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

2021-03-28张艳茹郭跃军

学理论·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

张艳茹 郭跃军

摘 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是以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根本目的。人民群众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检验其成效的评价者,面对新形势下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自媒体网络高度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即规范自媒体平台,健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通过科学高效的国家治理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梦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国首次以概念的形式提出,并明确了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进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之一。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坚定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理念,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基于国内外发展实际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对中国未来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要求党和国家时刻秉持着初心和使命,发挥人民群众的引领作用,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和国家今后的工作方向,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者与生俱来的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性标志。”[1]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但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人民群众已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根本性、决定性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实践者,列宁将人民群众视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3],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民群众观,并始终坚持和全体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站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时期,邓小平同志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实践,初步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全体人民“富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历史证明,党和国家在我国发展的任何阶段、任何时期都时刻谨记为千千万万中国人民谋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第五个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从理论层面上看,完善的国家治理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着新时代下的新问题,科学分析我国七十多年间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全新的国家治理理论体系由此应运而生。不仅拓宽了我国国家治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理论保障。

从实践层面上看,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是有效实现我国国家治理的深刻社会变革。近年来我国在治国理政方面取得了显著性成就,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要求在治理实践上不断深化改革,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为治理效能优势。

(三)人民群众是检验国家治理现代化成效的评价者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不同,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党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念,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

实践证明,过去我国国家治理初见成效,人民群众对此比较满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是通过优化我国国家治理方式等途径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我们紧紧把握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做到治理实践依靠人民、治理成果为了人民、治理成效服务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清高、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1]这句话鲜明地指出人民群众作为评价者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其现代化进程在全国全社会范围持续推进,并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治理难题。“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5]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国家治理事业稳步进行的同时,深层次的问题与不足也逐渐显现。

(一)当前我国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问题

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突出了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人民群众成为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中。他们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适当地表达其诉求和意见,不仅是行使合法权益,也为国家治理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爱国心。相反,部分群众政治参与意识薄弱,对参与国家治理也不抱有积极的态度。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观念在人民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仅仅作为一个普通人,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提出的意见根本不可能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和重视,因此他们对这些往往避之而不及。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工作人员的“不作为”,例如对于普通民众反映的情况,个别工作人员草草了事,不做细致探究,甚至不接见、不处理,未将具体政策制度落到实处,日渐影响了大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还有部分民众以利益为驱动,往往为获取与自身相关的某种利益积极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以政治参与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之一,一旦与自身利益不相关时就避而远之。当前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淡薄,忽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情况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新的历史定位和新的主要矛盾产生,充分肯定了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率先取得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而在中西部地区仍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各环节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日渐突出。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人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但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倾向于大城市,在偏远地区仍有很多学生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破旧的教室、残缺的课桌依然是他们日常学习的真实写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带动下,基本上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更高水平的医护人员、更专业的医护团队主要集中于大城市,普通家庭仍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尽管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各地区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问题仍阻挠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教育、医疗等问题依然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

(三)自媒体文化影响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

自媒体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又一新产物,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对一”“一对多”的线性传播,让普通群众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也成为新闻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参与者,形成了“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文化。但在自媒体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国家治理的不适应之处也初见端倪。自媒体突出了用户自身对于信息的编辑、发布、引导的直接性功能,使得用户对自己发布的内容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决定权。较为宽松的线上自媒体环境,使得意识形态话语权和监督权受到挑战,在普通民众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中,不法分子滥用自媒体平台大肆宣扬个人或者团体的负面消息,引导社会舆论的不正确走向,较于主流媒体企图更先在人们思想观念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传统政府监管机制面临对自媒体平台的综合治理挑战,规范自媒体用户行为的难度也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兴起日益增大。

三、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满足人民切实所需为价值追求,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最终目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突出了人民群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倾听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尤为重要。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将不断深化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健全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在政治参与中的获得感

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参与者和检验国家治理现代化成效的评价者,健全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注重增强人民群众在政治参与中的获得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国家治理体系,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薄弱,政治参与成效甚微。应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尤其是法律体系,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赋予了人民在政治参与中更高的权利和地位,人民群众要知道并合理运用自己的合法权利,真正发挥其治理主体的地位。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仅仅依靠制度体系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当前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宣传和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政治参与文化,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素养。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部门需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单一治理主体转变成与人民、社会之间的平等协同治理。

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化机制,方便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政务信息、监督政府工作。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思想和行为上的自律,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理人民群众的正当诉求时要高效积极回应,对待群众的监督批评时要虚心接受,全方位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打造全新的“服务型”政府。

(二)营造社会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6]。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由过去强调做大“蛋糕”转向重视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中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不动摇。夯实的经济基础能够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无论是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应始终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经济转变的发展方式。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需根据自身条件实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加快转型。

其次,我们需坚持“全国一盘棋”,深化各地区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优势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平衡。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在注重解决贫困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更要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

再次,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各地区教育、医疗服务等资源的不均衡需要政府制定公平的分配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则需要社会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加同步,在增加按劳分配比例的同时,政府需要宏观调控,缩小各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打造风清气正的自媒体平台,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新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自媒体平台用户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其发展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搭建了新的平台。

首先,提高用户进入自媒体行业的门槛。自媒体平台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政府有责任制定适宜的准入规则和清除条例,确保自媒体用户时刻关注自己的网络行为,不参与、不散播谣言。

其次,自媒体不是法外之地,加快健全针对自媒体行业各环节可实施的法律制度体系。保证自媒体平台有法可依,严格监管自媒体用户发布的内容,避免不实内容的输出混淆视听。

再次,自媒体行业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从业人员在应对社会公共热点事件时,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及时通过技术等方式使人民群众将关注热点转移到正能量的事情上。

最后,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下,推动我国传统大众媒体行业治理的新转变,传统大众媒体的新闻“守门人”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传统媒体的转型是应时代之需,依托自媒体平台与普通民众一起加入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中,倾听普通民众的声音,我们不难发现“人民日报”“外交部发言人”“央视新闻”等纷纷成为自媒体用户中的一员,他们对普通民众发布内容点赞、评论、转发的回应,潜移默化地影响普通民众通过自媒体平台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講话[N].人民日报,2013-12-2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2020(1).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