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邪直中”的源流探析*
2021-03-29李晓英张绍良卢大为陈少东沈翠蓉李鹏程赖鹏华
李晓英,张绍良,卢大为,陈少东,沈翠蓉,李鹏程,赖鹏华△
(1.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 361102; 2.凉山彝族自治第一人民医院,西昌 615099;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疗养五科,福建 厦门 361002)
疾病发病形式提示病邪轻重、体质强弱,有助判断疾病的浅深、轻重和发展趋势,是临床确定治法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正确判断疾病发病类型有助于正确指导治疗。温病中新感温病起病多为表证,由表及里传变。然暑热病邪为病,虽为新感但因暑热酷烈、发病骤猛、易直中为病,出现高热、咳血、神志改变等危重证[1],若辨证不当易失治误治甚则威胁生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暑之际高温热浪频发,“暑邪”为病高发。为更深入理解“暑邪直中”的临床意义,从而进行有效的防治,笔者试对其来源和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总结如下。
1 “直中”发病方式源于《黄帝内经》
“直中”的发病方式最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中“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即外邪伤人,所中部位不限于阴阳等之意,提示邪气外感发病形式取决于外邪轻重、正气强弱,外感六淫皆可直中,非独风寒。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始即有“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之论,已认识到暑邪为病,因暑热酷烈,病情较重。《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此两条不仅是暑邪直中于里的起源,而且后者基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心者,通于夏气”之论,从五脏与四时的关系,提出暑邪为病,病位在心。《难经·四十九难》曰:“假令心病……何以知伤暑得之……心主臭……故知心病伤暑得之,当恶焦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2],此条文亦沿袭《黄帝内经》“心应夏”的理论。
至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中仍未见“直中”二字,但文中邪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直入于三阴的论述,是“直中”具体临床表现的最早论述。因六经辨证多以寒热分阴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三阴为病,寒证为多。其后,虽无明确的“直中”记载,却有相关临床表现的零星记载。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3]载:“血痢者,热毒折于血,血入大肠故也。”文中“折于血”,即热毒可直中血分之意,属温病直中范围。
2 宋元时期“直中为寒”为主导观点
张仲景之后,“直中为寒,传经为热”的观点一直占主导地位。如北宋·朱肱在《南阳活人书·阴证》[4]中载:“有初得病便见少阴证者,直攻少阴,亦不必先自太阳次传而至……入少阴经,只恶寒而不发热也,三阴中寒微”,文中“直攻”已和“直入”无二,且提出“中寒”的概念,对后世影响巨大,很多医家甚则专设“中寒门”论述,如《古今医统大全》[5]《石室秘录》[6]《医学传灯》[7]等。至元末明初,王履[8]在《医经溯洄集》言:“今世人多有始得病时,便见诸寒证,而并无或热者,此则直伤阴经,即入阴经者也”“其伤寒即入阴经为寒证者”。王履亦认为病邪直入阴经为寒证,文中出现了“直伤”“即入”等词,可见“直中”已呼之欲出。而徐春甫[5]4的《古今医统大全》言:“殊不知中寒之候,先由五脏不足,元气太虚,寒邪冒中,直入阴经而为中寒之候,即为阴证是也”,明确指出脏气亏虚是邪气直入的基础。
在此时期,严用和[9]在《济生方》中载:“暑者,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脏为心。是以暑喜伤心,令人身热头痛,状类伤寒,但背寒面垢,此为异耳”,亦从四时五脏关系提出暑邪侵袭容易伤心,与伤寒有别。《丹溪心法》中虽未提及暑邪为病容易入里,但其中“暑风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的记载[10],实则为后世“暑痉”,亦是暑邪起病即入里的表现。
