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2021-03-28武志锋王永福何玉龙
武志锋,王永福,何玉龙
(酒泉市畜牧兽医总站,甘肃 酒泉 735000)
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东面与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与青海省相接,西面靠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东西长约680 km,南北宽约550 km,总面积19.2 万km2,占甘肃省国土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除肃北、阿克塞两个牧业县,其他五个县(市、区)都是传统的农业县,玉米、小麦为主的农作物资源及饲草料资源丰富。近年来,酒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和人工种草作为提升草畜产业的关键环节来抓,积极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加大扶持补贴力度、实施秸秆饲料化利用和人工种草工程项目,使酒泉市秸秆饲料化利用和人工种草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全市草产业发展。
1 利用现状
1.1 秸秆饲料化利用化现状
2019年,根据业务部门统计,酒泉市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为241 万t,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53 万hm2,产秸秆11.42 万t,大田玉米2.7 万hm2,产风干秸秆112.7 万t;,饲用高粱3.62 万t,燕麦0.4 万hm2,产秸杆5.04 万t;其他产杆作物种植面10 万hm2,产秸秆96.29 万t。夏收后复种饲用玉米0.36 万hm2,产青绿秸秆27.01 万t。饲料化利用品种主要是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二者占总利用量的85%。主要推广玉米全株青贮、微贮、黄化氨化、铡短揉丝、酶解加工等成熟的利用技术,全市的秸秆饲料利用化率达到72%。
1.2 人工种草情况
2019年,全市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把人工种草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和促进农牧民增收、实现草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来培育壮大。利用河西走廊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夏季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大面积推广种植紫花苜蓿。止2019年底,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到8.5 万hm2,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积2.8 万hm2、甘草种植面积1.1 万hm2、枸杞种植面积0.83 万hm2、饲用玉米种植面积1.38 万hm2、其它种草面积1.39 万hm2、牧草良种化率达到62%以上,草产品加工产能达到37.3 万t,牧草种子田面积达到0.24 万hm2;新增改良多年生牧草面积0.37 万hm2、储备青干草576.9 万t。2019年外销商品草块、草粉20 万t。全市年草产业直接产值约3.7 亿元,其中草产品销售2 亿元,牧草机械生产销售250 万元,草坪建植200 万元。饲草产业已成为酒泉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1.3 利用模式
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是发展草畜产业、解决人畜争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出率的重要途径,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酒泉市秸秆饲料化利用在传统“五配套”(即配套暖棚圈、青贮窖、铡草机、配合料、良种羊)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省上拨付的专项资金,积极推广应用秸秆汽喷破壁发酵、裹包青贮等饲草生产新技术。通过省市财政补贴,秸秆饲料化利用生产加工企业、牛羊规模养殖企业(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带动,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农民群众建造青贮池(窖)、购置铡草机具的积极性。2019年,全市青贮氨化示范点295 个,青贮氨化池累积达1.5 万个,总容量达到1×107m3,购置各类饲草加工机械5.3万多台(套),年加工饲草565万t。重点示范推广了“长草铡短、秸秆粉碎、青贮氨化、加拌精料”的舍饲精养模式,青贮氨化成为秸秆饲料化利用中的主推技术。
2 存在问题
2.1 秸秆收贮体系不完备
秸秆大规模综合利用的关键是能否进行粉碎还田或打捆收集,但由于政府投入资金不足,政策引导滞后,现有的收储点少且分布不合理,没有形成完备的收储体系,造成秸秆运输成本增加,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加之秋季玉米收割以后时间紧、劳动力缺乏,秸秆储运不便,导致有相当数量的秸秆被直接饲喂、乱堆乱放、废弃闲置或焚烧。
2.2 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程度不高
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均为养殖户自产自用,尚无一户年青贮氨秸秆能力达到1 000 t以上,缺乏具备外销能力的秸秆青贮氨化大场大户,特别是缺乏专门生产经营秸秆型饲料的草业、饲料公司,导致秸秆生产分散、以农用为主,产业化利用原料无法长期稳定供应,秸秆综合利用没有形成产业。
2.3 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性技术尚未突破
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存在难点,尚未取得突破,是制约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主要因素。农作物秸秆主要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尽管目前已研究利用蒸汽爆破、微生物预处理、微波预处理、膨化处理等技术来提高秸秆降解率和溶解度,增加秸秆饲料的适口性。但这些技术需要投入大,操作难度高,适合规模大厂应用,缺乏适宜农户利用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导致秸秆饲料化利用方式仍停留在传统水平。
2.4 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秸秆综合利用投资大,见效慢。虽然近几年国家在发展绿色畜牧业,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方面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资金扶持力度与秸秆综合利用巨大投入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尤其是 2017年以来由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甘肃省中央投资的项目大量向东部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下达到酒泉市的秸秆饲料化利用资金严重不足,无法调动农民和秸秆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和企业的发展。
3 建议及对策
3.1 加大饲料资源方面的投入
对全市的秸秆饲料资源开展调查,对饲草料资源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分析和监测,全面掌握全市饲料资源的分布、种类、数量、加工利用状况,为分析存在的问题,选择合理的饲料化利用技术,做好基础工作。按照本地养殖场(户)的需求,研发生产秸秆颗粒饲料、包裹青贮袋等适用不同消费者的秸秆产品。
3.2 加大项目支持的力度
在继续实施好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建设项目和畜牧业转型发展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秸秆饲料化利用的资金投入。组织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管理规范的规模养殖场或企业建立示范点,辐射带动有意愿的养殖大户、贫困户积极参与。政府要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多措并举,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不光对秸秆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进行补贴,对于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也要给予一定的加工费用补贴。强化技术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进一步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步伐。建设秸杆饲料化利用示范村和示范乡,科学规划,综合配套,建设从暖棚圈舍、人工种草、机械加工、青贮池配套等方面综合性利用的示范点,总结经验,加强推广,引领全市秸杆饲料化利用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3.3 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体系
政府积极扶持和引导饲料规模加工厂和农民种植合作社开展秸秆收集储运,建立企业加农户的秸秆储运体系,转变加工利用方式,合理布局饲料加工利用示范点,以解决秸秆长距离运输、长时间储存、存在防火安全隐患等问题。培育秸秆收购、储运、加工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养殖大户)、养殖小区从事秸秆收储经营,通过与农户签订秸秆收购合同,有偿回收农民的农作物秸秆,使农户与养殖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饲草料供求关系,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