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放养土鸡常见病的防治

2021-03-28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绦虫土鸡盲肠

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生态放养土鸡,是利用山地、果园、草地、荒山进行饲养,由于鸡群在全开放式空间里自然生长,设备比较简陋,管理相对粗放,没有科学的防疫和消毒措施,感染疾病的可能性较高。土鸡染病后,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育肥及蛋鸡的产蛋率,从而影响养殖效益。

一、禽霍乱

1.诊断要点。

(1)流行情况。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等家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饲养密度过大、环境阴暗潮湿等条件饲养的鸡群容易诱发,春末、秋初多常见。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该病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剧烈腹泻,快速死亡,死前无明显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发病初期,呈最急性发作,越是体重大、高产的母鸡越容易发病。往往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倒地、痉挛抽搐、振翅死亡,发病时间短促。急性型最常见,病鸡精神委顿,缩颈闭目,羽毛蓬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冠髯紫黑;剧烈腹泻,粪便呈灰黄或铜绿色,有时便中带有血丝;口鼻流出黏液,发出“咯咯”声;大量饮水。慢性型病鸡日渐消瘦,食欲减退,贫血,关节肿胀、跛行,腹泻,产蛋率下降。剖检,急性型病鸡全身呈败血症样变化,常见肝肿大、质脆,表面有灰白色、针尖大坏死点;心冠脂肪、心外膜点状出血,心包积液;龙骨内侧浆膜、肠浆膜、腹腔脂肪等多处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黏膜肿胀,肠内容物血样;肺高度瘀血、水肿。

2.防治方法。

(1)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但不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喹乙醇、氯霉素、呋喃唑酮、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等禁用药。鸡群治疗,可用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50~75毫克/升饮水,连用3~5天。对病鸡治疗,可用青霉素3万~5万IU/千克体重、链霉素20~30毫克/千克体重,翅膀下肌肉注射,2~3次/天,连用2天。发病鸡群可使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紧急免疫接种,控制疫情。同时,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放养场地、棚舍、料槽、水槽等进行严格消毒。建议使用中药治疗:每100只成年鸡,用茵陈、半枝莲、大青叶各20克,藿香、车前子、当归、赤芍各10克,白花蛇舌草40克,生地30克,甘草10克。千目筛过筛,分3~6次混饲,3天用完。

(2)预防。该病流行地区和发病严重的放养鸡场,在土鸡40日龄前后,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肌肉注射1毫升/只,预防效果很好。

二、新城疫

1.诊断要点。

(1)流行情况。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火鸡、野禽及观赏鸟类的病毒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非免疫区、免疫失败或免疫力低下的鸡群中具有非常高的接触传染性,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而在具有一定免疫力的鸡群中常呈非典型表现。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最急性病例往往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呈急性败血变化,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流涕,怪叫;口角流涎,甩头,倒提病鸡可从口中流出大量酸臭的嗉囊积液;排绿色稀便。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出现神经症状,歪头、扭颈、观星状,翅膀麻痹。非典型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张口伸颈,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眼角流泪,甩头,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产软壳蛋,少数鸡会出现神经症状。

剖检,腺胃乳头出血、溃疡、坏死,肌胃角质层下黏膜出血;十二指肠末端、卵黄蒂回盲口淋巴滤泡呈枣核状肿胀、出血,嗉囊积液。此外,有时可见直肠及泄殖腔黏膜点状或片状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气管内有卡他性渗出物;心冠脂肪密布针尖大出血点;蛋鸡卵泡和输卵管充血,卵黄破裂。非典型新城疫剖检可见喉头、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内部有大量黏液,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物;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十二指肠末端,卵黄蒂下回盲口有枣核状或岛屿状肿胀、出血,腺胃黏膜水肿、出血。

2.防治方法。

(1)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典型新城疫可用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紧急注射,有一定疗效。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时,应立即隔离并淘汰病鸡,鸡群紧急接种3倍剂量的新城疫(La Sota株)Ⅳ系活毒疫苗,必要时也可考虑注射Ⅰ系活毒疫苗。3倍剂量Ⅳ系活苗与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联合使用,效果会更好。发病鸡群应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彻底消毒,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2)预防。制订符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是控制该病的关键。一般放养鸡场可于雏鸡7~9日龄使用鸡新城疫灭活疫苗(La Sota株)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同时按标签注明的羽份稀释滴鼻或点眼。60日龄以上土鸡注射0.5毫升。土鸡母鸡产蛋前14~21天再次注射0.5毫升,整个产蛋期可不用考虑预防新城疫。

三、球虫病

1.诊断要点。

(1)流行情况。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土鸡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流行性原虫病。球虫在卵囊阶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形成孢子化卵囊,被放养土鸡吞食后即引起感染。病鸡和带虫鸡是该病的传染源,经消化道传播。该病多见于3月龄内的土鸡,以15~45日龄雏鸡最易感,温暖潮湿的放养场地、放养密度大时最易流行,传播最快。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鸡间歇性下痢,粪便暗红带血,放养场地可随地见到血便;精神不振,羽毛蓬乱,严重贫血,冠髯苍白,蛋鸡产蛋量下降,呈渐进性消瘦,直至死亡。剖检可见小肠、盲肠充血、肿胀,肠内容物黏腻,偶见小血块等,病死鸡盲肠内常充满干酪样物。镜检粪便及盲肠内容物可见到大量球虫卵囊。

