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孟英预防思想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启示❋

2021-03-28郭宗耀王振涛曾垂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熏蒸脏腑疫病

郭宗耀, 王振涛, 曾垂义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46; 2.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 450002)

王士雄,字孟英,清代温病学家,是温病学说的集大成者,对时疫温热病研究颇深,著述及评注有《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随息居饮食谱》《回春录》《仁术志》《归砚录》等10余种。其临床造诣精深,疗效卓著,屡起沉疴,近代名医张山雷誉其“临证轻奇,处方熨贴,亘古几无敌手”。清末时期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瘟疫流行,王孟英参与多次温热、霍乱、疫疠等时疫的救治。道光年间,王孟英不避秽恶,尽力救治江浙一带的霍乱,活人无数,并写就《霍乱论》指导临床。后旅居上海,正值霍乱猖獗,重订此书,更名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内容更为详备。该书重视“疫病”的预防,并提出了丰富系统的预防策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王孟英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篇第二·守险》中提出的疫病预防措施,对COVID-19的预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重视环境因素

1.1 重视社会环境

清末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制输入使工业劳动力需求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人口过度迁徙,而人口密集与环境恶化导致“秽气亦盛”直接关系到疫病滋生及传播。王孟英在疫气致病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秽浊之气:“人烟稠密之区,疫疠时行,以地气既热,秽气亦盛也。必湖池广而水清,井泉多而甘洌,可藉以消弭几分,否则必成燎原之势。[1]”“治未病”的理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故王孟英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篇第二·守险》中将社会环境的整治列为首策:“故为民上及有心有力之人,平日即宜留意,或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直可登民寿域,不仅默消疫疠也。此越险守疆之事,为御乱首策,非吾侪仰屋而谈者,可以指挥而行也”[1]158。当今世界的社会环境在经济条件、环境卫生、卫生防疫制度、卫生习惯及卫生设施等方面有巨大进步,但全球范围内仍是“疫病”频出。疫病发生发展不仅与社会环境相关,也涉及季节气候及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推而广之,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重视家居环境

王孟英认为保持居家环境洁净非常重要,又是“人人可守之险”。“风能胜湿”是取象比类的中医理论,尤其城市建筑物密集,居住人口密集,居家环境首重开窗通风。NCP属“湿毒疫”兼有秽浊之气,环境清爽,空气流通,则秽浊之气不易滋生停留。王孟英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篇第二·守险》说:“当此流离播越之时,卜居最宜审慎。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通气,扫除洁净……毋使略无退步,甘于霉时受湿,暑令受热,平日受秽。[1]158”与此同时提出使用药物熏蒸居室,祛除秽浊之气:“天时潮蒸,室中宜焚大黄、茵陈之类,亦可以解秽气,或以艾搓为绳点之,亦佳。[1]159”药物熏蒸防疫方法古今皆有实践,不应忽视[2]。目前药物熏蒸法常应用于预防院内感染[3-5],2003年2月1日至4月30日,北大深圳医院配合苍术空气消毒法,期间无1例SARS院内感染[6]。

2 重视饮食因素

2.1 饮食清淡

古人囿于时代思想的局限,对疫病的认识带有迷信色彩。三国时期的曹植在《说疫气》中记录:“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民众将疫病的元凶归咎鬼神,求仙拜佛、驱鬼避邪成了主要防疫措施。王孟英认为笃信神灵保佑并不能避免灾疫,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篇第二·守险》说:“祖父家训,不许供设神像,遵圣人敬而远之也。余性尤不佞佛……虽食贫居贱,而最恶持斋之说。[1]158”其母谆谆劝导“持斋”非是迷信,而是圣贤假借“神道设教”推行的措施,并以“疫疠流行之际,僧尼独鲜死”为论据,说明持斋素食确有良效:“先慈闻而责之曰:夫淡泊自甘者,有几人哉?虽以圣贤言行教之,其如从而勿改何?盖愚人必动之以祸福,惕之以报应。而始畏慕勉行也。故具不得已之苦心者,假神道以设教,创持斋之日期,诱而掖之,斡旋不少。试看疫疠流行之际,僧尼独鲜死焉,此其明效也。[1]158”王孟英经过亲身试验后认为清淡饮食疗效颇佳:“余敬听而识之,屡试不爽。益叹母训之非诬……托言茹素,亦借以节主人之费……虽伎席优觞,曩时亦赴,但择轻清平淡者而食之。追忆生平未患痧证,敢以此法公诸同世”[1]158。时疫期间,秽浊不通的体内环境恰恰是病毒生长的最佳“培养基”,肥甘过度则必生秽浊,王孟英敢于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同时又赞许“持斋”的饮食习惯,苦口婆心劝说饮食清淡为宜,单独列为一策。

