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短29年人生,拥有中共历史上太多的“第一”

2021-03-2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第一

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火线上的中央政治局成员

张太雷(1898-1927),江苏常州人。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翻开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篇章,赫然居于前列的名字就有张太雷。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先驱和领导者;他是第一个在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早推动者之一;他曾领导并建立中共在大城市(广州)内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还是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火线上的中央政治局成员……

在短短29年的人生历程里,张太雷拥有着中共历史上太多的“第一”。

“我们可以随时抛头颅,洒热血,绝不迟疑”

从1918年下半年开始,张太雷在英文报纸《华北明星报》做兼职编辑、翻译,并因此结识了俄共(布)秘密党员鲍立维,这成为张太雷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義的开端。这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影响了无数有志青年,张太雷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在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就读的张太雷,年仅20岁。他每天利用自修时间,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并秘密翻译了一些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革命后苏俄新貌的文章。他坚定地对友人说:“做人要整个儿改,我以后不到上海当律师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走十月革命的路,才能救中国!”

不久,张太雷毕业,正式改名为张太雷,寓意为“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

1919年2月,张太雷在天津发起组织进步团体——社会改造社,研究马克思主义,探讨建设一个民主自由、科学文化发达的新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6月1日那天,他和三位同学赴塘沽两所小学演讲,接着又赶到八里外的东大沽和西大沽去演讲。他们痛切的言词、革命的激情,使听众十分感动,不少人主动给他们搬凳子、烧茶倒水,对他们说:“先生讲话真对,能一月来一次,使大家永远不忘才好。”在从大沽返回塘沽的路上,他们又在车站附近进行演讲,听众几乎把道路都堵塞了。直到车快开动时,听众们才依依不舍地目送他们离去。

不久,张太雷成为天津赴京营救被捕学生的请愿代表团成员之一。他和同学们表示:“如果需要,我们可以随时抛头颅,洒热血,绝不迟疑!即或不幸而亡,亦必令天下后世知大中华民国之亡,亡于政府非亡于人民也。”

通过五四运动的斗争实践,张太雷进一步认识了人民群众团结战斗的巨大威力,并与景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同时与天津爱国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周恩来、邓中夏、马骏、郭隆真、于方舟等人结下了战斗情谊。

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战士之一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东方局派维经斯基和杨明斋来上海,先后会见李大钊、陈独秀、李汉俊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讨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等问题。张太雷在多次会见中担任联络员及英语翻译。不久,张太雷参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发起建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组织社青团。随后又加入李大钊在北京发起组织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战士之一。

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张太雷在天津特别二区大马路(今河北区建国道91号)筹建社青团。天津社青团在天津、唐山、南口、长辛店等地开展工人运动,成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展工人运动的地方。社青团小组还曾派人到京奉铁路机车厂与工人邓培等人联系,研究如何在工人中开展工作以及建立组织等问题。

不久,唐山等地的社青团组织相继成立,工人运动逐步开展起来。

这年冬,共产党北京发起组决定在长辛店创办一所劳动补习学校,作为开展工人运动的据点。张太雷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多次找工人积极分子商谈。

12月19日,学校正式召开筹办会议,张太雷出席,讨论学校简章、预算案和募捐启事,并确定1921年元旦开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培养工人干部的补习学校。李大钊、张太雷、邓中夏等经常来讲课,还深入到工人家里访问,了解工人的生活情况。他们不怕艰苦,和工人一同吃窝窝头、睡土炕。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7元钱,却省下一大半用于买茶叶、糖果等招待工人。这种精神使工人们很受感动,因而他们很快和工人们打成一片。李大钊、张太雷、邓中夏等人的辛勤劳动,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并通过他们逐步将长辛店全体工人团结起来,成立了长辛店铁路工会。工人运动进一步开展起来。

1921年6月,张太雷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先后到北京、上海与李大钊、张国焘、李达、李汉俊等人会谈。

经反复商议,大家同意召开一个全国性的建党会议,同时致函湖南、武汉、广州和日本等地的共产党组织,征询意见。经过多次函商,最终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张太雷参加此次会议意义重大,这是尚未统一的、襁褓中的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最高层级会议上的第一次亮相”

“我立志要到外国去求一点高深学问,谋自己独立的生活。我先前本也有做官发财的心念,但是我现在觉悟: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这是张太雷1921年2月作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前往俄国伊尔库茨克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任中国科书记前,写给妻子陆静华的信中的一段话。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1921年6月22日,张太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出席了共产国际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张太雷向大会提交了一份一万多字的长篇书面报告并在会上作了5分钟的即席发言,详细报告了中国的社会状况、社会各阶层及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展情况。5分钟的发言打动了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列宁等共产国际领导人含笑注视张太雷,频频鼓掌。这次会上,张太雷赢得了各国共产党人对他的尊重,被誉为“真正的国际主义者”。

“张太雷参加此次会议意义重大,这是尚未统一的、襁褓中的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最高层级会议上的第一次亮相,这对于共产国际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对于中国共产党直接了解列宁有关东方革命的理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张太雷的外孙、退休武警少将冯海龙指出,这对于当时只有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意义非凡。

