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凡人英雄歌,写国家战“疫”史
——新华社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创作回顾
2021-03-29王冰笛
王冰笛
2020年3月26日,在武汉宣布即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之际,新华社重磅推出了首部武汉战“疫”2个月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45分钟的纪录片既是对武汉战“疫”的回望与思考,也是以全景视角唱响中国抗疫主战场武汉的英雄之歌,被评价为一部“为历史留影、为人民记录”的战“疫”纪实力作。
影片全网推出后总点击量6.7亿人次,获得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获评新华社2020年上半年精品报道、社级融媒体好稿,以及中国记协“2020中国新媒体战‘疫’十大精品案例”、第26届中国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等7项全国类奖项,被中央档案馆、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
策划精心:为人民记录,为历史存照
本片能够取得成功,首先在于谋划早,抓住重大新闻事件精心策划。《英雄之城》自2020年1月底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之初便开始策划,1月23日武汉“封城”,这也是新华社第一批赴武汉抗疫前线记者出发的日子。由新华社社长何平布置点题、副社长刘思扬主抓,音视频部主任孙志平牵头组织精兵强将,在前后方迅速组建纪录片报道团队,编导组在北京,拍摄组在武汉,两地连动摄制。影片凝聚了新华社记者两个多月在武汉深入采访,勇闯“红区”拍摄的珍贵影像,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2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众多凡人英雄的温情大义。
大题材、大格局、大视野,是新华社纪录片的典型特点,在《英雄之城》里,这主要体现在“全景”二字。“全”,首先是时间上的:要涵盖疫情当中所有关键时刻;其次,是指人群类型上的:要着眼人民战争、全民战“疫”的群像;再次,也是更深层次的:“全”是对眼界和视角的要求——要真实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部署武汉战“疫”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全过程。这就要求编导把国家视角、平民视角、历史视角结合起来,宏观、中观、微观缺一不可,彼此融洽互证,既是凡人英雄歌,也是国家战“疫”史,既是鲜活实录,也是历史存照。
《英雄之城》的创作定位也正是如此:影片首次以纪录片形式见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部署武汉战“疫”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全过程,以时间为轴、以人物故事为核心,通过“离汉暂停”“抢救生命”“关键之举”“全民英雄”“世间大爱”“冬去春归”六个篇章,记录武汉战“疫”的各大关键节点与关键之举背后的故事,展现凡人英雄的英勇、担当与奉献精神,彰显战胜疫情的人民力量、武汉力量、中国力量。
新华社的纪录片制作优势还体现在其遍布全球的分社的采编力量,以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专业报道能力。《英雄之城》中既有专家、核心人士的观点、军队医疗队的第一现场(这对一般媒体或纪录片制作团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还挖掘了不少患者、志愿者的真实动人故事,影片叙事不强行上价值,消解了“官媒话语”的距离感。全片兼顾国家、社会、人文、个体视角,既接地气、触动人心,又不失新闻人的严谨、客观。
创作倾心:以“个体”的众生画像,书写“共情”的宏大命题
《英雄之城》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逆行者汇聚于此,堪称“英雄”之城,第二是武汉这座城市、城里的人们付出巨大代价,牺牲忍耐、守望相助,也是“英雄”之城。片中解说虽只字未提,但多处同期声暗指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钟南山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陕西医学救援队崔雅清说“武汉人民真的很英雄”,记者许杨说“武汉这座城市,遍地英雄”……句句紧扣主题,引人共情。
尽管《英雄之城》严格意义上是一部新闻纪录片,但全片牢牢把握住了历史性、人文性基调。如全片开篇的解说词:“很多年后,当人们回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疫’,一定会想起2020年初,武汉关闭离汉通道那个遥远的日子。随着关闭而开启的,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情,而是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段解说配合江汉关大楼时钟的航拍特写,由一幕长镜头缓缓拉出,既营造出疫情之下“魔幻现实”的特殊氛围,更揭示出抗击疫情、人民战争的现实主题。百年钟楼,时针转动,历史由人民书写,每个人的一瞬,共同写就了永恒。开片之句,将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融于一体,也揭示了此片的创作站位——为未来记录,也是为历史留影。
