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靖县饲草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1-03-28魁树兰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永靖县产业带饲草料

魁树兰

(永靖县新寺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永靖731600)

1 发展现状

1.1 发展环境及前景分析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临夏地区面临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5年过渡期、乡村振兴战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中央企业助力产业等一系列重大机遇,永靖县必将迎来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推进的重大转折,饲草料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县上出台了《永靖县关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重要政策,全力构建“三区九带一廊”(“三区”即西山有机农业综合区、川塬生态农业优先区、东山特色农业优势区,“九带”即粮改饲种养结合产业带、有机黄芪(党参)产业带、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产业带、花椒产业带、设施蔬菜产业带、林果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高原夏菜产业带、金银花产业带,“一廊”即沿黄水产养殖长廊)结构布局,持续调整优化“东山百合、西山牛羊、川塬蔬菜、片区果药、户户劳务、 全域旅游” 的产业布局。 实施异地搬迁后宜草土地资源较为丰富,部分低产田依靠种草改良,实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牧草作物三元种植结构调整,适宜于草产业规模开发。“十三五”末,全县牛饲养量达到3.3万头、其中存栏2.29万头,羊饲养量达到60万只、其中存栏34.2万只,猪饲养量达到25万头、其中存栏11.23万头、鸡存栏量达到60万只,饲草料年需求量12万t以上。主要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产销两旺,并且数量上正在扩张,质量上正在提高。

饲草料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牛羊养殖的快速发展对优质饲草料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饲草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川塬地区生猪、蛋肉鸡饲料需求量大,西山牛羊规模养殖中普遍以全混合日粮饲喂为主,粗饲料以玉米全贮青贮为主,青绿饲料就地加工生产利用,规模养殖企业苜蓿、小麦秸杆等干草以跨省市调运为主,饲草需求量大。应把饲草料产业作为现代畜牧产业化的基础来抓,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狠抓玉米全贮青贮、人工牧草及草产品加工利用。

1.2 粮改饲工作推进情况

永靖县自2017年开始推进粮改饲工作,全面推广青贮饲料的普及使用,西山和部分川塬区逐步建立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打通了种养业循环渠道,构建了粮草兼顾,农牧循环,种养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2020年,全县人工种草保留面积18 182.42 hm2,人工种草总产量22.59万t,玉米种植12 673 hm2,秸秆产量28.5万t,饲料化利用22.7万t,秸秆饲料化利用率79.69%,秸秆加工利用机械400多台。其中粮改饲面积840.42 hm2,加工玉米全贮饲料3.9万t,为全县牛羊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饲料市场建设及监督管理情况

目前,县内无饲料生产和加工企业,年销售量在100 t以上的经销商9个,进入永靖县饲料市场的品牌共15个,主要有正大、希望、石羊、三旺、大北农、小康村、朱师傅等。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缺少饲料监测的技术、装备和资质,只能加大对饲料经销商服务力度和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力度,确保不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县农业农村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建立县饲草料技术服务体系,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施设备,开展饲料行业监督执法和全贮玉米青贮、苜蓿、燕麦草等良种饲草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解决饲草良种引进、生产、加工等环节上的技术难题。

2 存在问题

2.1 饲草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不够健全

产业标准有待提高,科技支撑持续投入不够,良种供需矛盾突出,部分饲草基地退化,草产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2.2 饲草料产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机械化作业是保障饲草料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础,饲草料生产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大型收割机械价格昂贵,永靖县牧草、玉米等饲草料大多种植在山地,地块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缺乏适合山地作业的小型饲草料加工机械设备。

2.3 科技运用及转化率不高

饲草料的资源优势和生产能力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牧草品种单一,新品种的推广运用步伐还比较缓慢,管理粗放,产草量较低。优质牧草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小,没有形成规模,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不充分。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2.4 无饲草料加工企业

饲草料生产加工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随着农业农村部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饲草料行业科技人才短缺,县、乡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需要。

3 意见建议

紧紧抓住州县出台的《临夏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临夏州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永靖县关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机遇,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探索饲草料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引领助推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一是设立饲草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开发风险基金,对带动作用强的饲草料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加工点进行有效支持;对饲草料产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减免等优惠政策;扶持并鼓励发展饲草料产品营销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促进生产、加工与营销的一体化;二是结合永靖县的实际,建议在投资方式上应采用国家投入为主、群众投入为辅的原则,由受益群众投部分资金、投工投劳、投所用设施等。在种草方面,补贴牧草种子费每亩50元,饲草料产品藏储设施建议每平方米补助150元。在饲草料产品加工利用方面,饲草料加工机具的投资按照农业机具的补贴比例加以补贴,青贮窖池每立方米补助100元。饲草料科研与农民技术培训资金由政府财政补助。

3.2 加大粮改饲实施力度

坚持走绿色生态循环发展路子,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秸秆过腹还田循环利用,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制定出台秸秆利用扶持政策,对秸秆揉丝打包所需的包装袋、秸秆微贮调制剂、电费等给予适当补贴。推进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增加收贮量,每年争取组织实施粮改饲面积1 000.5 hm2,购置饲草机械,提高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全面提升种养收益。

3.3 加快饲草标准化基地建设

按照要素集聚、龙头企业集中的思路,紧盯牛羊猪鸡产业,依托粮改饲、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草畜生态循环示范园区和饲草料生产加工基地。引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完善饲草料产业与养殖业高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培育发展饲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按照草原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落实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对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农牧民继续给予补助奖励。

3.4 加大农机补贴力度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落实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和地方财政农机购置累加补贴政策,重点解决饲草产业机具数量不足的问题,新增小型青饲料收获机、包膜机、夹包机、揉丝机、粉碎机等饲草机械。同时,要充分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项目等,支持龙头企业等购置大型秸秆收贮、加工等机械,提高秸秆饲料化收储加工效率。县农机部门积极与省内外农机研发院校和农机具生产厂家联系,研发适宜于我县在山旱地、全膜覆种等条件下的小型饲草收获、收割、捡拾、打捆机械,减少现有机械捡拾打捆秸秆中地膜、土质多的问题,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3.5 强化科技培训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选派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先进发达地区或本土重点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全方位系统蹲点跟班学习,培养一批适应我县饲草料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以牛羊猪养殖、饲料科学生产加工利用、玉米全贮青贮为重点,举办技术骨干培训班。组建技术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分类指导,在牛羊散养户中,大力推广窖贮、机械压捆袋贮、机械粉碎裹包青贮、塑料袋袋贮、草粉加工等技术模式,提高农户青贮普及率。牛羊规模养殖场(小区)普及窖贮模式,修建地上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青贮窖池。通过举办各类形式的技术培训班,广泛宣传培训,使广大养殖户懂要点、会制作、会管理、会使用,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致谢: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永靖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的大力支持,并借鉴了他们的调查统计数据和原县草原技术推广站的历史资料,同时也参考了其他地区同仁总结的经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永靖县产业带饲草料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央视点赞!《新闻直播间》聚焦澄海玩具产业带
硬核!玩具产业带综合体助力,看广东澄海宝奥城怎么做?
京喜与澄海玩具产业带携手
永靖县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试验报告
娃娃菜新品种引进试验报告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永靖县抗旱造林的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