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脉引筋气”思想论治经筋病*

2021-03-29赵耀东金钰钧赵婷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经穴经筋经脉

韩 聪,赵耀东△,金钰钧,朱 玲,赵婷婷

(1.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兰州 730000; 2. 甘肃省中医院针灸二科,兰州 730000)

经筋以其特有的结聚散络形式循行于躯干四肢,构成了经络系统中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的筋肉体系,其功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经脉气血的滋养,所以筋肉体系的疾患与经脉的生理病理影响息息相关。经筋病多为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疾患,并以疼痛、病灶点的产生为主要病理反应[1]。长期以来,经筋病的治疗多崇求古训,以《灵枢·经筋》所云:“以痛为输”作为优化取穴方法,倡导局部取穴的重要性。然杨上善“脉引筋气”思想着重强调经筋病的调治须从整体入手,明确其病因病机,调补相关经脉,选取相应经穴进行治疗,发挥经穴近治与远治的协同作用,丰富了经筋理论的内涵及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经筋病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阐述笔者对“脉引筋气”思想论治经筋病的浅见,现将经筋病的病因病机、“脉引筋气”思想渊源及其含义、思想特色与治疗分述如下。

1 经筋病的病因病机

简言之,经筋病就是隶属于十二经脉筋肉系统的症状群[2],风寒湿邪均为经筋致病因素。《黄帝内经太素·五邪刺》(以下简称《太素》)载:“正经上实下虚者,必是横络受邪,盛加大经。[3]”从病理角度分析,一方面风寒湿诸邪入腠袭筋之体表筋肉处,致使络阻筋伤,病态“横络”客于经脉之上,导致经脉气血运行闭阻,即“不通则痛”发为经筋痹痛;另一方面,经筋失于经脉气血的濡养,则导致经筋的进一步损伤以及经筋病灶点的出现,并围绕病灶点上下,表现为在上气血壅滞、在下气血虚少的病理状态。因此,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全面分析经筋病的病因病机,方能指导辨证施治。

2 “脉引筋气”思想渊源及其含义

“脉引筋气”首见于《太素·经筋》,其对《灵枢·经筋》经筋其治“以痛为输”注解时云:“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依穴疗筋病者,此乃依脉引筋气也。[3]345-346”主张将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与经穴转输渗灌气血的作用有机结合,保持经穴主治与经脉相关的同一性,以经穴为施术部位,以经络为通道,通过调和人体气血从而濡养经筋,最终实现调节经筋功能活动的目的。集中阐释了经脉气血、经筋、经穴的相互关系,从而通过对“脉引筋气”思想探赜阐微,窥知杨上善针灸学术思想精义。

3 “脉引筋气”思想特色

3.1 欲处百病,须候经脉

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之所以能维持正常功能,均依赖气血的充养,而这一过程又通过经脉发挥经络系统运行气血的网络结构来完成。《太素·经脉连环》言:“人之死生,血气先见经脉……百病所生,经脉由之,欲处分百病,须候经脉也。[3]159-160”人之所患经筋病由气血失常引发,并反映在经脉上的失常,亦通过经脉调理虚实,协调阴阳。因此,杨上善针对气血虚实的调理,倡导“人之虚实之气,欲行补泻,须通其经脉”的理念。即虚实之气不和,宜通之使其平;阴阳之气不和,调之使然。所以,无论针灸治疗脏腑病还是筋肉疾患,均应立足于经脉所属、所络,循行所过、所系的基础之上,以此为依据通过辨证分经诊察、循经取穴论治、补虚泻实于相应经穴,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的目的[4]。

3.2 知用针,必知形体气血

溯其经旨奥义,《太素·知官能》云:“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3]576”杨上善用针治疗经筋病必明辨形体气血之论,从脏腑经脉、阴阳五行、营卫气血、针刺补泻等多角度进行阐发。诸如辨人之形体肥瘦、气之虚实,区分男女左右不同,阴阳上下各异;明三阴三阳之脉,知其血气多少,懂营卫之气运行,血气有出入汇合;察知五脏六腑,知十二经所起,须明十二经各有五输、五行荥输各异;审知四海(髓、血、气、谷)虚实,察病邪寒热;视病热,泻而去之,视寒病,留针使热;病脉坚紧,泻其邪气,诛伐恶血,明辨补泻,通利经脉,着重勿伤其经。可见,杨上善对经筋病形体气血之论的理解和重视,裨益于针灸临床实际应用。

