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生猪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03-28王晓燕
王晓燕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畜牧兽医站,山西 宝鸡 721100)
千阳县自古就属于半放牧区,有养殖生猪的习惯。全县辖7个乡镇,65个行政村,总人口13.4万。其中,农业人口11.1万人,劳动力人口4675人。为了更好地促进生猪产业适应社会发展,解决生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生猪养殖调查。
1 千阳县的生猪产业现状
生猪养殖是千阳县传统的养殖项目之一,是农民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全县年出栏生猪 2.48万头,散养户的饲养量占全县生猪存栏总量的70%以上。存栏生猪超过500头的行政村有10个,具有规模的养殖场有14个,存栏生猪1.5万头。多数养猪户饲养猪不超过5头,分散养殖占主导地位,生猪养殖未形成规模。散户养殖多采用庭院式饲喂方式,饲料主要以农家自产的玉米和麸皮为主,添加少量混合饲料一起饲喂。生猪养殖的生长周期长,年出栏生猪只能满足养殖户家庭,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千阳县在畜牧养殖项目的支持下,生猪养殖的观念及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养殖模式,初具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及养殖大户逐步形成格局,生猪养殖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2 千阳县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户认识不到位,经济效益低
传统的生猪养殖观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从事生猪养殖的多为老年人,他们的文化基础底子薄,受传统的生猪养殖观念影响,对生猪养殖的新理念及新技术接受慢,直接影响着养殖的经济效益[1]。
2.2 饲养管理水平不高
多数养猪场(户)普遍存在“人畜不分离”现象,粪便随意堆放,夏季蚊蝇滋生,环境污染严重[2]。在饲养上多数养殖户还是以单一的饲喂方法为主,多采用早晚定时定量饲喂,常常是有什么喂什么,饲料中缺乏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微量元素。缺乏科学的饲养知识,不能按照生猪不同日龄阶段分栏饲喂,管理粗放,营养不均衡,导致生猪生长发育缓慢,出栏率和出肉率低。
2.3 消毒意识淡,卫生设施差
一是规模养殖场有消毒池和消毒通道,但是不能坚持定期地喷洒和更换消毒药水;对猪舍、周围环境和饲喂工具不进行定期消毒,有的散养户从来不消毒,或者只是象征性地进行简单地消毒,消毒不严格、不彻底 ;二是猪舍建设简陋,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卫生防疫条件;三是消毒时不注重自我防护。
2.4 疫病防治不科学
一是规模养殖场的生猪免疫程序混乱,没有完整的防疫档案,只对猪口蹄疫、猪瘟和猪蓝耳病进行注射,对其他病种防疫淡漠;二是免疫技术操作不规范,不注重疫苗的保存及运输等环节管理,常造成免疫失败,达不到预期的防疫效果;三是在生猪疫病防治上长期“以治代防”,随意添加药物或滥用药物,极易使动物产生耐药性。四是混圈饲养,能繁母猪与育肥猪一圈同养、能繁母猪与仔猪一圈同养及能繁母猪、育肥猪与种公猪一圈同养现象普遍存在。五是新购进的仔猪没有隔离观察就同群饲养,疫病交叉感染率高,为疾病的复杂化发生埋下隐患[3]。
2.5 重视肉品数量,淡化肉品质量
目前千阳县的生猪品种以关中黑猪、约克夏和长白猪为主,饲喂杜洛克等纯瘦肉型的品种较少。许多养猪场在引种时只考虑到产仔数量、饲养管理成本及饲料成本等因素,忽略了人们对瘦肉型猪肉的需求。不重视养殖的准备、过程和结果阶段,未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策划和措施管理。
2.6 大量排泄物不能及时处理及合理利用
相关资料显示,1头猪一年可排放1.06吨污染物。这些不及时处理的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严重威胁着环境卫生[4]。如果粪便流入水中,猪粪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致使水生植物、微生物及细菌大量繁殖,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猪粪中的有机物发酵也能使水体变坏。
3 千阳县实施生猪健康养殖的对策及建议
随着千阳县养猪产业的不断壮大,推行健康养殖是保障千阳县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养殖是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的可持续养殖业,是在以主要追求数量增长为主的传统养殖业基础上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现代养殖业[5]。结合千阳县实际,实现生猪快速健康养殖,必须从科学饲养管理、猪场选址、日粮搭配和无污染化控制等方面入手。
3.1 转变观念,规范饲养管理
摒弃传统落后的单家独户散养模式,推广“农户+公司”模式是顺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科学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动物营养标准,不滥用微量元素。可在饲喂时添加酶制剂、酸制剂及益生素等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粪尿中的氮磷含量,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6]。
3.2 合理布局,防重于治
在猪场推行“人畜分离”措施,养猪场选址要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远离生活区,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和卫生,注意保温通风;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无公害畜禽生产要求;根据猪群生长阶段饲喂营养均衡饲料,保证猪群生长发育;合理分群,尽量避免不同日龄及体重差异过大猪的混群饲养,尽可能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实施养殖阶段全进全出制度,尽量减少转栏和混群次数。按照兽医卫生制度要求,制定完善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免疫接种记录和消毒记录,完善防疫制度、免疫制度、检疫申报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畜禽标识制度和养殖档案建立制度[7]。
3.3 合理处理利用粪便
针对千阳县气候温差大、冬季保温措施不完善及猪被毛稀少怕冷等特性,要推广“发酵床”新型生态养猪技术。粪便不但可以堆积发酵后用于沼气和农田,还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生产出无抗、优质的猪肉,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3.4 加强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
提高养猪(场)户的专业水平,多组织养猪(场)户从建场、饲养、经营和疫病防控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国家继续出台了一些扶持补贴政策,大力加大政策激励与引导力度,促使养猪场向规范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过渡,为规模养殖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5 建立长效评估检测机制
定期对规模猪场进行健康养殖监测,对环境、温湿度及饲养管理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对检查出携带病原的个体必须进行隔离治疗和保健护理,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制度和免疫预防措施,给猪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绿色生长环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