2.防治方法。

(1)治疗。病鸡应及时隔离治疗,彻底清理棚舍内的粪便,放养环境和常用工具用1%~2%的氢氧化钠溶液彻底消毒。对生产A级绿色食品的土鸡产品的放养鸡场,不可使用磺胺类、氯苯胍、氨丙啉等驱球虫药物。可使用常山、青蒿各80克,地榆、白芍各60克,茵陈、黄檗各50克,混合煮水1000毫升,熬成750毫升药液,按15毫升/千克体重的比例喂服,对治疗土鸡球虫有较好的效果,且不影响土鸡产品品质和质量。

(2)预防。放养鸡场选在地势高燥,处在阳坡,光照充足的地方。鸡舍内设置栖架,供夜间土鸡回舍后休息;粪便集中清理,运出放养鸡场后堆积发酵。放养场地用10%~20%石灰水消毒;放养场地放养2~3年后需休牧净化2年以上,待彻底消毒后再进行放养。此外,放养密度不可过大,夏天30日龄前、春秋35日龄前、冬天45日龄前,要进行设施育雏,之后视环境情况逐渐转入舍外放牧饲养,放牧时间逐渐加长,由最初的每天放养2小时,直至全天放养。可以分区轮牧,以减小鸡群感染球虫病的可能性。

四、绦虫病

1.诊断要点。

(1)流行情况。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在土鸡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感染土鸡的绦虫是赖利绦虫(主要有四角赖利绦虫、棘沟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都属于大型绦虫。主要寄生在土鸡的小肠中,成年绦虫的孕卵节片和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和饮水,被蚂蚁、蝇类、甲虫、蛞蝓或陆地螺等中间宿主吞食并在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土鸡吃进含有似囊尾蚴的蚂蚁、蝇类、甲虫、蛞蝓或陆地螺等中间宿主即可感染发病。该病可感染各种日龄的土鸡,尤其是17~40日龄的雏鸡和成年鸡。每年6~10月天气炎热时易发,放养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也易诱发该病。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土鸡感染绦虫后,冠髯苍白,贫血;蛋鸡产蛋量下降,但无畸形蛋、薄壳蛋、砂壳蛋和褪色蛋;常排出白色带有黏液和泡沫的稀粪,有时可在粪便中见到白色的绦虫节片。剖检可见大量绦虫聚集成一团,堵塞肠道,或绦虫的吸盘、顶突紧紧地附着在肠黏膜上,因机械性刺激引发肠黏膜出血性炎症甚至肠破裂,诱发腹膜炎;肠腔中可见乳白色分节的绦虫节片。

2.防治方法。

(1)治疗。用槟榔、仙鹤草各30克,混合煮水1000毫升,熬成750毫升药液,按15毫升/千克体重的比例拌料喂鸡;或用槟榔3~5克/只成年鸡,磨成细粉,放养前投服1/3,连喂3天;或用石榴皮10克/只成年鸡、苦楝树皮15克/只成年鸡,炒焦,磨成细粉,放养前投服1/3,连喂3天;或用氯硝柳胺100~15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内服,间隔5天再重复投药一次。

(2)预防。做好放养场环境卫生,消灭中间宿主。保持鸡舍、放养场周边环境无污物、杂物,干燥无积水,防止或减少中间宿主的滋生和藏匿。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并运离堆积发酵。尽量隔离或分群放养。育雏后的鸡群,放养前先进行预防性驱虫;不同批次的鸡群要分群放养、划区轮放;从外界购入的鸡群,须先隔离饲养,全群预防性驱虫后再放养。该病流行地区,每隔1~2个月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可使用低毒高效的丙硫苯咪唑1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拌料饲喂;或氯硝柳胺3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拌料饲喂。驱虫后将鸡群在舍内饲养2~3天,集中收集鸡粪并运离放养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鸡白冠病

1.诊断要点。

(1)流行情况。鸡白冠病又叫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以出血、贫血为特征的血孢子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有多种,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病鸡、带虫鸡和鸡舍周围的鸟类等是该病重要的传染源。通过库蠓(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蚋(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吸食鸡血为传播媒介而感染。该病流行与各地库蠓、蚋等吸血昆虫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气温在20℃以上时,库蠓和蚋繁殖快、活动力强,该病流行较为严重。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鸡消瘦贫血,冠髯苍白,排黄白色、黄绿色稀粪,蛋鸡产蛋量明显减少,蛋的品质下降。病鸡咯血,常在放养场地见有红色鲜血,病鸡呼吸困难,常因内出血而突然死亡,死前口流鲜血。病情较轻的土鸡,精神不振,不愿走动,l~2天后因内脏出血而死亡。部分病鸡耐过后可康复。剖检病死鸡,可见全身皮下、肌肉广泛性出血,尤其是胸肌、腿肌、翅膀、肛门等处,常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法氏囊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肝肿大、呈土黄色,表面有粟粒大至黄豆大的黄白色结节状坏死灶;肾肿胀、出血,表面有凝血块;脾有出血点;心肌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小结节;胰腺、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十二指肠有散在出血点。蛋鸡胸腔内积液,卵黄破裂,腹腔内有腹水与血液形成的淡红色混合液体。

