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台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对策与思考

2021-03-28盛学吉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台县粪污肉牛

盛学吉

(高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高台 734300)

1 产业现状

高台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部,总面积4 425 km2,黑河纵贯县境,山环水绕,有摆浪河等6条主要河流,天然草地207 500 hm2,宜农宜林荒地62 700 hm2。辖9个镇、136个行政村,总人口157 000人,耕地39 660hm2,是农牧业发展的最适宜地区和重要黄金地带。近年来,高台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把肉牛产业作为强农富农的首位产业、群众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采取“政策扶持、项目驱动、金融创新、科技支撑”的工作思路,着力推动产业扩容增量,做大做强产业链,打造形成了高台肉牛优势产区,先后被列为国家级粮改饲、草牧业、区域循环农业试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省现代畜牧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全省肉牛产业发展大县。至2020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存栏量分别达到134 101头、68 201头,全县牛产业增加值达到194 000 000元。

2 主要做法

2.1 把肉牛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

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的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产业工作,全力破解发展瓶颈。连续15年县委一号文件把牛产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进行重点扶持,通过用连续稳定的政策,全力以赴支持产业做强做大,全县牛饲养量、产业增加值、农户人均牧业收入逐年增高,较2010年分别增长3.12%、2.24%、4.28%。

2.2 健全完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探索开展养殖产权设施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办理养殖设施产权证124个,发放抵押担保贷款90 620 000元。二是创新实施“牛产业项目+金融信贷+合作组织+贫困户”精准帮扶模式,采取“集中代养,按利分红”模式,为全县16个贫困村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红利236.78万元,助推贫困村经济发展和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三是加大政银企协作,开发“育肥贷”金融产品,支持养殖企业到银行贷款发展基础母牛,实现扩繁增量,累计发展100头以上养殖场34户、10头以上173户、5头以上1262户,全县肉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

2.3 龙头带头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采取培育一批、盘活一批、扶持一批大中小相辅并存、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互促的产业龙头企业的办法,培育建成39家大型肉牛养殖企业、1家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1家年屠宰10万头的肉牛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1家奶产品加工、2家草产品加工企业。遵循“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发力,推行整村整社推进、千家万户搞养殖的模式,建成母牛养殖专业村24个,肉牛养殖专业社72个、示范户235户。依托“张掖肉牛”地理商标,立足全县产业基础和奶肉牛品牌优势,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认证肉牛无公害畜产品11个。

2.4 技术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统筹县内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发展要素,开展要素整合供给,建成辐射全县各镇村和农户的科技服务点24个,年均改良肉牛3万头以上,与甘肃农大、河西学院等院校、技术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行技术对接,推广应用养殖实用技术,肉牛标准化技术普及率达到75%,培育的种公牛获得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 “18月龄体重”“体型外貌”两项冠军奖。开展肉牛养殖示范培育工程,创建肉牛标准化养殖、良种繁育示范场11个,全县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引进推广紫花苜蓿、饲用甜高粱等优质牧草,加快饲草产业发展,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14 000 hm2,建成青贮窖1 020 000 m3,年青贮、微贮玉米秸秆600 000 t。

2.5 稳定队伍全面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在全市率先完成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机构改革,有效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垂直管理、县管镇用,稳定了动物防检疫队伍。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防疫经费,建立了消毒、免疫、检疫、监测、管理“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控体系。加快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成在全省规模和技术领先的方正节能科技和3家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至2020年底利用率达88.6%。

3 存在问题

3.1 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中央和省上将项目资金倾斜到重点贫困地区,对河西地区扶持有限,加之金融机构对养殖业发放的贷款额度小、门槛高,难以适应当前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2 产业链条短及市场竞争力不强

养殖和加工对接处于起步阶段,全县仅有的博峰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之前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目前才刚刚盘活,生产经营困难重重,肉牛产业以活牛交易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培育形式大于内涵,肉牛产业价值链尚待打通。

3.3 畜禽污染治理力度亟需加大

全县规模养殖场区虽普遍都建立了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但绝大多数由于缺乏周转资金,没有按预期设计规模建设与之配套规范的粪污处理设施,还存在养殖规模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粪污无法就地消纳处理的问题。

4 今后发展思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需求量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供需缺口逐年扩大,肉牛产业或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高台县作为甘肃省肉牛优势产区,肉牛养殖是农民群众一条很好的致富门路。

4.1 加大扶持引导,健全发展机制

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县级继续加大政策奖补力度,以“真金白银”助推产业加速发展。鼓励“小规模大群体”的农户分散养殖,鼓励屠宰加工企业扩大生产,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户和企业发展肉牛养殖、屠宰加工等方面的银行贷款利息予以贴息。更加重视动物防疫,落实好“三方”责任,探索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防疫工作,不断提升防控能力。

4.2 聚焦促农增收以推动产业升级

鼓励农户利用农村废旧住宅、院落适度养殖肉牛,走小群体大规模、可持续发展道路。抓好大户、规模场区基础母畜扩群增量和“张掖肉牛”基础母牛核心群建设,建设层次鲜明、专业化明确的肉牛育种、繁殖、育肥种群和基地。引进高端人才,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和常规技术推广,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统筹衔接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优化肉牛扶贫主导产业联贫带贫机制,提升牛产业带农增收能力。

4.3 延长产业链条以促进产业发展

吸引有实力的客商或企业投资建立饲料、牛肉制品、皮革加工等企业,盘活博峰等现有屠宰加工企业资产资源,延伸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力,促进产业上档升级。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把肉牛繁育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融为一体,形成有机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延长肉牛产业的生产链条,推动产业专业化、商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高台县粪污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快乐教育 寓教于乐 健康成长——高台县第一幼儿园幼儿快乐活动侧记
立足底线求突破 交人民满意的答卷——高台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让童年在游戏中精彩绽放——高台县南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侧记
践行幸福教育理念 成就乡村少年梦想——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