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笼养蛋鸡寄生虫病的防治
2021-03-28卢绪峰山东省莒南县筵宾防疫检疫所
文│卢绪峰(山东省莒南县筵宾防疫检疫所)
笼养蛋鸡饲养密度大,活动范围小,饲料利用率高,而且笼养蛋鸡不直接与地面、粪便接触,感染病原的概率比地面放养模式低,适合规模化、机械化大型养殖。但是,对于中小规模蛋鸡场,由于生物安全措施配套不齐全,难以做到相对密闭的饲养环境,夏秋季节苍蝇(蝇蛆)、蚊虫多,鸡绦虫病、鸡白冠病、鸡球虫病等寄生虫病容易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
一、鸡绦虫病
该病是由赖利属的多种绦虫寄生于鸡的十二指肠中而引起的一种肠道蠕虫寄生虫病。
1.病原及发育史。常见赖利绦虫有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有轮赖利绦虫等3种。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属大型绦虫,两者外形、大小相似,虫体长约250毫米,宽1~4毫米。棘沟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圆形吸盘,并带有8~10列小钩,头节上的顶突较大,顶突上也有2列钩,以蚂蚁为中间宿主。四角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卵圆形的吸盘,并带有8~10列小钩,颈节较长,顶突较小,顶突上有1~3列钩,中间宿主是蚂蚁或苍蝇。有轮赖利绦虫体长10~40毫米,头节上有圆形吸盘,无钩,头节上的顶突宽大肥厚,似轮状,并有400~500个小钩,中间宿主是甲虫。
鸡赖利绦虫的虫卵包在卵囊中,棘沟赖利绦虫和四角赖利绦虫每个卵囊内含有6~12个虫卵,有轮赖利绦虫的每个卵囊内只包含1个虫卵。当绦虫卵囊被蚂蚁、苍蝇、甲虫等中间宿主采食后,虫卵中的六钩蚴即可在其腹腔内发育成具有侵袭性的似囊尾蚴,蛋鸡一旦采食这些中间宿主,即可感染。
2.发病情况。鸡绦虫病在每年6~11月多发,发病普遍,广泛分布,这与中间宿主蚂蚁、苍蝇及甲虫广泛存在有关。青年鸡、雏鸡易感,死亡率高;产蛋鸡感染后多为带虫鸡,严重影响产蛋量,饲料利用率降低。
青年鸡、雏鸡感染后,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精神呆滞,羽毛蓬乱,冠髯苍白,增重缓慢,发育迟缓,鸡群均匀度差,严重者消瘦死亡。初产蛋鸡感染绦虫后,产蛋率上升缓慢或停滞,产蛋率始终在80%左右,采食量不高,蛋重小,达不到品种要求,病鸡冠白、倒冠,蛋壳颜色变浅,蛋黄明显变白。产蛋高峰期蛋鸡感染后,腹泻,粪便中有残留饲料,粪便呈红色或铁锈色,脱肛,出现啄肛现象,致死率升高,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
病鸡消瘦、呆立、羽毛蓬乱无光。个别鸡因虫体代谢产物被鸡体吸收而发生中毒,表现出神经症状,如痉挛、抽搐等。有时可在粪便中见到数量不等的乳白色、米粒大小的绦虫节片,节片有时可见蠕动。
3.治疗。使用吡喹酮20毫克/千克体重,均匀拌料,集中投服1次,5天后再重复用药1次。收集用药后7天内的粪便,集中进行堆积发酵。此外,为快速修复肠道,可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500克/吨,连用7天,3周左右蛋鸡产蛋量恢复正常。
也可使用槟榔片100克加水300毫升,浸泡1~2小时,文火煎煮30分钟,4层纱布过滤;药渣再次加水200毫升,煎煮30分钟,过滤。两次过滤药液混合,加热浓缩到200毫升,用胶管缓慢伸入病鸡嗉囊,3月龄内蛋鸡每只灌服5毫升,7月龄以上蛋鸡每只灌服8~10毫升。
4.预防。
(1)定期驱虫。60日龄青年鸡和120日龄初产蛋鸡各驱虫一次;成年产蛋鸡应分别于5月、8月各驱虫一次。
(2)做好生物安全。蛋鸡粪便要及时清理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以杀死粪便中的虫卵。苍蝇繁殖季节,饲料中加入环丙氨嗪5~10克/吨,连用4~6周,停用2周,再用4~6周,抑制蝇蛆繁殖。鸡舍外定期杀灭蚂蚁、甲虫(如金龟子等),减少中间宿主。
二、鸡白冠病
鸡白冠病,又称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季节性流行血孢子虫病。
1.病原及发育史。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是鸡住白细胞原虫中毒力最强、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寄生在鸡的红细胞、单核细胞内。其发育过程需要吸血昆虫库蠓、蚋的参与。库蠓、蚋叮咬鸡时,将含有成熟孢子的卵囊输入鸡体内,子孢子从卵囊中逸出,依次发育为裂殖体、裂殖子、配子、合子,形成卵囊,聚集在库蠓、蚋的唾液腺内,叮咬或吸血侵入鸡体,寄生于红细胞、单核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引起鸡群发病。
2.发病情况。鸡白冠病流行季节性强,多发于夏末秋初,库蠓、蚋活跃的季节,6月南方雨水多的地方时有发生,在华北地区多发生在8~10月。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育成后期和产蛋期蛋鸡最为严重。
该病的临床特征是冠髯颜色苍白,产蛋率下降,血样或绿色下痢,猝死,死前咯血。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消瘦,鸡冠、肉垂苍白。零星死亡,死前多抽搐或痉挛,口鼻出血或口流黏涎。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蛋品质下降,下软壳蛋、薄皮蛋、沙皮蛋等。病鸡腹泻,排出绿色或黄绿色稀便,带血。剖检,心脏、肝、脾等器官及腹部皮下脂肪表面可见有粟粒大小的出血或灰白色小结节(卡氏住白细胞虫裂殖体结节),界限分明,有时可见斑点状出血或血肿,输卵管黏膜上有红色出血丘疹。