3 明清时期“暑邪直中”随“温病直中”发展
3.1 “直中”一词的始见
至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李梴所撰《医学入门》中 始见“直中”一词[11]: “三阴利用乎变法,有中有传……若不自阳经传来,直中三阴之经。”至此,“直中”一词逐渐广泛应用。如陈长卿[12]在《伤寒五法》载:“邪不由阳经而径入阴经,谓之直中,可温而已。凡言直中者,言邪不从阳经而入,为虚为寒。”到清代,秦之祯[13]《伤寒大白》言: “从阳经先发热, 后传至三阴者, 乃是传经之热病, 名曰伤寒……若初起不发热,乃直中阴经之寒病, 名曰阴证。”吴坤安[14]《伤寒指掌》载:“夫传经,即邪从三阳经传入。直中,即本经自受之风寒也。”
3.2 “温病直中”的明确提出
李梴的《医学入门》不仅出现“直中”之词,在“论六经正病”[11]中亦载:“庶乎传经为里热,直中与变为里寒,临证参脉,直中三阳、传经三阳,病在于表,脉浮长弦;传经三阴,病在于里,脉沉数实;直中三阴,病在于经,脉沉微缓,此表里虚实大分,非专以阳为热,阴为寒也”,不仅解释传经、直中的区别,且提出二者主要用于辨别表里虚实,而非专门用以辨别寒热,然惜其只是略为带过未具体阐述。
因受《伤寒论》的影响,执“直中为寒”观点的医家以三阴三阳分表里轻重。而温病学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此时对“直中温病”论述多以感邪直中脏腑的形式出现。如杨栗山[15]在《伤寒瘟疫条辨·两感辨》言:“伤寒得于常气,受病在经络;温病得于杂气,受病在脏腑。”更多医家虽没有明确提出温病可直中脏腑的观点,但记载了各种温邪直入各脏腑的临床表现。如吴又可[16]在《温疫论·原病》中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提出温疫之邪重则直中深处。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周学海的《读医随笔》则记载热邪直入心包络[17]。陈耕道在《疫痧草》提出疫毒直入肺胃心包[18]。这个时期,不乏医家对“直中为寒”提出异议,甚则明确提出“直中”也有热证,其中以陈修园最为直接,其在《伤寒论浅注·读法》中说:“凡传经俱为热证,寒邪有直中而无传经。数百年来相沿之说也。余向亦深信其然,及临证之久,则以为不然。直中二字,《伤寒论》虽无明文,而直中之病则有之。见三阴寒证者,即宜大温之;有初病即见三阴热证者,即宜大凉之、大下之。是寒热俱有直中,世谓直中皆为寒证者,非也”[19],说明“温病直中”至此已被充分认识。
3.3 “暑邪直中”理论随之发展
暑邪为病属温病范畴,综观这个时期对直中温病的论述,虽有燥邪、疫毒、杂气等之分,但对暑邪的论述最多。
3.3.1 暑邪直中心包 明·王纶[20]在《明医杂著·暑病》云:“夏至日后,病热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齿而入,伤心包络之经,其脉虚,或浮大而散,或弦细芤迟。”文中指出,感受暑邪先侵犯心包,并通过脉象提示气阴亏虚在暑邪直入心包中的作用。董宿[21]在《奇效良方》中言:“暑之为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脏为心,且暑之中人者,先着于心,伏为三焦肠胃之间。”王肯堂[22]《证治准绳·伤暑》中载:“暑气入心,身烦热而肿者,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饮加黄连一钱……暑先入心者,心属南方离火,各从其类。”陈士铎[23]在《辨证录·暑症门》云:“夫暑热之入人脏腑也,多犯心而不犯胃。盖暑与心俱属火也。”其中王纶还提出“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20],为后世治疗暑病的重要治法。王肯堂则从脏腑相关理论解释利尿治疗暑气入心的机理,并把五苓散列为此法的最佳方剂:“小肠为心之腑,利心经暑毒使由小肠中出,五苓散利小便,为治暑上剂也。[22]”这段时期,几位医家用“先入”“先着”描述暑邪直中于心包络,并均从心为火脏、暑为火邪,二者“同气相求”的角度解释暑邪为犯先侵袭心脏的原因。其中,陈士铎言:“多犯心而不犯胃”[20],与后世张凤逵的“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24]和叶天士“夏暑发自阳明”等认识比较,此时期对“暑邪直中”的认识尚局限于以直中于心包络为主,受《黄帝内经》“心应夏”影响较明显。