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理论探析
2021-03-28陈许平杨淑荣
陈许平 杨淑荣 谢 强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近年来相关流行病学观察显示变应性鼻炎影响全球近5亿人[1],中国变应性鼻炎成人和儿童患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且目前西医尚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为了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关注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脐贴是一种将磨成粉末的中药添加粘合剂制成丸或饼状贴于神阙穴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疗法。脐贴的应用历史悠久,有较完整的理论支持,早在《五十二病方》记载的283方中有70多个肚脐填药、敷药、涂药的记载[3];《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肘后方》《太平圣惠局方》等医学著作均有对药物填脐的记载;《理论骈文》系统总结了脐疗法;现代医家以《中医脐疗大全》为代表的系列书籍对脐贴有系统的论述。变应性鼻炎病程长,缠绵发作,在患者意愿上,患者希望可以消除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经济负担,而脐贴属无痛疗法,操作应用方便、费用较低、可长期使用,符合患者期望。本文将从理论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分析脐贴在提高变应性鼻炎远期疗效的可行性,并阐述不同证型鼻鼽脐贴用药思路。
1 理论可行性
1.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先天禀质特异,肺脾肾三脏失调,外因为感受邪气,接触不洁之气或不能耐受气候变化,当外因触动内因,引发邪正相搏,肺气失宣,鼻窍失利而成本病[4-5]。在病机层面,若肺气虚寒,卫阳衰弱,固护失司,易感风寒,肺气不宣,鼻窍不通,则鼻塞;邪滞鼻窍,正邪相争,欲祛邪外出,则鼻痒、频发喷嚏;肺脏本就虚寒,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风性开泄,营阴外越,则涕清如水,畏寒恶风;恰如李杲《脾胃论》记载:“肺者, 肾之母, 皮毛之元阳本虚弱, 更以冬月助其冷, 故病者善嚏, 鼻流清涕, 寒甚出浊涕, 嚏不止, 比常人大恶风寒……”若肺气不足,脾气虚弱,化生不足,鼻窍失养,易感于邪,邪停鼻窍,正气奋起,祛邪于外,则鼻痒、喷嚏;运化无力,水湿难运,上壅鼻窍,则鼻塞、流涕不止;阙如《医学入门》论述:“鼻乃清气出入之道,清气者,胃中发生之气也。”若肾气虚,生气无根,摄纳无权,气不归里而泄于外,肺肾母子相依,易感邪而难抗邪,则鼻鼽缠绵难愈,喷嚏多,清涕长流;例如《证治汇补》归纳:“凡鼽渊疮痔,久不愈者,非心血亏,则肾水少。”若肺经素有热,邪热上犯鼻窍,经气不畅,热迫营出,则犯鼻鼽;如同《奇效良方》所言:“鼻鼽者,热客太阴肺之经也。”
观其病因病机,不外内外两点,外者为标,若能有意识地规避外因,及时回避六淫邪气,减少摄入花粉尘螨等不洁之气,防寒保暖适应气候变化,能有效减少鼻鼽发作,但现今自然、社会、生活环境及患者自身行为习惯往往在规避外因上存在困难;内者为本,是鼻鼽反复发作的根源,改变鼻鼽患者先天特异体质,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是治疗鼻鼽的关键,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张慧丽等[6]按一定标准筛查出变应性鼻炎与体质相关性文献146篇并分析得出结论:过敏体质是变应性鼻炎发病的根本因素,可通过调整偏颇体质改善变应性鼻炎。中医学在调节体质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中药口服、外用及刺激穴位能达到调节体质的目的[7-9]。脐贴则具备中药外用和刺激穴位双重疗效。
1.2 脐贴作用机制 脐贴治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有相关的研究支持,主要包括经络特异性作用机制和药物经皮吸收机制[10]。神阙穴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11],有“脐通百脉”的特性,神阙穴是任脉上要穴,沟通督脉、冲脉及带脉,与十二正经直接或间接交汇,网络全身,可调理人体周身经气。鼻鼽发病的内因主要是患者特异性体质和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阴肾经均与神阙穴交汇,脐贴通过药物作用于神阙穴可调补脾肾,滋养先天,补足后天,且脾、肺、肾之间为相生关系,彼此间相生相助,补养脾、肾助肺化气有源,生气有根。在组织生理学上,脐部表皮角质最薄,且皮下没有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脐下肠膜下腹壁脐周静脉网丰富和丰富的神经末梢,脐部温度较周围高且恒定,且穴位处阻抗大、电容大、电位高,有助于药物吸收,与此同时避开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更加安全有效,脐部这样的生理特点使得脐部给药敏感度高、应用广范、使用安全[12-13]。