2.2 食无求饱

王孟英在饮食清淡后,又提出“节饮食”的预防策略。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篇第二·守险》列举圣贤之言,强调食无求饱的重要性:“颐生之道,《易经》始发之。曰:节饮食。孔子曰:食无求饱。应休琏云:量腹节所受。陆放翁云:多寿只缘餐饭少。《随园诗话》云:不饱真为盖饥饱劳逸,皆能致疾,而饱暖尤为酿病之媒[1]159……缘人身之气,贵乎周流无滞,则浊降清升,虽感客邪,亦潜消默化,而不能留着为病。惟过饱则胃气壅塞,脾运艰迟,偶吸外邪,遂无出路”[1]159。王孟英多次提出饮食清淡、食无求饱以保持“脏腑清虚”的重要性。在《潜斋医话·慎疾法》说:“肥甘过度,每发痈疽,酒肉充肠,必滋秽浊,熏蒸为火,凝聚成痰,汩没灵性,变生疾病。凡遇时疫流行之际,更为召疾之媒。苟脏腑清虚,素甘淡泊,气机不惟浊壅,邪气不能逗留,虽感六淫,易于解散……慎疾之人,毋贪口腹。[1]493”中医理论认为,单纯的无形之邪如“风、寒、热”难以停留,需要依托有形之邪“秽浊、痰、湿等”才可长时间互结留于人体,若食用过饱致气机壅塞,脏腑三焦不通,“疫邪”依托有形邪气盘踞于脏腑,邪无出路则病情日趋加重。人体若能使“脏腑清虚”,则脏腑气血清虚灵动,不易感染疫邪,即使感染也能潜消默化,易于恢复。

3 重视药物预防

王孟英重视药物预防,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篇第二·守险》中列举了饮水中投放药物、涂抹药物、居室熏蒸药物、口服药物等方法保护易感人群。如在食井、水缸内,投入“白矾、雄精之整块者”“浸石菖蒲根、降香””用以解水毒避疫;又如“用川椒研末,时涂鼻孔,则秽气不吸入矣。如觉稍吸秽恶,即服玉枢丹数分,且宜稍忍饥,俾其实时解散,切勿遽食,尤忌补物,恐其助桀为虐,譬奸细来而得内应也”,提出药物提前预防,告诫服玉枢丹后忌饱食和补物;也有皆可服用的平和预防药物,“无论老少强弱之人,虚实寒热之体,常以枇杷叶汤代茗,可杜一切外感时邪,此叶天士先生法也”[1]159。历代医家皆重视使用预防药物防治疫病,《诸病源候论》说:“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7]”孙思邈认为:“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命曰知方,则病无所侵矣。[8]”在《千金要方》中列举了燃烧熏蒸、口服、佩戴等几十首辟温方。温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属天地间特有的“疫气”,时疫流行期间,疫区“疫气”横行,使用预防药物保护易感人群,减少疫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值得借鉴。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的COVID-19防控以针对病毒“御外”理念为主

现代医学的COVID-19防控以针对病毒的“御外”理念为主,隔离和杀灭病毒为主要目标。COVID-19是以肺部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还可引起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及相应症状[9],归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目前已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10,11]。社区(乡镇)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防控涉及的主要方面有出行、进入公共场所、疫情期间的居家防疫、家庭清洁消毒、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药物预防、心理调节等[12]。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是防止疫情蔓延的关键,主要有以下方面:组建医院应急指挥系统;选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诊断标准或工具;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识别重症;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院环境消毒;选取隔离方式;制定临时家属探视限制制度[13]。

4.2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调内”的预防思想

现代医学的COVID-19防控以针对病毒的“御外”理念为主,而中医预防措施着眼点侧重于人体正气,主张“调内御外”,以提高人体正气为主要目标。《素问·遗篇》提出:“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难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这段论述反映了“调内御外”的防疫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王孟英继承该预防思想,认为“疫病”虽是一种传染性强的致病因素,人体正气充足就能防御疫邪,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提出一系列“调内”的防控措施,如调节饮食、药物预防等。需要指出的是,药物预防要根据“疫病”特点,三因制宜选择预防药物,而非滥用补药。王孟英在服用玉枢丹防疫时提出尤忌补物:“服玉枢丹数分,且宜稍忍饥,俾其实时解散,切勿遽食,尤忌补物,恐其助桀为虐,譬奸细来,而得内应也。[1]159”在强调“食无求饱”一策时明确指出不可妄用补益:“虽饭食且然,况无故喜服参药,妄食腻滞之物,如龙眼、莲子以图补益,而窒塞其气机哉!设犯痧秽之邪,多致不救”[1]159。又如在病者愈后欲常服补药时劝戒:“吾先慈尝云,人如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世之过服补剂,致招盈满之灾者比比焉,可不鉴哉。[1]379”王孟英以“欹器”盛物为例,指出无疾之人滥用补药会破坏机体的阴阳平衡,于“扶正”无益,反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时疫流行期间应保持“脏腑清虚”状态,以“通”为“补”。

5 结语

王孟英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清淡饮食、食无求饱、药物预防等方面,尤其重视人体正气,提出清淡饮食、食无求饱以保持“脏腑清虚”,可使气血清虚灵动,脏腑阴阳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养内避外”的目的。这些经实践总结的预防思想,在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熏蒸脏腑疫病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