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课三学:中职语文教学自主式课堂的构建

2021-03-29刘景虹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自主学习

【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语文学科一课三学教学模式,即课前预学、课中共学、课后复学,并提出主动设计投放自主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建构学科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 一课三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2-0105-02

一课三学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共学和课后复学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处理,合理利用学习时空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一课三学,提升学习效率。如何提升一课三学的效果呢?教师要做好合理安排:课前预习时,布设明确的学习任务;课中学习时,组织恰当的学习活动;课后复习时,投放具有针对性的复习任务。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设定学习任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式课堂的构建。

一、课前预学,明确自主学习任务

在课前预学设计中,教师要精选自学内容,设定明确的自学任务,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大多没有主动预习的意识,教师在新授课的前一天发送预习任务清单,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明晰操作方向和路线。

(一)精选预学内容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预学任务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学生的学力基础和兴趣取向等因素,推出适合的预学任务,让学生借助更多辅助学习手段自主学习,不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要对预习任务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和探索性。

在设计预学任务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这样可以提升预学效果。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之前,教师设计了预学任务指导学生预习:第一,整体阅读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体味生态伦理思考。第二,探析文章中狼嚎的含义,领会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第三,搜集关于生态方面的现实案例,准备讲述给大家听。第四,人为什么要像山一样思考?写一写读后感。这四个任务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两个进行操作,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全部完成。在课堂检查环节,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学生预习情况良好,大多能够圆满完成相关任务。可见,教师设定更多预学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也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面对诸多选项时,会主动进行选择,这正是教师希望的。不过,预习效果的好坏是由学生的学力基础和对预习学习的态度决定的,因此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进行问题的预设。

(二)规划预学路线

预学任务设定后,教师要做出必要的指导和规划,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环节,在主动探索学习中完成知识构建。语文学科预学任务关涉“听说读写思”等多个方面,教师在做出具体引导和要求时,要对任务展开详细解析,对操作路线进行分析规划,及时给出提示和要求。如信息搜集,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提醒,借助关键词展开网络搜集,作者、作品、寓意、鉴赏等,具体寻找哪一个方面,都要做出明确的设定。

学生进入预习环节后,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干预,让预学高效化。如《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师给学生布置的预学任务是:开展梳理性阅读,归纳总结主要观点;揣摩关键词语,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搜集相关信息素材,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素材支持。这些预学任务没有太大的难度,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跟进指导:教学需要更多图片信息,在信息贡献时,要做好选择;作者介绍要详细,如果能够用图文的形式呈现最好。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陆续收到一些学生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比较有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的预习表现做出专业评价,并将相关信息进行展示,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文本学习之中。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给学生规划清晰的操作路线,从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对预习的设计规划很到位,预习效果良好。

二、课中共学,提升自主学习效率

在课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精讲少讲,给学生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适时给出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对演绎、游戏、竞赛等互动环节最感兴趣,教师要做好筛选处理,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操作。

(一)组织共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推出一些自主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激励,让学生在具体的思考、分析、阅读、操作、总结中形成学习认知。典型词语、修辞方法、诵读训练、课堂演绎、角色对话、课堂辩论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教师推出互动学习活动时,要追求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成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教學《荷花淀》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先行自主阅读,然后选择一个片段,自主创编小品脚本,并将脚本提交到学习小组,再由学习小组成员评选出最佳脚本,集体排练,准备在班级内演绎。学生听说有创编演绎活动,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兴趣。教师深入到课堂之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观察,及时传授方法,确保小品脚本创编和演绎排练顺利进行。经过一番努力,学生演绎正式开始,教师采用抽签的形式决定出场名单。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具体表现,并组织学生进行点评,选出最佳表演作品和最佳表演个人。

(二)传授共学方法

学生进入学科学习环节后,教师要适时做出学法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学生大多有丰富的学法积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法基础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如语言鉴赏方法,这是学生普遍欠缺的,教师要在鉴赏角度选择、鉴赏程序安排等方面展开具体推荐,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支架。

共学强调互动性,教师在组织开展活动时主动传授学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支持,也能够确保活动顺利推进。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一些精彩的描写片段,然后让同桌进行鉴赏,并合作评价鉴赏情况。学生开始阅读和鉴赏操作,教师跟进指导:鉴赏语言需要先找到其应用方法,可以从修辞、用词、句式、主旨、情感、结构、写法等角度展开思考,在具体操作时,还要追求一定的逻辑性,先交代方法,然后说出表达效果,结合文本语境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主旨和情感进行延伸思考,形成完整的鉴赏认知系统。学生依照教师的安排开展学习和操作,课堂学习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学生对语言鉴赏很熟悉,但方法积累还是远远不够,教师适时做出学法传授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确保鉴赏学习顺利进行。

三、课后复学,巩固自主学习成果

课后训练设计要有创新意识,教师要精选训练内容,升级训练任务,突出自主学习目标追求,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开展学习和交流。而学生对课外训练最为熟悉,也最喜欢,教师需要创新设计课后复习环节,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一)创新复学形式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一般要设计一些课外训练任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后训练大多以书面形式呈现,新课程改革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主流认识。教师在设计训练任务时,对训练内容和形式开展创新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推出更多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训练中成长学科能力。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些课外训练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巩固学习成果。在教学《项链》这篇小说后,教师设计的训练任务是:莫泊桑是小说巨匠,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小说人物描绘也很成功。请在课外搜集相关鉴赏信息,选择其中最典型的文本素材,放到网络交互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看谁搜集到的信息最为精彩,其见解更为深刻而独到。学生接受这个任务后,都能够主动展开操作。搜集一个素材并不难,但要进行筛选,就要展开大量的对比阅读,还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样,训练效果才会呈现出来。教师借助一个素材搜集任务展开调动,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学生自然進入到深度学习环节,在思考、搜集、归类、分析、讨论中完成学习认知内化。

(二)延伸复学维度

课后训练形式众多,教师需要进行延伸设计,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生活观察、习作写生、社会调查、网络应用、读写结合、视频录制等,都属于语文学科的训练形式,教师要做好科学组织,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复学环节,进而在自主学习中成长自我。教师不妨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征询课外训练任务设计意见,这样可以提升设计切合性,让更多学生顺利进入训练环节。

学生对课外训练任务有自由的选择权利,教师应做出针对性设计,让学生运用最熟悉的手段展开相关操作。如教学《哦,香雪》这篇课文时,教师设计了诵读视频录制任务:精心选择小说的一个片段,设计适合的背景音乐,自行录制诵读视频,并传输到网络交互平台,让更多同学观看,并相互观看评价。学生对自主制作视频很感兴趣,自然都能够主动开展准备工作。教师在网络交互平台上做出具体指导,对学生制作中存在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展示环节,网络交互平台开始热闹起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评价,对一些学生诵读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一个诵读视频制作任务,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中职学生对视频制作活动并不陌生,但要展示自己的诵读功底,这是不多得的经历,自然会感觉新鲜,使得在准备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学生对训练活动充满期待,这样的设计当然价值更高。

中职学生语文学力基础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对此需要有客观的认知,积极推动一课三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条件,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学、互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自主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未来就业和成长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职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以任务作为主要调动手段,督促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能够赢得学科教学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王丽.中职语文教学中自主式课堂的构建[J].现代农村科技,2021(5).

[2]陈伟.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24).

【作者简介】刘景虹(1977— ),女,福建福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现就职于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

(责编 卓 怡)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自主学习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