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021-03-28肖其伟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人民政府

中国畜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畜琼脂

文│肖其伟(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初,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某规模化猪场发生疫情,主要是2周龄内仔猪出现大面积腹泻,部分仔猪有类似神经症状,且对猪群紧急免疫接种PRV弱毒疫苗后基本无效。对该场内死亡的仔猪进行剖检,无菌采集病变明显的组织样品,低温送至当地动物疫病专业检测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与病原诊断。其结果发现,出现疫情主要原因是猪链球菌、PCV2和PEDV混合感染所致,且分离得到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和恩诺沙星等较敏感。

一、材料与方法

1.病料来源。该场仔猪腹泻严重,且伴随神经症状濒临死亡的2头仔猪肺、肾、小肠和淋巴结等组织发生病变。

2.主要试剂。PCR预混液、核酸染料、琼脂糖粉末、DL2000marker和cDNA反转录试剂盒等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动物组织DNA/RNA核酸提取试剂盒购自郑州智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不同药敏纸片购自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鲜血琼脂培养基由本试验自配。

二、实验方法

1.细菌分离与鉴定。将75%酒精浸泡的手术刀擦拭干净并再次灼烧后,切开腹股沟淋巴结深处组织,用无菌接种后蘸取少量组织液在普通液体培养基中搅拌,将培养基在37℃的摇床(220转/分钟)培养12小时。其后,蘸取少量培养液分别在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培养基表面平板划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16~24小时后观察培养基表面是否出现菌落,对获得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法,根据菌落形态学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2.细菌药敏试验。将单一菌落扩菌后均匀涂布在普通琼脂培养基表面,待液面稍干贴上含有抗生素的药敏纸片,37℃恒温箱内培养12~16小时后,衡量抑菌圈直径大小。

3.病毒性病原检测。将病变组织样品(淋巴结、肺、小肠和肾等)切碎后混合,放在灭菌研钵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反复研磨后过滤获得上清,使用试剂盒提取组织上清中核酸(含DNA和RNA),同时将RNA反转录为cDNA,采用RT-PCR法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PEDV、PRV、PRRSV、PCV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轮状病毒(PoRV)核酸。反应结束后,取5微升产物进行琼脂凝胶电泳,并观察结果。

三、实验结果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笔者随养殖人员进入发病猪场内,见大量因严重腹泻而极度消瘦的仔猪。仔猪腹泻呈喷射状,且肛门处沾满粪污;部分仔猪有神经症状,如转圈、磨牙等。该场暴发疫情以来,仔猪发病率达60%左右,病死率达75%。将病猪剖检发现,其全身淋巴结肿大;肾表面有出血点;小肠中可见少量内容物,肠壁薄且充血严重。

2.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将培养基置于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可见2种培养基表面均出现光滑、湿润的菌落,进一步染色鉴定发现视野可见成对或成排的短链状革兰氏阳性菌,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可确定为猪链球菌。进一步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分离纯化的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8毫米;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链霉素等常见抗生素耐药,抑菌圈直径均低于10毫米。

3.病毒性病原检测结果。分子生物学诊断结果显示,检测的2份病料组织样品中均为PCV2和PEDV核酸阳性,但未检测出其他病原核酸。

四、诊断结果及讨论

综合发病猪群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特征和实验室诊断结果,最终判定该场仔猪发生严重疫情由PCV2、PEDV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所致。

PCV2在我国猪场流行广泛,可导致病畜出现系列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消瘦和皮炎等。但PCV2感染导致病畜死亡率较低,可使病畜出现免疫抑制,从而导致病畜更加容易感染其他病原。猪链球菌属于机会致病菌,在猪场内广泛存在,当猪群免疫力较好时感染该病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猪群因应激、营养不良或其他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该病便表现出严重症状,如败血症、关节炎,甚至死亡。PEDV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但其引发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肠道腹泻病相似,病原确定常需实验室诊断。

目前,猪群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情况较为常见,对于此类疫病确诊也需要依靠实验室相关技术。对于细菌性病原的治疗可以通过菌株敏感药物的使用,而病毒性疫病防控暂时没有特效药物,只能依靠疫苗紧急免疫接种、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和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病畜琼脂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牛“青草胀”的治疗方法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氧化琼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