到清代,温病四大家的王孟英[25]在《回春录》中曰:“若病初即觉神情昏躁,而口赤舌干者, 是温暑直入营分。酷暑之时,阴虚之体,及新产妇人,患此最多。”在《温热经纬》亦载此症:“直夏令受热,昏迷若惊,此为暑厥。[26]”并进而解释原因:“暑是火邪,心为火脏,邪易入之。故治中暑者,必以清心之药为君。”王孟英所言“直入”与“直中”无二,且系统、全面论述暑邪直中心营的临床表现、好发人群、机理和治疗。同为温病四大家的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暑温亦有“暑先入心,包络代受”的论述。其后周学海[17]《读医随笔》 指出:“又有邪盛势锐,不从气分转入,不由血脉渐入,而直入心包络者,陡然昏厥,其证缓则不过一日,速则不及一时告毙,以其直入包络,而内犯心也”,指出暑邪直入的原因乃邪气亢盛。到这一时期,对“暑邪直入心包络”的认识完整且为多数医家认可。
3.3.2 暑邪入肺 从《素问》提出“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后,对暑邪入肺论述不多。至清代,雷少逸在《时病论·中暑》中言:“中暑忽然而发,矢石之中人”[27],指出暑邪发病急骤、直中入里的特点外,还详细介绍了暑邪直中于肺的原因:“暑咳者,暑热袭肺而咳逆……暑咳之为病,独在暑月也。良由暑热下逼,先伤乎上,夫五脏之位,惟肺最高,为诸脏之华盖,暑热袭之,肺经先病者,固无论矣。且暑中有火,肺体属金,火未有不克金者也。[27]”在此时期对“暑邪直入于肺”的论述逐渐增多,如陈修园言:“暑伤气,初感即发,其邪在肺”[28],邵仙根[15]42亦有“暑从口鼻吸受,先入于肺”之论。
3.3.3 暑邪直入阳明胃 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的叶天士建立 “卫气营血辨证”,提出温病发病按卫气营血规律发展,然暑夏炎热来势迅猛,初起即可见壮热、大烦、大渴等阳明气分证候。因此,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有“夏暑发自阳明”之叹。他还引用刘河间以白虎汤治暑、张凤逵“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之云作为佐证。自此,“夏暑发自阳明”常被用以说明暑邪为病即见里证的发病特点。
3.3.3 暑邪入五脏 在明末,张凤逵[24]的《伤暑全书》中言:“若暑则变幻无常,入发难测……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冒暑蒸毒,从口鼻入者,直中心包经络,先烦闷,后身热,行坐近日,熏烁皮肤肢体者,实时潮热烦渴,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入肾则消渴,非专心主而别脏无传入也。”首次明确提出五脏皆可见暑邪直中证而非心脏独见,至此对“暑邪直中”的认识趋于完善。其后,周扬俊[29]在《温热暑疫全书·辨寒暑各异》、程杏轩[30]《医述》亦引张凤逵所述。而陈耕道[18]在其所著《疫痧草》中述:“其感冒疫邪,在肺胃,盛者直陷心包”,亦指出暑热疫毒可直入各脏腑,若邪盛则直入心包,说明暑邪直入某脏腑与邪气盛衰相关。
综上,“直中”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直中”为六经传变的一种方式,指“凡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入,而直接出现三阴经症候者”,广义直中为“表里辨证”的内容,指“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包含“直中为寒”“直中温病”等方式。 “直中”的发病方式源于《黄帝内经》,其临床表现始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张仲景之后,“直中为寒,传经为热”的观点一直占主导地位。至明清温病学派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温病学家对暑邪直入各脏腑进一步阐述,使“暑邪直入”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近年夏暑之际高温热浪频发,影响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等,其中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对“暑邪直中”机理的深入研究,可为应用中医理论和方药防治高温热浪下的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依据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