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艺的根与创新的路

2021-03-28王红箫

曲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罗阳曲艺创作

王红箫

在曲艺界里,创新是一种努力与梦想。但曲艺创新,如果丧失曲艺之根,其后果一方面会无法深刻地塑造有根的人物,另一方面也会丧失曲艺本色。曲艺本色便是任何一个走在曲艺创新路上的人都要特别珍重的传统。在笔者看来,曲艺有两种传统,一种是显性传统,即指某一曲艺的独特形态,以及流传多年的传统作品、传统唱词、传统唱腔、传统舞蹈、传统表演、传统道具甚至是传统舞台等,它们是在特定历史时空里已经定型的艺术传统。如果超越了特定的历史时空,新的观众有新的审美需求,这些显性传统也就可能随之丧失了在剧场观演空间存活的艺术生命力,当然,它们可以作为极其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后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另一种是潜性传统,诸如曲艺精神、曲艺思维、曲艺观念、曲艺方法等。

面对一代代艺人流传下来的曲艺传统,今人有两种选择:其一,将曲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这样就要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将显性传统和潜性传统全部保留;其二,将曲艺作为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当曲艺表现现代生活时,自然很难全面地硬性延续显性传统,这就要求曲艺创造者在尽可能灵活地继承曲艺显性传统的同时,继承曲艺的潜性传统,用中国传统曲艺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来抒发曲艺作者对当今时代的人生、人性的深在感悟,营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曲艺经典。

虽然人人都可怀揣创新意识,但要真正走在创新的路上,却需要背负创新重任的人具有创新的前提或能力,即创新者是否扎下了曲艺的根。反思我们生活中的曲艺,有些人创作的曲艺作品,的确令人赏心悦目;但有些人创作的曲艺作品,却不尽如人意。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有方方面面,归结为一点即根浅!什么根?曲艺的根。总结中国传统艺术经典,其实它们也是那一特定时代的艺术创新,从中我们发现这些经典所蕴含的创新智慧便是,具有深深的艺术之根,包括生活的根、人物的根、技巧的根。

生活的根

生活的根,意谓在创新的路上,对生活的发现要沉潜到人们生活的深处、时代的深渊里。主旋律艺术,绝不仅是模范人物的符号式宣传,它需要创作者平日里拥有厚重的生活体验,并将创作激情投入到创作对象之中。创新之作,从根本上说需要创作者与表演者具有将生活变成艺术的真能力。难忘2017年10月末,在中国曲协艺委会专家研修班上,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曲艺表演艺术家杨鲁平向我讲述他创作与表演《生命的起飞》的经历。他说为创作“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故事,他将《罗阳传记》放在电脑桌前,心里憋足了劲,要把罗阳故事讲好。写了两稿,都不满意,杨鲁平想: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我究竟想写什么?若说戏剧艺术讲究矛盾冲突,真正的冲突不应该是飞机的升与降,而应该是人的生和死,我就写他的生与死。于是他向医生询问死之前是什么感覺,他能想象出罗阳在飞机上的最后8天,一定是很痛苦的时日,罗阳活生生地上去,最后却走不动了。杨鲁平老师不离开生活又不离开想象地创作并表演着罗阳的故事,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结尾:罗阳来到一片无边无际无声无息的地方,他走了,他的妈妈、妻子、女儿、亲人、朋友、同事,都无法相信,他就这么走了。为什么,怎么会呢?非凡的人……杨鲁平老师对我说:“到北大演出,热血沸腾,我用我的命去演,演出得过瘾。”这是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创新之作。

艺术中展现的是由独特的“这一个”表现的一代人的痛与伤,苦与福,爱与梦,追寻与幻灭,而绝非铺写一点点眼前肤浅的个别的生活现象。

艺谚艺诀也显现着曲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演好角色,要靠观察芸芸众生;说得有趣,全仗了解风土人情。”这是上海曲艺谚语,道破了曲艺与人生的关系,观察芸芸众生,才能把握住人物的特征,演谁像谁;了解风土人情,才能使话语接地气,生动形象有趣。

曲艺创新必须建立在生活的根之上,这就要求曲艺创作者生活的根必须底厚。一个曲艺创作者,不能只懂得自己所创作的这一部作品的素材,不能只就一部作品的边界取舍材料。写农民,就仅停留在对农村素材积累的多少;写工人,也仅停留在对工业素材积累的多少。在我看来,创作曲艺作品绝非仅仅停留于此,而要对我们所处时代的生活在理解和感动方面有更深的积淀。生活的根,一方面是生活的储备,另一方面是对生活的认识。曲艺反映生活,是靠作家的认识反映的,自然离不开作家的眼力、心力、洞察力、穿透力。生活的根,离不开对时代独特的体验与呈现,这时代有由许多人的生活处境与坎坷命运书写的时代故事,有由许多人酿就的甜酸苦辣相伴随、风骨正气含其间的时代精神。不能正确、全面、深刻而独到地表现一个时代的作品,是经不起时代的考验的。