3.3 知补泻,首辨寒热虚实

《灵枢·经筋》描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其病多以经筋功能异常导致“筋急”和“筋纵”有关,病理变化不外乎寒热虚实。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是针刺治疗疾病最重要的原则。诚如《灵枢·经脉》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明确肯定了虚补实泻、热疾寒留的原则。而《太素》对针刺补泻的认识渐臻全面[5],明确指出针刺补泻当酌别寒热,审知虚实,以施治疗,或补、或泻、或平补平泻、或留针深久、或疾出其针等。如从天人合一角度宏观考量刺虚实之道,以法天地而应万物,疾病征象与之有相应联系,强调因虚致病者补之须实,因实致病者泻之要虚,刺热实无热乃出针,刺寒虚留针使针下热。得其妙旨,倡导应寒热虚实而行补泻,以达补虚泻实、扶正祛邪之治。

此外,在讨论刺禁与针刺手法方面,涉及皮、肉、筋、脉、骨的五实五虚之论。以此为例,若五皆虚勿近泻之,此五皆实勿远而不泻。针刺补泻有寒热虚实之分,要点在于针刺深浅,使之得中,得气补泻,气至机发,转瞬即逝,勿使过与不及,凸显针刺补泻不可过度或不及,时机亦不可不当的理念。足见其论治疾病据寒热虚实而施补泻的阐释和运用,实属针灸临床的典范。

3.4 欲为针者,先须治神

《太素·痹论》曰:“三气以为周痹,循脉而行,至分肉之间,气聚排迫分肉,肉裂而为痛也。[3]891”其指出风寒湿邪充斥分肉则引发疼痛,即“神”的反应[6]。杨上善论及治神之理,重视“欲为针者,先须治神”,认为此乃存生之道。其引经义阐其要旨,其注解神,认为“神魂魄意志,以神为主,皆名为神”。将神与五脏联系而论,凸显五脏藏神要义;五脏各司其职,五神各安其脏,则神清志静。《太素》称“此则针布理神之旨”。所以,针刺治病的核心内涵在于治神,此处主要有两层蕴意,一是治理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二是主宰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神机”[7]。故所谓治神,必先使五神得以调理,五神自理则五脏血气安定,其论彰显了神在疾病治疗及转归中的重要意义。

然如何治神,《太素·九针要解》有云:“神气游行出入之处为节,非皮肉筋也”[3]600。杨上善认为腧穴并非五体等实质性结构,而是“神气”出入游行的特殊通道,亦是“神机”发挥功能活动的重要门户,故有“神在孔穴”之论。另言之,运针施治的实质是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治理调节“神气”和“神机”,从而对机体产生调节作用[8]。再者,其注“守刺规矩之形,故粗;守血气,中神明,故工 也”[3]593,认为“神之有余气浅,故刺小络出血也……神之不足则虚,故刺而不泄也”[3]718。亦可看出,针灸临床上工守神是指守气血,而非粗守刺法或形体,故而持针施治也就要求医者密意专心一务,全神贯注于针下,审知虚实,施以补泻,通过调节全身气血达到“调神”的目的。其治神理念贯穿疾病论治始终,可窥一斑。

3.5 为针之法,以调气为本

身缓筋柔、肌肉解利是经筋的生理常态。杨上善论述调气之理,善审人之呼吸吐纳,认为其气平和则筋强骨健,心性调顺,倡导“为针之法,以调气为本”,强调针刺治疗疾病的作用意在调气。《太素·知官能》亦云:“明于调气,补泻处所,是处可补,是处可泻,不妄为之。[3]583”所谓调气即指通过针刺手法的实施,补不足泻有余,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有序,进而调和气机,达到治病的目的[9]。并且《太素·九针要道》亦对补泻手法的操作详尽描述:“摇大其穴,排阳邪而出针疾……外闭其门,令卫气不得泄出。[3]589”其后又加以集中阐述“气若至者,依数行补泻”,再次强调施用泻法能使邪气泄出,补法可使正气内存,应着重根据疾病虚实属性选用补泻。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是机体处于“气调”状态的前提;而气的升降出入逆乱,则是人体出现各种病理变化的基础[10]。通过补泻调节逆乱之气机,方能使机体恢复“气调”的状态。其对调气之论的多方面阐发以及在论治疾病上的实践运用都昭示楷模。

