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绽放河南 助力出彩中原

2021-03-28王瑾

曲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曲艺牡丹河南

王瑾

近年来,河南省广大曲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用说唱汇聚力量,用故事传递真情,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曲艺活动推动和促进地方曲艺创作繁荣发展,为助力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河南省曲艺家协会连续举办7届的“河南曲艺牡丹奖”就是最具特色的品牌活动。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河南曲艺艺术底蕴深厚、曲种繁多、名家辈出,新人新作不断涌现,本着“弘扬民族艺术,繁荣河南曲艺,不断推出优秀曲艺作品和曲艺人才,表彰在曲艺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作出较大贡献的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的宗旨,河南省参照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设置方案,于2008年设立了“河南曲艺牡丹奖”。该赛事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共同主办,各地市轮流承办,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可谓亮点突出、成效显著,推出了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曲艺精品佳作,受到专家、领导、编导演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如今“河南曲艺牡丹奖”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河南曲艺繁荣的助推器、发展的风向标,探索出了一个贴有河南标签的成功模式。

一、搭建演出平台,培育人才队伍,展示河南曲艺发展成果

2020年11月15日至18日,第七届河南曲艺牡丹奖全省曲艺大赛在驻马店市泌阳县成功举办。本届大赛是近两年来全省曲艺创作优秀成果的一次集中的大展示,也是对全省曲艺表演队伍的一次大检阅,荟萃了2019年至2020年全省广大曲艺工作者在曲艺创作和曲艺表演中的优秀作品,共有来自全省18个省辖市、300多位参赛演员报送的80多个作品参与初选。经过专家认真评定,最终36个作品入围本届决赛。历时两天3场角逐,共评选出节目奖8个,表演奖8人,新人奖6人,文学奖4部。从参赛作品来看,数量、质量较以往都有所提升,有新改編创作的传统历史故事,也有反映精准扶贫、全民抗“疫”的时代新作,贴近群众,表现出了黄河儿女在新时代的新风貌,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反映了中原大地的时代新声,充分体现了河南曲艺创作演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至此,河南曲艺牡丹奖走过了12年的辉煌。河南曲艺牡丹奖每届活动的参赛参评牡丹奖的作品都是从全省各地报送的众多节目当中经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而且均是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歌唱现实生活、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的新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曲种代表性,展现着曲艺艺术在文艺春风鼓舞下焕发出来的多彩英姿和崭新风貌。通过该平台,河南选拔推送了众多优秀人才和节目走向更高级别的专业赛事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比如:在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中部6省曲艺大赛、CCTV全国相声大赛、全国马街书会邀请赛及“李润杰杯”全国快板书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的范军、史不凡、王国军、陈红旭、文华、李广宇、白军宣、陈梅生、师亚峰等曲艺名家、新秀,均已成为河南曲艺的代表人物和中流砥柱。他们从河南曲艺牡丹奖起步,一步步走向了全国,为河南曲艺争了光、添了彩,以不争的事实检验和见证了河南曲艺牡丹奖的品牌效应和人才孵化作用。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曲协还利用河南曲艺牡丹奖比赛间隙,组织大批优秀节目走向基层、深入一线,为老百姓进行公益展演,在展示曲艺艺术成果的同时,也推广普及了曲艺艺术,让从群众中来的曲艺作品反哺群众,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曲艺、喜欢曲艺,为河南曲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紧跟时代步伐,聚焦现实题材,展现时代发展崭新风貌

新时代呼唤曲艺精品,新征程需要曲艺佳作。为助力中原更加出彩,讲好河南故事,河南曲艺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更注重贴近时代,围绕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抗击疫情、传承红色基因等重大主题和时间节点,立足生活,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把取材于基层的真实体验融入到曲艺作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四个讴歌”,不少参加河南曲艺牡丹奖的作品都是曲艺作家在参加河南省曲协组织的采风活动中发掘素材、寻找灵感提炼创作而成的,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风味和崭新的时代品位。

近期举办的第七届河南曲艺牡丹奖专场比赛中,涌现出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这其中既有新改编自传统传说的历史传奇,也有反映精准扶贫、全民抗“疫”的当代故事。板书对唱《最美逆行者》歌颂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白衣战士,相声《绿水青山看俺村》反映脱贫攻坚一线真实故事,喜剧小品《爱情快递》戏剧化的编排、具有时代美感的舞台呈现,创意十足。

河南曲艺牡丹奖是河南省曲艺的标杆,不仅使一批青年才俊借助这个平台崭露头角,也有不少长期活跃在基层的民间说唱艺术工作者在大赛中亮相。根据鄂豫皖革命老区的真实故事编排的大调曲子小品《马大嫂救伤员》的演职人员皆为来自民间的曲艺骨干,他们不俗的表演令观众称赞不已。专业人士显身手,基层骨干不掉队,群英荟萃、新意迭出,河南曲艺艺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显著。

