殖工作正在开展过程中,若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整改难度较大,同时还会增加养殖成本,基于此部分执法人员避重就轻,采取罚款形式处理。
1.3 法律体系不完善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主要依据相关法规开展,但是因多数法规原则性较强,与实际执法差异较大,在具体执法时会面临着制度漏洞。例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指定兽医专业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开展监管工作,即监管工作责任已落实至兽医。但兽医的工作环境普遍不佳,设备设施也不完善,薪资待遇不理想,愿意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不断减少,尤其是技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高级兽医更是极度缺乏,导致兽医队伍人员缺乏,整体素质不佳,不能很好地胜任对畜禽产品监管职能,对重大动物疫病诊断也力不从心,不能充分发挥动物卫执法体系的作用。
1.4 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不足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一项对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能力要求均较高的工作,然而从现有监督执法人员来看,大多数并非畜牧兽医专业,普遍存在着专业能力不足、老龄化问题严重、工勤比例失调等各种问题;因执法人员法律知识不足、行政执法能力有效,部分执法人员甚至道德素质水平较低,管理知识匮乏,在具体执法过程中无法对各项管理手段合理利用,存在着严重的执法不严问题。因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不足导致导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很难有效提升。
2 改进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民众动物防疫意识,为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可利用发放传单及走访等各种形式强化宣传,帮助群众了解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性。
2.2 重视监督教育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具体开展中,不得以罚款作为最终执法目的,而是需要帮助违法人员明确其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提升其法律意识。因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具体开展中需强化监督教育,避免违法人员二次违法。
2.3 完善地方性法规
若某一区域存在明显区域特点,对农业部相关法规直接生搬硬套无法实现说服教育,会对最终执法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地方政府需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制定满足地区发展态势的地方性法规,保证执法行为有法可依,进而提升监督执法工作效果。
2.4 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1)定期为监督执法工作人员开展畜牧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方面培训,使其能够及时为群众答疑解难,为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因犯罪分子作案方式愈发隐蔽及复杂,常规的执法手段很难将其发现并有效阻止,因而需为监督执法配备专业的检测仪器设备,以科学理论作为技术支撑;(3)建立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鼓起群众对违法行为监督并举报。
3 结语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需加大宣传力度、重视监督教育、完善地方性法规、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可促进其质量及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