3.治疗。使用磺胺间二甲氧嘧啶500毫克/千克饮水,连饮2天,然后300毫克/千克饮水,连饮2天。磺胺喹恶啉、乙胺嘧啶、泰灭净等均有效。需注意的是,磺胺类药物可降低蛋鸡产蛋量并影响鸡蛋品质,易产薄壳蛋、软壳蛋,产蛋鸡禁止使用。育成鸡和青年鸡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可同时在鸡的饮水中加入0.1%碳酸氢钠,以缓解其毒副作用。
4.预防。消灭库蠓、蚋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在该病流行季节,鸡舍门窗钉上纱网,并在纱窗上喷洒溴氢菊酯等对蛋鸡毒性较小的药物以杀灭库蠓、蚋等吸血昆虫;清洁鸡舍周边环境,清除杂草,填埋臭污水沟;粪便场要远离鸡场鸡舍,以减少蚊虫滋生,切断传播途径。在疫区或在该病流行季节前,必要时可对鸡群进行预防性投喂磺胺间二甲氧嘧啶25~75毫克/千克饲料(或饮水),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三、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引起的危害较为严重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
1.病原及发育史。我国发现的鸡球虫有9种,虽然寄生部位、潜伏期和裂殖生殖代数等有所差异,但整个生活史都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两种方式以及孢子生殖、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三个生殖阶段。通过无性繁殖,卵囊(合子)1~3天后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卵囊(孢子化卵囊),被雏鸡吞食即引起感染。在蛋鸡肌胃内,囊壁被溶解,子孢子游离出来进入盲肠,钻入盲肠黏膜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裂殖子,破坏黏膜组织;通过有性繁殖,裂殖子形成雄性、雌性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即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再次发育成孢子化卵囊,被鸡食入后即可感染球虫病。
2.发病情况。寄生于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强,危害大,而主要寄生于小肠的堆性、巨型、毒害型、和缓型等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稍差,危害较小。
鸡是各种鸡球虫的惟一寄生宿主,各种品种的鸡都易感染。15~50日龄的雏鸡易感性较强,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成年鸡虽然不发病,但多是带虫鸡,耐过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鸡,能继续排出孢子化卵囊7~8个月。病鸡或带虫鸡的粪便可污染饲料、饮水、笼具等,如被健康鸡啄食即可感染;其他鸟类、家畜和某些昆虫,以及饲养管理人员,都可以成为球虫病的机械性的传播者。被苍蝇吸吮到体内的卵囊,可以在其肠管中保持活力达24小时。此外,饲养管理条件差,密闭笼养鸡舍通风不好,潮湿,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苍蝇多,最易发病。在潮湿多雨、气温较高的梅雨季节易暴发球虫病。
笼养蛋鸡球虫病的发病时间与当地气温、雨量有关,气候温暖的季节易流行。在我国北方,每年4~9月末为流行季节,7~8月最严重。多数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临床上,鸡球虫病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表现。急性病例多见于雏鸡,病初雏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呆立嗜睡,羽毛蓬乱,翅膀下垂,发育缓慢;15~20日龄雏鸡感染常有腹泻,粪便呈黄白色水样,后期便中带血;可视黏膜苍白,贫血,饮水量多,双腿抽搐,站立不稳,甚至衰竭死亡。成年鸡群多感染慢性鸡球虫病,初期症状不典型,逐渐消瘦,间歇性下痢,便血;产蛋量下降,畸形蛋增多。
3.治疗。使用克球粉250毫克/千克,或盐霉素50~70毫克/千克,拌料给药。氯苯胍虽对多种鸡球虫及已产生耐药性的虫体均有良好效果,但连续用药可使鸡蛋产生异味。急性球虫病暴发时可加倍用药,用药1~2周后再正常用药。此外,马杜霉素、氨丙啉、磺胺类药物对球虫均有效。
推荐使用中草药,如青蒿散:青蒿、常山、白头翁各200克,秦皮、柴胡、甘草、乌梅各100克,苦参150克,黄连70克。加水适量,分别文火煎煮2次,取汁混合饮水,药渣磨碎拌料200千克。按鸡吃料量集中一次给药(饮药水+喂药料),连用5天。
使用抗球虫药,注意正确诊断,有针对性的用药;合理用药、穿梭用药、轮换用药,防止产生交叉耐药性;严格管控停药期,减少药物残留。
4.预防。保持鸡舍干燥、通风、透光,定期清理鸡场周边环境卫生,抑制球虫卵囊孢子化;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定期清除粪便、垫料,远离鸡舍,集中定点堆放发酵;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地面用3%~5%的氢氧化钠或20%的石灰乳进行处理。粪便输送带要正确使用,防止粪便堆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