在配音风格上,影片选择带着个人色彩的沉静女声,摒弃了传统、稳妥的男性配音,是想追求一种诉说感、亲历感,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回顾亲身经历的往事一般真实可感,平淡却富有深意。在解说词的撰写上,本片也尽量使用克制平实的语言,仅用事实反映时局之艰难、疫情之凶险,而将大量空间交给镜头语言去叙事,充分地信任观众能看懂,能体会,能完形。
克制,还体现在影片的故事基调。全片以娓娓道来的节奏讲述了一个个“直面失败”的故事:重症专家钟鸣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能做的那么少”,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张定宇眼看着“病人不断增加、重症病人不断死亡”,勇闯火神山的轻症患者阿念也没能成功救回重症的外婆……但正是这些“失败”的故事,让观众读懂了专业、责任和温情大义,感受到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普通人从心底给出的“无畏、真心、正直和同情”。
从叙事结构上,《英雄之城》遵循一波三折、首尾呼应的戏剧原理,罗列出抗击疫情的一个个关键事件,如疫情上报、关闭离汉通道、全国驰援、抢建医院、抢救生命,应收尽收等等,纪录片围绕这些关键事件带出人物故事,但不偏离对事件进展的追踪,环环相扣,一个问题的解决带出下一个问题,一直带着最大的悬念往下推进剧情,让紧张感持续到最后一刻,片尾的百年钟楼镜头则与开头呼应,从疫情暴发到疫情逐渐散去,让观众有一种经此一疫,百转千回,时光依旧之感。
本片首次以民众视角勾勒战“疫”全貌,视角宏阔,摄制精心,兼具故事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既催人泪下又引人深思。片中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近四十个,每个人都有主角光环,都是自己身处的战场的主角,他们的故事共同勾勒出疫情之下,面对困难仍坚持战斗的众生图景,也展现出在磨难中奋起的中国力量,情感直抵人心,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引发受众强烈共鸣,正如一位观众评价所言:遥望之人,可以在《英雄之城》中直面真实;痛苦之人,可以在《英雄之城》中获得抚慰;疑惑之人,可以在《英雄之城》中找到答案,这正是《英雄之城》价值的高光所在。
团队“用心”: 发扬“火雷精神”,践行职责使命
和影片本身的主题一样,《英雄之城》的创作过程也如同一次大战、一场大考,而幕后团队也是一支发扬着“火雷精神”的战斗冲锋队。
面对瞬息万变的疫情进展、充满不确定性的采编条件、海量庞杂的各方素材和打磨精品的专业考验,为了完成摄制任务,前后方记者编辑们都经历了非凡的磨练。纪录片的拍摄主力是新华社音视频部增援湖北前方报道的记者和湖北分社视频记者,共12人,还有40多名全国各地分社记者参与了拍摄,加上当地摄影师、志愿者、医院报道员等,实际上参与拍摄的人数有70人左右。
事实上,前方记者们承担着新华社每天中英文新闻、直播、短视频、专题以及音频等多种形态的音视频报道任务,片中大量的内容其实并非专为纪录片拍摄。如何将海量的发稿内容,按纪录片的要求梳理、组织,最切实可行地利用前方拍摄优势,并且避免组合成一部“大专题”,是编导组面对的挑战。因此,随着疫情的动态发展,编导逐步梳理出事关武汉战“疫”的关键节点、关键事件,并向前方列出了需要补采的人物和镜头要求。导演等主创同志,连续两个多月熬夜加班,可以说是一天天沟通约采,一段段梳理素材,一字字推敲脚本,一帧帧精剪画面,倾尽心血,历经大小十余次审改,高标准地完成了全片的精剪制作、宣传片创作、所有线路共二十余版各形态视频编辑发稿工作。中文版播发仅三天后,经音视频部英文室几乎全组同事的通宵编译制作,纪录片英文版也在优兔、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正式推出。可以说,纪录片主创团队的每个人都和片中人物感同身受——昼夜不停的战斗、分秒必争的追求、真心无我的投入、专业精神的坚守,无论片里片外都是如此。从策划、摄制、审改到最终全面推出,团队成员付出了艰苦努力,通力合作,将两个月的武汉战“疫”凝聚成45分钟的影像记录。
影片推出时,恰逢武汉宣布即将重启离汉通道,在这样的节点,全国观众、网友都有种经此一疫,回望来路的强烈心理渴望,因此,影片一经推出便形成刷屏之效,全网总点击量6.7亿人次,总评论量35万条,总点赞数超千万,全国1500多家媒体转载,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浏览量千万次,新华社抖音号浏览量1.7亿,全网置顶推送超7小时,登顶微博热搜,头部网站推送超13.8亿人次,全国40多家电视台播出,各学校组织学生线上观看,各地党组织组织党员集体学习,英文版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出后总点击量过千万,同推俄、泰、印尼语版,并被外交部推荐给驻外使馆使用,《中国艺术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纷纷发表专业文章予以好评,豆瓣评分8.6分。作为记者和记录者,我们也希望将本片留给未来、留给历史去打分。
在这场载入人类历史的“无声战争”中,我们也如片中人们一般,以“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努力去做了一点对的事”,为未来留下历史底稿,为人民描摹英雄肖像,在“大战”与“大考”中践行记者永恒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