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成果的管控策略
2021-03-28嵇桂红
●嵇桂红
供电企业是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的资产构成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固定资产己成为电网企业实现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手段。随着电网企业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思路的不断推进,固定资产的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已提上企业经营管理日程。本文就供电企业在完成存量固定资产清理后,为巩固账卡物一致的成果从固定资产的新增、变动、退运及报废四个方面进行管控,提出“123”管控策略。
供电企业完成所有固定资产的实物、卡片与财务账三方核对,且核对结果一致后,如果管控不好容易造成“前清后乱”,需研究一套固定资产管控策略,以巩固固定资产清查的成果,保证固定资产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实现账卡物一致。
一、固定资产容易造成“前清后乱”的原因
(一)各部门间联动协同不畅,职责不明确
财务部门和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及资产使用部门缺乏协调、统一的流程,各行其是,造成在资产变动、转移等方面不同步,账、卡、物不对照。没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部门、人员变动时不能正常交接,部分资产甚至去向不明。资产使用部门对本部门使用或管辖的资产明细不了解,没有资产明细账目或没有制作资产卡片,对资产的变动情况没有登记备案,也没有及时向财务部门反映,导致在资产报废时出现与财务部最初录入系统的卡片信息不符的情况。
(二)在建工程转增资产不及时建立财务卡片
工程竣工决算久拖不决或工程未完工提前报竣工,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某些大型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工期长,投入资金较大,竣工决算拖延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建立相应固定资产卡片,有的项目一拖就是几年甚至时间更长,若期间有的工程进行了几次更新改造,现场的固定资产与决算报告就对不上号。也有的工程项目,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按时完工却要提前报竣工,竣工决算基本上是按工程预算做,待工程实际完工时,真正使用的固定资产与账上转入的固定资产不符。
(三)常态监管机制不健全
一是缺乏全过程监控。新增、异动、退运及报废等主要环节未实现有效的监控,全过程监控管理难以落地。二是日常监控不足。没有深化闭环管控和绩效联动机制对各专业部门的考核,跟踪不到位。
二、巩固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成果的“123”管控策略
采用“一个机制、两个模块、三个注重”的“123”管控策略的工作措施,对动态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控,做到“完工一个、结算一个、新增一个”“变动一个、修改一个”,及时登记和修改资产台账及建立资产卡片,杜绝“前清后乱”,巩固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成果,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一)一个机制,建立固定资产对账工作机制,每月开展固定资产对帐工作
1.杜绝“前清后乱”,建立每月对账机制。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建全固定资产对账工作机制。以企业文件的形式强制要求各业务部门执行。每月10号前,财务部负责将上月末固定资产卡片发给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并对有变动的资产进行标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组织资产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账卡物的一致性进行核查。每月25日前,归口管理部门将核查结果反馈给财务部固定资产专责,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
2.对账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在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中同时要规定将每月固定资产对账工作结果与绩效建立联动机制,分别对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和各使用部门进行考核。
(二)两个模块,在企业内部网站建立“设备异动”模块及“新设备投运”模块,分别对存量固定资产和增量固定资产进行动态管控
1.把住存量资产,做到“变动一个,修改一个”,及时修改资产卡片信息。
(1)因生产项目或日常管理等需要使存量资产的资产使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发生变动的,资产使用部门在变更前三个工作日内填写《资产信息变更申请表》提交归口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上传门户网站“设备异动”模块,财务部根据门户网站上传的资产变动信息,跟踪资产变动完成情况,及时变更资产卡片信息。
(2)因生产项目或日常管理等需要使存量资产退运的,资产运维部门需完成资产变更申请工作后,同时提出退运设备鉴定申请(因其他原因退运的,资产运维部门在退运前15日提出退运鉴定申请),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鉴定申请,鉴定完毕后1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报告,鉴定结果为报废物资或闲置物资的,物流中心得到设备价值鉴定后接收设备进入仓库。经固定资产鉴定小组鉴定为报废的物资,由物流中心进行报废处置,鉴定为闲置的物资由物流中心进行退运管理。
2.严控增量资产,做到“完工一个、结算一个、新增一个”,及时建立资产卡片。
(1)基建部业主项目部在工程启动投产前,至少提前一周组织各参建单位按照台账规范和《设备资产统一目录》的要求,在资产管理系统设备变更模块录入的设备台账信息;根据在资产管理系统里录入的T级资产台账信息填写《项目移交固定资产清册》,并对新增的T级资产进行拍照,以该设备的“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来命名照片后交资产运维部门审核。
(2)资产运维部门在设备投运前,检查资产管理系统台账是否符合供电企业设备台账规范的要求,审核资产级设备是否符合《设备资产统一目录》要求,对《项目移交固定资产清册》及照片与资产管理系统录入的T级资产进行审核,核对一致后提交财务部与生产设备部,并及时完善GIS系统和MIS系统。
(3)生产设备部审核《项目移交固定资产清册》、照片、资产管理系统录入的T级资产、GIS系统、MIS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一致后将《项目移交固定资产清册》和照片作为该项目新投运通知的附件,上传门户网站“新设备投运”模块。
(4)根据门户网站“新设备投运”模块上传的新投运通知当月,物流中心完成该项目领用的全部物资入库、出库手续,保证在暂估转增资产时,工程所有领用物资能全部及时计入工程成本。
(5)根据网站“新设备投运”模块上传的新投运通知,当月财务部按照工程概(预)算和工程实际成本孰低额暂估结转固定资产;接收用户资产项目按资产净值增加固定资产,同时按《项目移交固定资产清册》建立财务固定资产卡片,并于次月计提折旧。通过“新设备投运”模块平台,建立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的联接,及时对新增资产建立卡片,确保所有完工工程及时暂估结转资产。
(三)三个注重,注重信息系统应用(财务管理系统及资产管理系统)、注重理顺业务流程(部门之间横向协同及部门内部岗位调整)、注重专业延升管理(加强对县公司指导并参照执行)。
着重理顺财务部内部业务流程,进行部门内部岗位调整,分别设置主网、配网、农网工程会计岗,全过程跟踪项目立项、可研、初步设计、开工建设、物资核算、竣工验收、结算、决算、决算审计、决算批复、转增固定资产,达到财务管理与工程业务紧密衔接,流程顺畅,协同协调。
综上所述,要运用“123”管控策略巩固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的成果,必须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在企业的内部网站设立“新设备投运”模块和“设备异动”模块,通过两个模块让各部门的信息传递更为顺畅。此外,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要在管好存量数据的同时做好增量数据的管控,以达到固定资产账卡物始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