共产国际三大期间,张太雷还提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贯彻列宁有关东方革命的理论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中国的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必要时可以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加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个论断在中共一大前夕提出,是非常超前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关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理论最初的表述”。

在莫斯科期间,张太雷还积极致力于中国青年团与少共国际的联系,先后出席少共国际二大、三大、四大,并连续当选为少共国际执委会委员。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张太雷在莫斯科工会大厦瞻仰列宁遗容,参加了列宁的葬礼。

第一次国共合作最早的推动者之一

張太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最早的推动者之一。1921年8月,陈独秀从广东回上海,和马林进行了两次会谈,都由张太雷担任翻译。张太雷还和他们讨论中国共产党纲领,初步决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由马林出面与孙中山进行初步商谈。

不久,张太雷同参加完中共一大的马林到桂林与孙中山、廖仲恺等人会谈,双方曾重点谈到国共合作。孙中山还专门同张太雷讨论如何动员中国广大青年投入民族主义运动的问题。

接着,张太雷又去莫斯科,曾向列宁建议,在远东召开共产党人的大会应突出民族革命的性质,表现出政治远见。翌年,他回国参加中共二大。

中共二大后,由孙中山“亲自主盟”,张太雷在上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年9月4日,孙中山约集各省在沪党员座谈改组国民党党务问题,张太雷、陈独秀等人均应邀参加。在座谈中,张太雷积极主张国共合作。

1923年春,张太雷受到孙中山的委派,与蒋介石等五人共同组团到苏联参观。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先驱及领导者

1921年底,张太雷陪马林到桂林会见孙中山时,曾经过广州。张太雷见香港海员工人在海员工会领导下,团结一致,积极投入罢工斗争,深受鼓舞,一回上海,就向中共中央局建议:“把这些地方性组织联合在一起,就可创建出一个有影响的青年组织。”中央局接受了张太雷的意见,准备在广州召开社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团一大)。

1922年5月5至10日,团一大在广州挹翠路一座小而简陋的竹棚举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青年组织。张太雷主持会议,并向大会致开幕词,陈独秀作了演说。开幕式从下午1时开至5时多,才在欢呼声中结束。后来又陆陆续续开了八次会议。

据当时列席会议的谌小岑回忆:“开会时,会场中间挂着大红星,红星下面是主席台,张太雷坐在第一排做记录,会场上,代表坐一边,列席代表坐一边。”张太雷向大会作了团纲、团章草案报告,经讨论一致通过。

社青团从此实现了思想、组织上的完全统一,真正成为全国性的青年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而英勇斗争。

1923年8月,中国社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团二大)在南京举行,张太雷由于已参加“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没有与会,但仍缺席当选为团中央常务委员。1924年春,张太雷奉调回国,任社青团中央书记。同年6月17日,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李大钊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张太雷任代表团秘书和翻译,他的出色工作受到李大钊的赞扬,李大钊称他为“学贯中西、才华出众”的年轻人。

广东人民公认的“四大忙人”之一

1925年5月10日,中央决定调张太雷赴广东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翻译。

10月,鉴于广东离党中央所在地上海较远,而党正领导省港大罢工,国民政府也正举行第二次东征,时间紧,任务重,急需加强领导,特指定谭平山、陈延年、周恩来、张太雷和鲍罗廷5人组成“中共中央广东临时委员会”(简称广东临委),就近指导广东工作。该委员会实际是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

鲍罗廷的办公室设在广州东校场附近的一所二层楼的小洋房里(又称鲍公馆)。鲍罗廷和军事顾问团住在楼上,张太雷住在楼下办公,负责一个翻译室,翻译室的成员有杨明斋、黄平、王一知等,还有后来成为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的胡志明。张太雷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负责,深受鲍罗廷信任和倚仗。据一位当年鲍罗廷办公室的译员回忆:

张太雷坐在一张简单的未油漆过的桌子旁工作,桌子上堆满了书籍、报纸和印有大方格的中国毛边纸手稿。那儿放着他的一张正方形的中式床,上面铺着一床雪白的床单。当你走进来的时候,总见他埋头于工作之中……鲍罗廷只相信张太雷的翻译,在鲍罗廷出席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会议,同国民政府成员会晤时,他就邀请张太雷一起去,他们在年龄上有差异,但他们互相十分爱戴对方。鲍罗廷的家人对张太雷像对待亲人一样。

广东临委成员以及毛泽东、苏兆征、邓中夏等也经常晚间来到鲍公馆碰头,就省港罢工、东征等问题交换意见,商讨罢工策略、方针、政策等问题,这些活动,张太雷也必参加。鲍罗廷还经常出席各种会议,向群众发表演说,到黄埔军校演讲,这些活动也多由张太雷陪同前往,担任翻译。有时,鲍罗廷对中国的一些具体问题或情况不熟悉,也主动找张太雷商量咨询。

当时张太雷还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港大罢工时,他陆续发表论文、宣传材料10余篇,还经常去街头向群众演讲。他说:“笔杆和舌头是我们革命者政治斗争的武器,应该不断地运用,不写不讲是不对的!在这个时候,群众是多么希望我们写和讲啊!而且我们是有条件写和讲的!”

