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饭圈打交道的尺度
2021-03-29王钟的
无论你是否追星,都不得不承认,饭圈日益成为舆论场上不容忽视的现象。
饭圈并不是一个统一而紧密的实体。以偶像为核心,饭圈文化是分散抱团的圈子文化,其圈子规模视偶像号召力而定。这些圈子之间有交集、有友好互动,也会产生碰撞与冲突,只是被外部笼统地称为“饭圈”。我无意深究饭圈的内涵、组织形式和日常活动,仅仅尝试探讨新闻媒体与饭圈发生的互动,以及应当秉持的立场和方法。
传统观念里,严肃新闻媒体与饭圈似乎是火星与金星的关系。前者被视为“主流文化”的生产者和载体,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而后者作为“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使用与前者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
多年前,当《超级女声》走红,标志着饭圈文化登台亮相的时候,媒体还是以一种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股闯入舆论场的力量。当时,审视和批判是媒体处理与饭圈关系的主要模式,饭圈作为报道对象而存在。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占领了人们的闲暇时光,饭圈已不只是被报道的客体。当今饭圈的组织化程度更高,利用舆论的能力更强。它们不仅是报道对象,更是舆论事件的制造者、传播者。饭圈贡献了一个个“热搜”,在舆论场密集展开活动。
作为网络舆论场某种程度上的后来者,媒体面临融媒转型压力,需要进一步熟悉网络传播的规律特点。媒体理应深入熟悉饭圈,学会与这支不容小觑的传播力量打交道。
一种方式是借助饭圈的传播渠道。如今,很多主流媒体尝试改变话语方式,在议程设置阶段主动接触饭圈,比如邀请偶像参加节目访谈、为专题策划代言,在许多正能量宣传报道中也频现“流量小生”的身影。这为媒体导入的流量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饭圈活跃的微博平台,平时转发数可能寥寥无几的纸媒微博,如果发布了一条偶像活动信息——无论是偶像在一首MV 里露面献唱,还是简单的“录ID(寄语)”,都会收获成千上万量级的转发互动。这可能让陷于流量焦虑的媒体找回一点自信。
另一种方式是在媒体对饭圈文化的赞赏与示好。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一些饭圈组织以偶像之名,为战“疫”前线输送急缺物质,提供志愿服务。主流媒体对此不吝溢美之词,“饭圈女孩”成为象征进步的青年符号。
然而,当媒体报道行为与饭圈意志相龃龉时,有时会遭到饭圈的反噬。这可能是因为缺乏了解而简单下论断所致,也可能是莫名介入了粉丝团体间的冲突。无论如何,饭圈维护偶像声誉与媒体从事报道的出发点并不一致。
媒体首先要清醒饭圈带来的流量只是临时的、短暂的,媒体影响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扎实的报道。其次,对饭圈要理解而不是讨好,媒体永远要站在客观立场从事传播。再次,要认识到网络舆论场的复杂多元性,也许媒体很难回到纸媒时代“一言九鼎”的权威性,但公信力始终是媒体应当孜孜以求的价值。
王钟的中国青年报评论部融媒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