人物的根

曲艺创新,不仅要有生活的根,还要有人物的根。有人会说,人物的根不就包含在生活的根里吗?这种看法不够全面,如果从生活的维度来说,人物的根被包含在生活的根里;但如果从艺术的维度来说,生活的根就囊括不了人物的根,后者关涉到曲艺营造,与美学的根有紧密的联系。即使是舞台人物有生活原型的曲艺,作者要写的也决不是真人的影子,当然,无真人也写不成戏。

通过对一些曲艺创作的研究,发现部分作品在舞台上立不起来的原因,往往是作品中人物没根,或根浅。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想法,局限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正确,或错误;二是正面,反面,或中间;三是作品中人物所归属的职业特点。这种曲艺人物不是复杂的有灵魂的活人,而是简单的僵死的概念、符号。在创作原则上,我们一直反对由来已久的概念化,但为什么在具体创作的曲艺中却解决不了人物概念化的弊端?这恐怕是与创作者对自己所构思的人物的理解程度、热爱程度或体验程度相关。

笔者认为,在曲艺创新中若想使作品中人物根不浅,创作者必须从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对所写人物要有深刻的理解,这个人物要蕴含一个时代人们的生存、憧憬、奋斗与苦乐……曲艺中所创造的人物先要在自己心里活起来。其次,对人物的刻画要有民族的特点和现实的特点,这就关涉到美学的根。由此,又自然引出下一问题,中国曲艺刻画人物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人物的美是怎样塑造的?从美学视角来看,中国曲艺具有综合性,中国艺术的写意性、诗性、假定性、浪漫性、夸张性、空灵性等,都可以在曲艺作品中显现。譬如舞台上艺人的翻跳,与日常生活里的动作完全不一致,这翻跳的动作,不仅是炫技,更是亮点,夸张而浪漫,写意而诗性,神采飞扬,造成一种独特的舞台效果。

当今的曲艺创造者,要粗而不俗,取材民间,学习古典,精心打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曲艺。“质变不变质,提高不拔高。”我们应充分运用民族的、地方的美学思想,恰切而巧妙地运用曲艺诸手段刻画人物,同时又欣赏曲艺诸手段本身的美,让其散发着摄魂夺魄的艺术魅力。

技巧的根

曲艺诸手段,其实就是技巧的根。这在曲艺创新中是重要的内容。中国曲艺是讲究技巧的艺术,精湛的技巧本身就会有一种韵味,吸引着喜欢这种韵味的观众。那虚实空灵的表演风格、余音回荡的唱腔韵律,诗性大气的美妙语言、幽默独特的绝技绝活,汇成丰厚的曲艺技巧之根。虽说中国曲艺被称作中华艺术之母,流行于往昔的岁月,虽说曲艺创新者怀有“与时俱进”的理念,然而,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必须“持经达变”,这“经”就包含着作为传统的技巧之根。

创新之作,常常是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爆发的作品。创新者往往汲取某种传统曲艺元素作为资源,这资源或表现在作为无形传统的艺术激情、艺术精神、艺术方法、艺术智慧方面,或表现在作为有形传统的艺术技巧方面。这种创新的成果,既有传统的味道,又有极强的现代品格,是深入地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

曲艺创新,既是自由的,又是有边界的。自由,意谓创新者要有大胆的设想;而边界,则意谓这种设想要有传统的支撑。任何一种演艺,都有由代代艺人积淀下来的传统,都有属于自己的本体特征。当创新远离了传统,便超越了边界,以致其成果不再归属于这一传统曲艺的门類之下,而是成为另外的新艺术。某一种传统曲艺的创新者,若想不超越这种曲艺的边界,必须深谙这种曲艺的诸多传统,并对不可放弃的根本传统一清二楚。也就是说,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为展现新内容、吸引新观众甚至是呈现新的曲艺理想而进行的新探索。创新不能仅仅是自由的“与时俱进”,更要有边界的“持经达变”。在持经达变的曲艺创新中,会产生适应新观众的“发明”——适应性的嬗变。在当今中国的曲艺创新进程里,绝不应该是丢弃传统的“开发”,而应该是留存传统的“发明”。可以说,创新是在传统的路上大胆向前走,自然地走出艺术新天地。

尼采说:“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愿中国曲艺之林生长出深埋其根的灿烂大树。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朱庭萱)

猜你喜欢

罗阳曲艺创作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Jazz
变 脸
《曲艺泉城》
温暖的拥抱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歌唱祖国 礼赞英雄
沿着罗阳的足迹寻找向上的力量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