张太雷的工作十分繁忙而紧张。但他总以饱满的情绪、严谨的工作态度,出色地完成任务,成为当时广东人民公认的“四大忙人”之一(另三人是陈延年、周恩来及毛泽东)。

在革命危急关头主动请缨前往广东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了反革命的“中山舰事件”,这是资产阶级新右派对革命力量发动进攻的一个信号。

“中山舰事件”前,周恩来已发现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张静江、陈立夫等来往密切,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张太雷。张太雷又报告给了苏联顾问团(当时鲍罗廷回苏联开会),并于3月19日发文警告:“广东已经统一了,反革命的军阀大半已经铲除了,但是广东的危机仍然是存在着呵!一般革命党人醒醒呵!反革命的军阀虽然除去了,但是反革命的基础、民团、土匪、地主、官僚还存在着。”可惜,苏联顾问团不重视这个情况,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中山舰事件”后,当毛泽东、张太雷等交换意见、商讨对策时,张太雷对毛泽东提出的“以武力进行回击”的主张十分赞同,还提议“组织十万工农群众,以革命武装反对蒋介石反革命进攻”,但被陈独秀拒绝。

为了揭露蒋介石制造的一系列反革命阴谋,五六月间,张太雷发表了《反动派在广东之活动》《到底要不要国民党》等文章,击中蒋介石要害,深为其所忌恨。

1927年7月,张太雷成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五常委成员(另四人分别是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李立三),陈独秀的领导职务被停止。随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中,张太雷被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张太雷主动请缨前往广东,被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与叶挺、叶剑英、周文雍、恽代英、聂荣臻等人一起组织广州起义。

11月29日,由張太雷主持,广东省委发表宣言,向工农兵群众提出:“决战的时间快到了!”在张太雷的领导下,广东省委还及时出版了《红旗》,印发大量传单,积极鼓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起义。

当时,白色恐怖正笼罩着整个广州城,张太雷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有一次,他亲自跑到停泊在白鹅潭的一艘邮政船上,秘密召开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的负责人会议,传达和部署起义的有关决定。他兴奋地说:“同志们,报告大家一个重要消息,党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暴动!”“国民党太狠心!上海杀不够,又在广州开刀。难道我们就一天天地背着手,等着倒霉吗?共产党不是泥巴捏的,那么好欺侮?”大家听了张太雷的讲话,十分兴奋,恨不得立刻揭竿而起。最后,张太雷对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作了具体布置。

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1927年12月6日上午,张太雷在黄沙西桥附近调元街一所党的地下联络站内,召开省委常委紧急会议,会议最后决定12月12日举行起义。因教导团(暴动的主力)内部反动分子告密,起义日期提前至12月11日凌晨3时半。

11日凌晨2时许,张太雷和刚从香港赶到的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秘书长恽代英以及工人赤卫队代表等,乘小汽车来到教导团驻地四标营。部署既定,随即举行誓师大会。张太雷号召:“革命士兵兄弟们!在国民党反动残暴统治下,革命士兵除了和工人、农民一道,高举革命红旗,拿起武器,和国民党反动派拼个死活外,第二条出路是没有的。起来吧!广州苏维埃万岁!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万岁!”张太雷的语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广州苏维埃万岁!”等雷鸣般的口号声。

3时30分,广州起义爆发。全团官兵高举铁锤镰刀红旗,在叶挺、张太雷等带领下分三路出发,投入战斗。警卫团、工人赤卫队、黄埔特务营官兵,以及郊区农军,也纷纷迅速采取行动。转瞬间,白色恐怖下的广州,变成了红色的革命城市。

11日黎明,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张太雷当选为政府主席兼人民海陆军委员、广州苏维埃人民军事委员会书记。

当日,以张太雷、叶挺等人名义,发表了《广州苏维埃宣言》,又签发了《苏维埃告民众书》等,号召工人、农民继续战斗。

12日,敌人的一股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乘起义军后方空虚之机,集合反动分子数百人,向起义总指挥部扑来。张太雷听说敌人扑来,急忙乘车赶去指挥战斗。他腰挎手枪,手上还拿着一支步枪。车驶至惠爱路(今中山五路)小马站斜对面原新华电影院附近时,遇到一帮匪徒。匪徒见张太雷的车头插着红旗,便一阵乱射。张太雷在战斗中身中数弹,重伤倒地,壮烈牺牲,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时年仅29岁。

13日,敌军重占广州,广州起义失败。★

(责编/陈小婷 责校/黄梦怡 来源/《张太雷:“共产国际中国第一人”》,李亚平/文,《党史纵览》2010年第11、12期;《张太雷》,林鸿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张太雷:5分钟演讲打动列宁》,倪良端/文,《文萃报》2020年第8期等)

猜你喜欢

第一
人生不能没有“第一”
自己当第一,不如和许多“第一”做朋友
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创三项“第一”
我喜欢“第一”这个词
律师王工创造的“第一”
我喜欢“第一”这个词
我喜欢“第一”这个词
世界“第一”:无弹头有痛感对抗训练系统诞生
“第一”投行追赶上市末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