4 经筋病的治疗

4.1 治则

经筋病的治疗要点在于挑拨“横络”,解除卡压[11]。《太素·九针要道》从“横络”形成部位、诊察方法、质感等多方面对此详尽描述:“血脉,络脉也。有脉横居输穴之中,视之满实,切之独坚者,是横居络脉也。[3]591”继而《太素·五邪刺》又提出治疗原则:“病之坚紧,因适破散。[3]653”其从气血而论,一方面“横络”作为一种病态形征表现或病邪客于经脉其上,导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壅滞;另一方面强调说明通过诊察病灶点,即血气壅盛坚紧之处,可以明确病变经筋及施术部位。针刺治疗应泻其邪气,除其恶血,祛邪外出,破横络去,而后疼痛自可解除,经脉得调,气血可行。

4.2 整体取穴

4.2.1 取本经经穴 经筋随十二经脉并行,其循行分布与十二经脉大体类似,许多经穴能治疗经筋病。究其原理在于《太素·五脏命分》言:“十二经脉,行营血气,营于三阴三阳,濡润筋骨,利关节也。[3]130”有研究亦表明,经筋病灶点痛感传导路线与相对应的经穴所属经脉循行的一致性约76%[12]。此外,从经穴选择方面来看,经穴主治与经脉相关的同一性往往表现在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及络穴上,其他部位的经穴多只是主治局部病证,并未反映出与相关经脉的内在联系。因而经筋病的整体取穴,常取同名经脉之远端经穴通调经络、调和气血。如《太素·痹论》言:“以导引瘈紧,转引令其气行”,即是循经远取病变经筋相应经脉之荥输穴的理论依据。

4.2.2 取肝胆经经穴 肝主筋,邪气伤筋,筋膜拘挛则为“筋急”。所谓“病在筋,调之筋”,经筋病的治疗以调筋为主。肝通过对全身气血的调摄,将肝之血气由足厥阴经脉输注到达同名经筋,再通过十二经脉周身流注实现对周身诸筋的充养。足厥阴血多气少,邪客其上,应刺之除其恶血;足少阳与足厥阴相表里,其经脉气多血少,刺之宜泄其邪气。因此,治疗“筋急”取足厥阴肝经原穴、输穴太冲,能疏调肝脏气血,通调筋气。同时,配合足少阳胆经合穴、八会穴之“筋会”阳陵泉,亦能疏利肝胆气机,柔筋利节,表里两经配穴共奏缓急止痛、行气活血之功。

4.2.3 取阳明经、足太阴经穴 中医学认为,病发于中焦,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血行亦缓,以致经筋痿软无力、百节缓纵不收则为“筋纵”。所以,治疗应补中气以生血,即所谓“治痿独取阳明”。阳明经为多血多气之经,其经脉主濡润经筋,束骨而利机关,治痿首重阳明即指此而言;表里相合,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主一身肌肉,脾胃气血盛实则四肢肌肉、筋脉得以充养。故临床治疗“筋纵”以取阳明经穴为主(上肢病变取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为主,下肢病变取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辅以足太阴经穴,二者相得益彰。因此,根据病邪寒热虚实属性以及所犯脏腑不同,配伍相应经脉之经穴,采用不同针刺手法,“补其荥而通其输,调其虚实,和其顺逆”[13],以达祛除病邪,濡养筋脉之治。

4.2.4 取阴阳跷脉交会穴 经筋的功能活动有赖阴阳跷脉的调节,其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肢体肌肉运动的作用。阴阳跷脉脉气失调,则引发肢体内外侧经筋力学失衡。同时,经筋禀受卫气,始发于足太阳,足太阳经气充实则筋柔节利,舒缩自如[14]。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交会穴;阴阳表里相合,照海为足少阴肾经与阴跷脉交会穴。根据杨上善形体气血之论,治疗“经筋失衡”,先明男女左右、阴阳不同,男可取照海,女可取申脉,通过施行补泻以疏调跷脉、缓急柔筋,调节肢体肌肉运动功能。

5 结语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分析经筋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病理变化乃至对其辨证论治均要体现这一法则。从整体观角度来分析“脉引筋气”思想:经筋与经脉在生理方面,经筋功能活动的发挥与相关经脉的气血渗灌、濡养调节功能关系尤为密切;在病理方面,经筋病、经筋病灶点的产生与经脉气血失调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而经筋病的针刺治疗也就要求从整体调治入手,首要明确疾病病因病机,明辨病变经筋及所属经脉以确定施术部位,“以痛为输”选取局部病痛穴位或病灶点为主,配合选取远部经穴,调补肝、胆、脾、胃、阴阳跷等相关经脉,以助气血的生化运行以滋养经筋,同时酌别寒热虚实属性,明确具体证型,充分发挥针刺补泻手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经筋病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经穴经筋经脉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