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业如何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发展

2021-07-12沈洪学湖北省宜昌市畜牧兽医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宜昌粪污山羊

文│沈洪学(湖北省宜昌市畜牧兽医中心)

畜牧业既是民生产业,又是生态产业。近年来由于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昔日的猪多肥多粮多变成了如今的猪多粪多污染多。2016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成了畜禽粪污治理任务。畜牧业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超过5000元,实现了在保护绿水青山中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思想破冰,强化顶层设计

1.坚持思想先行,解决要不要发展的问题。面对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畜牧业首先必须解决要不要发展的问题。经过调研,宜昌市畜牧兽医中心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大力走绿色发展的建议,从思想上解决“只想吃肉、不想养猪”的问题。2016年,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整市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2018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20年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生态养殖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30%以上,为宜昌市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科学划分“三区”,解决怎么发展的问题。针对各县市区2014—2016年划定的畜禽养殖“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与国家技术规范比存在过严过宽的问题,市政府2017年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全省第一个市州级畜禽养殖“三区”与区域布局方案。其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面积分别为3293.25平方千米、7252.84平方千米、10537.92平方千米,比各县市区划定的面积分别减少20.63%、增加12.12%和6%;细化到村组,绘制了经纬坐标图,明确了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有效解决了在什么地方养、养什么、养多少的问题。

3.加强组织保障,解决谋定而快动的问题。市政府成立了畜牧业绿色发展领导小组,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把畜牧业绿色发展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考核,强化“三区”与区域布局方案的硬约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现场培训,制定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线路图,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200万元资金扶持发展,各有关部门上下联动,广泛发动群众,形成了上下一心、养殖场户主动转变发展方式的良好局面。

二、实施标本兼治,明确发展路径

1.依法治理,守住生态底线。全市按照畜禽养殖“三区”与区域布局方案,对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限养区内超过环境容量的规模养殖场、适养区内无法治理的规模养殖场,坚决依法关闭。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体系,依法打击乱丢病死动物行为。2016—2020年,共关停搬迁畜禽养殖场987个、关闭屠宰场18个、立案查处乱丢病死动物违法行为27起、建成40个区域性无害化收集中心和187个病死动物收集点,切实守住生态底线。

2.科学治理,守住环境容量上限。2018年制定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对禁养区的散养户、限养区和适养区不需关停的养殖户进行全面治理。采取“一场一策”方式,推广全量收集处理就近就地还田的污水肥料化利用、农牧结合的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生物发酵床等三大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形成细化到每个养殖场户的“施工图”,制定时间表,实行按图施工、每月销号、年终结账。目前,已基本完成畜禽粪污治理任务,其中完成规模养殖场治理839个,超出市政府下达任务数59个;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34%,超省定目标任务16.34个百分点。

3.主推种养结合,构建三大生态循环。一是建设养殖场“小循环”。采取以地定猪措施,共构建生猪养殖场生态小循环1300个。宜昌家家有畜牧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大型沼气池,自建管道,免费给周围农民的菜园和果园使用;推广肉牛温控圈养、山羊高床圈养等养殖技术,全市草食畜舍饲圈养比重达到85%以上;推广秸秆“三贮一化”技术,充分利用秸秆、酒糟、废弃蔬菜养畜,实现了牛羊“不与粮争地、不与林争山”。长阳县华峰山羊专业养殖合作社种植牧草及改良草场2000多亩,山羊实行半舍饲,粪肥发酵后还田利用。

二是建设区域“中循环”。为畅通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与养殖密集区粪肥供需循环,全市建设了22个粪污资源化集中处理机构,实行区域“中循环”。夷陵区龙泉镇清源养殖粪污治理专业合作社利用抽排车对周围52家养殖场户的粪污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后,全部供其860亩种植基地使用,年处理粪污5000多吨。