2 操作可行性
脐贴操作困难性小,将选定的中药材打粉过筛备用,添加粘合剂,调制成大小约2 cm×2 cm膏状片块。治疗时患者只需暴露脐部,擦干汗水,以75%医用酒精充分消毒,贴上脐贴,并用防过敏胶布或敷贴固定。一般成人贴敷时间4~6 h,儿童1~2 h,可根据个人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当贴敷处皮肤以出现潮红、轻微灼热感或细小水泡时揭下脐贴,后以洁净柔软毛巾擦拭脐部,以免药物残留。若贴敷处出不良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较重灼热感甚则出现大水泡则需提前取下脐贴,轻柔擦净药物,外涂紫草油、红霉素眼膏等,大水泡在医生帮助下抽出组织液,外涂药膏预防感染。过敏反应的预防,除患者皮肤敏感性高相关外,在选方用药用量与粘合剂选择及用量上需要进行评估,确保安全;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发宣传单或者口头指导;在选择脐贴治疗时,确保患者符合脐贴适应证,排除禁忌证。脐贴疗法没有时间限定,在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使用,且脐贴在穴位定位上精准,患者可自行定位,方便患者长时期自行使用,使用频率2~3d/次,总疗程2~3个月,具体可依据患者病情、疗效及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调整。
3 技术可行性
3.1 临床经验借鉴 脐贴的选方用药是技术可行性的关键点,是脐贴治疗是否安全有效基础前提与保障。中医治病有“异病同治”的治则,提示不同的病机可以用相同的治法。脐贴选方用药可借鉴“异病同治”思想参考临床各科脐贴选方用药。以“脐贴”“敷脐”“填脐”为关键词,检索中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应用脐贴治疗各科疾病的相关文章。这些报道研究从临床各科疾病脐贴选方用药,再结合高树中主编《中医脐疗大全》内各科脐贴选方内容,可简单归纳出脐贴用药的一般规律:一是根据辨证论治结果立法选方;二是各科常用内服药也是各科脐贴高频用药;三是药物性味以辛、温、热为主;四是芳香类药物是高频用药;五是常见温里散寒、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药物;六是加入引经药。粘合剂选择:一是新鲜生姜汁、白醋、酒精度约10%黄酒等增强和升发药性;二是蜂蜜、医用甘油、鸡蛋清、麻油等平和滋润。
3.2 古医书临床经验借鉴 清代医家吴尚先在其著作《理瀹骈文》对外敷用药特点进行了归纳:一是“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二是“膏中用药味,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三是“膏药,热者易效,凉者次之,热性急而凉性缓也;攻者易效,补者次之,攻力猛而补力宽也”;四是“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相较于现代脐贴临床用药,有诸多共通点。
4 分证选方用药试想
4.1 基本思路 变应性鼻炎脐贴选方用药,在辨病辨证基础下选方,考虑药物吸收性,多应用芳香类具有挥发油药物,添加引经药,增加具有抗过敏作用中药,与其同时避免选用易引起过敏药物。由于脐部组织生理学和穴位给药易于吸收的特点,脐贴药物用量则应该轻巧量少。
4.2 辨证选方用药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证,以温肺散寒,益气固表为法,选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去附子,加干姜温肺,荆芥疏风散寒,辛夷引经,其中麻黄、防风、辛夷有抗过敏作用,粘合剂选用黄酒;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证,以益气健脾、升阳通窍为法,选方六君子汤,加升麻、葛根升提脾阳,白芷引经,其中葛根、白芷有抗过敏作用,粘合剂选用生姜汁;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证,以温补肾阳,行气化水为法,选方真武汤,加乌梅、五味子敛津,其中五味子有抗过敏作用,粘合剂选用麻油;肺经伏热,上犯鼻窍证,以清宣肺气,通鼻利窍为法,选方辛夷清肺饮,加蝉蜕退热抗过敏,其中黄芩、石膏、知母、蝉蜕有抗过敏作用,粘合剂选用蜂蜜。
5 小结
脐贴通过调理变应性鼻炎患者体质与调补肺脾肾三脏从而达到提高远期疗效的目的,在理论、操作和技术上均具有可行性,其操作简便、花费适宜、可长期使用的特点也符合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的要求。目前市场有诸多脐贴产品,脐贴是具备经济价值的。脐贴应用于其他各科疾病有诸多相关临床疗效研究,然在脐贴治疗变应性变应的临床疗效研究与减少皮肤过敏安全评估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