2.防治方法。

(1)治疗。对生产A级绿色食品的土鸡产品的放养鸡场,不可使用磺胺类药物。可用生石膏2克,穿心莲3克,山香草1克,皂角刺0.5克,雄黄0.3克,冰片0.2克。研磨至细末,按0.5克/千克体重的比例给病鸡喂服,或按1%比例拌料服用,每天2次,连用3~5天。

(2)预防。该病流行季节,鸡舍内外环境每周喷洒1次杀虫药,如0.01%敌百虫溶液或0.03%蝇毒磷溶液等,消灭蠓、蚋等传播媒介库。入夏前,及早清除鸡舍周围杂草、矮树丛林,清理鸡舍周边的积水,填埋阴沟,通顺沟渠,防止库蠓、蚋的滋生。

六、蛔虫病

1.诊断要点。

(1)流行情况。蛔虫病是鸡蛔虫寄生在土鸡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肠道线虫病,感染率高,流行范围广,其中以3月龄以下的鸡群最易感染,随着土鸡日龄增大,蛔虫感染率逐渐降低,12月龄以上的土鸡感染后多为带虫宿主。成年蛔虫在鸡体内交配、产卵,受精卵在鸡体内生长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和饮水,被土鸡啄食后进入体内而感染,发育过程约为35~58天。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轻度感染时,不表现临床症状;重症感染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大批鸡只死亡。病鸡冠髯苍白,下痢、便秘交替发作。大量蛔虫寄生在肠道,可堵塞肠管甚至导致肠管破裂,引起土鸡死亡。剖检,可在小肠内发现数量不等、呈黄白色、大小如绿豆芽样的线虫,相互纠缠,因机械性刺激导致肠黏膜发炎、水肿、充血、出血。

2.防治方法。

(1)治疗。芬苯达唑10~50毫克/千克体重,研细拌料饲喂,连用3天;或盐酸左旋咪唑25毫克/千克体重,研细拌料饲喂,连用3~7天。由于驱虫药只能杀死成虫,不能杀死虫卵,因此土鸡用药后3天内实行短期圈养,便于收集含有虫卵的粪便,进行集中发酵处理。

(2)预防。土鸡放养场地需阳光充足,地势较高,环境干燥。雏鸡、成年鸡分群饲养,避免相互感染。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和饮水卫生,适当补充全价日粮,尤其在冬春季节,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以增强鸡体的抵抗力。鸡舍内定期消毒,粪便集中收集并运离鸡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七、组织滴虫病

1.诊断要点。

(1)流行情况。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土鸡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也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鸡群管理条件差、放养场地湿度大、鸡群过密、营养不全等,均可成为该病的诱因。火鸡组织滴虫的生活史与异刺线虫和蚯蚓息息相关。鸡盲肠内的组织滴虫可钻入同时寄生在盲肠中的异刺线虫体内,并在其卵巢中繁殖,当异刺线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被土壤中的蚯蚓吞食。土鸡吃到这种蚯蚓,就可感染组织滴虫病。该病多发于春末至初秋的温暖季节,以2周龄到4月龄的土鸡易感染并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多为散发,成年鸡感染后多呈隐性并终生带虫。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鸡腹泻,粪便呈淡黄色或淡绿色,头部皮肤瘀血,呈蓝紫色或暗黑色。病情较重病鸡粪便带血,后期排褐色稀粪、恶臭,易被误诊为鸡球虫病。剖检以肝坏死、盲肠溃疡为特征。肝肿大,表面有黄褐色或淡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大小不一的轮状坏死灶;盲肠肿大,肠腔内充满干酪样栓塞物,有时可见盲肠黏膜出血、增厚及溃疡。

2.防治方法。

(1)治疗。生产A级绿色食品的土鸡产品的放养鸡场,不可使用甲硝唑、呋喃唑酮、卡巴胂等禁用药物驱虫。用藤黄10克,贯众80克,鹤草芽100克,花椒60克,芦荟140克,白芷60克,赤芍60克,山豆根80克,柏子仁100克,合欢皮80克,加水3000毫升,熬成1500毫升,按15毫升/千克体重的比例喂服,对驱杀组织滴虫有较好疗效。同时,每1升饮水添加维生素K3 30毫克,维生素C 100毫克,鱼肝油100毫克,以加快该病康复。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及时清理放养场地,减少粪便对饲料、饮水的污染,清理林下杂物及腐殖树叶,减少蚯蚓滋生。对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适当撒施生石灰杀灭蚯蚓。

猜你喜欢

绦虫土鸡盲肠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土鸡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草地养土鸡 致富山里人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