近年来,河南省广大曲艺工作者在河南曲艺牡丹奖的激励下,不断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创作了一批讴歌中原的出彩作品,曲艺品种多、表演样式全,涉及题材广,反映了河南曲艺人孜孜不倦的创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展示艺术才华,促进传承发展,为河南曲艺事业输入新生力量

河南曲艺牡丹奖参赛地域覆盖范围广阔、人员参与广泛、作品曲种丰富,作品主题鲜明,表演细腻动情。第七届河南曲艺牡丹奖在两天3场的比赛中,参赛选手从服装、化妆造型到表演,都一丝不苟,用心演绎,用精湛的艺术诠释了曲艺人的严谨态度和时代风采。他们中既有专业曲艺团体演职员,也有基层个体艺人,有古稀之年的老人,也有正值青春的曲艺“新生代”。曲种涵盖河南坠子、二人转、相声、小品、鼓儿哼、三弦书、大调曲子、北京琴书、睢州敲琴、快板、快书等10多个,展现出新时代河南曲艺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可喜局面。

曲艺要传承发展,发现和培养青年人才尤为重要。河南曲艺牡丹奖无疑是发现优秀新人新作的渠道,而对年轻曲艺作者和演员们来说,每参与一次都是向专家名家老师求教学习、与同行们交流切磋的良机。几位青年曲艺演员坦言,现在曲艺赛事活动相对比较少,有这么一个平台很难得。参加展演不仅是展示自己,更是开阔眼界。通过河南曲艺牡丹奖把全省的青年曲艺演员集中在一起,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益于全省曲艺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第七届河南曲艺牡丹奖有河南坠子演员王鑫鑫、杨晓丹,三弦书演员盛果,北京琴書演员李大志,相声演员郭嘉,山东快书甄进超这6位青年才俊获得新人奖,这不仅对他们是鞭策和鼓励,也让更多青年曲艺演员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方向、充满了动力。

在唱曲类专场中,不仅演唱者直工直令、韵味十足,整齐的伴奏乐队阵容,也获得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评委之一曲艺家赵连甲激动地说:“在京津地区很多鼓曲类的比赛中,伴奏人才稀缺,乐队都是已经年事已高的伴奏老师。但河南不愧是曲艺大省,不光演员唱得好,而且乐队伴奏老师传帮带作用明显,老中青人才梯队初具规模,人才呈年轻化趋势。”曲艺是说唱艺术,从这次比赛来看,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南曲艺唱的比说的多,新人多,后备力量大。评委们对河南曲艺提出了新的希望,期待有一批精品力作,推向全国。

奖项获得者纷纷表示,作为曲艺人,我们会努力奋斗,继续拼搏,肩负起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历史使命,创曲艺精品,从“高原”向“高峰”奋进,续写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出彩华章。

四、加强艺术交流,促进学习提高,不断推进曲艺创作繁荣

第七届河南曲艺牡丹奖大赛,参选作品舞台上风格各异,特点鲜明,不仅展示了河南曲艺大省的实力和水平,通过泌阳融媒、百姓文化云等平台全程网络视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0万人,让更多观众领略到曲艺艺术的精彩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的展演和专家的深入点评,选手们看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收获了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的宝贵意见,达到了学习、交流、提高的目的。

担任本次大赛评委的河南曲协主席范军赛后对演员表演给予点评时,肯定了近几年河南曲艺取得的可喜成绩,新人新作涌现、表演队伍持续壮大。但也在河南曲艺牡丹奖大赛上暴露了一些问题,即作品创作中存在明显短板。他强调提高思想内涵和创作水平永远要走在表演的前面,参赛演员要认真对待专家评委指出的问题,正视差距,迎头赶上。省曲协也将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向,进一步加强曲艺创作,多培养新人,如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曲艺界名家老师给年轻人传授创作表演经验,提升基层曲艺艺人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河南曲艺牡丹奖评选比赛活动,是河南省曲协在新时代曲艺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和成功实践。河南省曲协主席团、曲艺名家共聚一堂,谋发展、促繁荣、凝聚共识和力量,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努力方向,在新的工作中将持续加大对基层曲艺工作者创作表演技能、水平、素质提升的扶持投入,通过组织更多的采风创作、创作研讨班、曲艺论坛和形式多样的展演交流活动,带领全省广大曲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激发创作灵感,创作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曲艺节目,培养人才、壮大队伍、打磨精品,促进曲艺创作表演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曲艺艺术作为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的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立足河南文艺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省曲艺工作者豪情满怀,历久弥新的传统曲艺文化必将与时代同步,迸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涌现出更多催人奋进的精品力作,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凝心聚力,助力铸就中原文化新辉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省曲协力争推出一批反映党的事业发展历程的优秀曲艺作品,向党的生日献礼,向全省和全国人民汇报。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曲艺牡丹河南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曲艺泉城》
牡丹
赏牡丹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绿牡丹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