三是建设县域“大循环”。为在县域内解决种养循环配套问题,选择枝江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县域为单元实施“种养全结合、市域大循环”的模式。该市引进田园牧歌(枝江)城乡环境综合体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1个资源化处理中心、1个区域处理站、8个乡镇卫星液肥站为主的畜禽粪污收集处理网络,负责全市粪污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解决了该市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难题,还为38万亩果园、10万亩蔬菜花卉苗木基地提供有机肥料。

三、加快绿色发展,守护绿水青山

1.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擦亮生态优势名片。一是主推生猪生态养殖。从2017年开始,重点以生猪生态养殖为突破口,积极打造饲草种植、绿色有机饲喂、粪肥还田的全链条生态循环模式,全力打造生态养殖样板。五峰县以构树为饲料的生猪生态养殖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全市生猪生态养殖量已超过140万头。

二是做优家禽生态养殖。推广生态养鸡“553”(一亩地饲养数量不大于50只,一群鸡数量不大于500只,鸡群更新日龄300天左右)模式,年出笼生态鸡200多万只。

三是做强牛羊肉高端品牌。2018年,夷陵牛被认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成为中国55个地方黄牛品种的一个新品种,同步培育生产的优质雪花牛肉供不应求。围绕山羊养殖配套推广饲料油菜种植,既守护了青山,又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宜昌白山羊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产品远销上海、广州等地。

2.促进融合发展,唱响生态优势品牌。一是培育品牌。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是宜昌市特有的地方品种,生态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4个地方品种都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昌白山羊以900.0的“品牌强度”和176.78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全国畜牧类排行榜;清平猪销售价格是普通猪的2倍。全市共打造畜牧业商标51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湖北省著名商标14个、宜昌市知名商标36个;畜牧业有机产品1个、绿色食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识产品7个。

二是促进融合发展。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2016年以来,全市先后打造了30多个牧旅融合发展的典型。宜昌百里荒牧业产业园依托6万亩高山草场、2万亩饲料油菜种植基地和两大核心养殖基地,存栏宜昌白山羊3万只、夷陵牛0.5万头,先后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带动近5000农户参与畜牧产业链发展。枝江市牛郎山牛业特色小镇配套观光、牛主题饮食文化园“国牛苑”、亲子乐园等多项服务,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第三产业收入300万元。

三是彰显畜牧文化。近年来,宜昌市紧密结合地域特色,挖掘了一批有价值的畜牧文化,每年举办年猪节、耕田比赛、斗牛等各类具有畜牧文化元素的活动100多场次。长阳县清江方山景区通过演示土家民俗猪头祭山神仪式、观看土家民俗文化表演、品尝土家抬格子蒸肉、展销土特产品等,打造出“清江方山孝山冬祭万人年猪宴”的文化旅游品牌。点军区落步埫村打造的“落步埫年猪文化节”品牌,年均接待游客3000余人,实现收入120万元以上。

3.突破性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一是构建地方种业体系。强化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4大地方优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建成了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公司夷陵牛保种场、当阳市清平猪保种场、湖北民大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双莲鸡保种场、长阳永兴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宜昌百里荒牧业有限公司宜昌白山羊保种场,群体规模均超过农业农村部保种相关要求。保种场先后完成了宜昌白山羊、清平猪基因库建设,实现永久保存。正在进行双莲鸡4个品系的杂交配套力测定,2022年将通过国家测定。

二是推进补链强链延链。引进正大集团建设集饲料、养殖、屠宰和精深加工于一体的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带动做强生猪全产业链。依托湖北民大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双莲鸡保种和开发利用、养殖和生物有机肥生产、交易屠宰、冷链物流、电商直营、加工和餐饮服务全产业链,带动做大家禽全产业链。依托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夷陵牛保种和开发利用、标准化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商贸流通、休闲农业、餐饮服务全产业链,带动做优草食畜全产业链。

三是建设三峡畜牧产业园。整合全市资源,加快建设集收购、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销售和研发于一体的三峡畜牧产业园,统一主打“宜牧”公共品牌,到2025年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亿元。

猜你喜欢

宜昌粪污山羊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湖北宜昌卷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