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2021-03-28张杰张爽
张 杰 张 爽
(1 铁岭县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2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输尿管结石是尿路疾病中常见的种类之一,多发于中壮年人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与工作节奏不断改变,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疾病患病初期没有特异性表现,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临床上将输尿管结石分为继发性疾病与原发性疾病,一般来说当前最常见的种类为继发性疾病,即肾结石脱落后在输尿管中滞留而形成的疾病[1]。同时由于结石存在的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又可被分为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中段结石以及输尿管下段结石,在疾病不同的阶段,临床治疗可考虑的治疗方式不同,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中准确的判断输尿管结石的类型以及结石病变程度十分重要。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各种影像学检查用于输尿管结石诊断十分常见,而不同检查方式的实际效果众说纷纭,本文就最常见的超声诊断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内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后期手术病理诊断中均确认为输尿管结石,其中男71例,女49例,患者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4.15±4.6)岁,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有明显的输尿管结石症状,出现下腹部疼痛、排尿痛苦不顺、恶心发热等,患者均知悉本次试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原发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肾肝功能疾病患者。
1.2 方法 仪器选择为西门子S2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在影像学检查前,为提高患者的诊断配合度,需要告知患者与超声检查相关的知识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检查知识储备,患者检查前需要空腹并且充盈膀胱。正式开始检查后,需要引导患者采取仰卧的体位,调节超声诊断仪的相关数据,保证正常使用,随后选择探头频率为3.5 MHz。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腹部检测,再引导患者选取侧卧体位,选取患者腰部冠状切面进行扫描,随后引导患者取仰卧体位,选取患者腰部和肾部切面进行扫描,3次扫描起始位置都需要从患者肾脏开始,经过肾部沿着患者的输尿管的走向扫查到膀胱部位结束已达到检查输尿管部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过程中为确保检查结果,需要反复使用探头对患者输尿管狭窄地带进行转动监测,通过调整合适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度监测,在检查到患者输尿管中段部位的时候,需要使用探头加强扫描肾盂部位沿着输尿管进行狭窄处的监测,针对膀胱和输尿管相连的3处狭窄部分进行监测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输尿管结石的回声情况,切勿与膀胱壁回声混乱,必要时调节超声频率以加强区分,避免漏诊输尿管下段结石。
1.3 观察指标 诊断准确率: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实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中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分型准确率以及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规范实施输尿管超声诊断后,其对患者中输尿管结石的确诊率较高,同时对输尿管结石分型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与实际手术病理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其中具体数据对比如下:超声诊断确诊率为117例(97.50%),漏诊率为3例(2.50%),与实际结果对比统计学结果为χ2=3.038,P=0.181。在结石类型的分型检查当中,超声检查结果分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1例(17.50%)、输尿管中段结石37例(30.83%)、输尿管下段结石59例(49.17%),实际结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1例(17.50%)、输尿管中段结石38例(31.67%)、输尿管下段结石61例(50.83%),3种分型统计学数据对比分别为χ2=0.000,P=1.000;χ2=0.019,P=0.889;χ2=0.667,P=0.796。3组分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近年来,在急腹症各种疾病当中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症状之一就是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的出现与生活作息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降低,出现肾部、尿道病变时,往往不注重治疗,随着疾病发展,出现肾结石继发性尿道结石、原发性尿道结石。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当中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常见原因为肾结石排除过程中堵塞在输尿管狭窄的部位,而原发性的输尿管结石十分少见,如果输尿管结石没有及时的进行排除,会出现暂留并持续长大的情况,从而引发多种症状,常见的有血尿、肾绞痛、肾积水、梗阻等[2]。针对输尿管结石的特殊性,需要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病症分析工作,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因此关于输尿管结石早期的诊断并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方案能够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疾病影响。
研究表明,人体的输尿管部位中存在3处狭窄,这些狭窄的地方平均管径为0.30 cm,也就是这3处狭窄导致了输尿管结石呈现3个分型,分别为上段结石、中段结石、下段结石,不同的结石对于患者的实际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为肾绞痛,肾绞痛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可持续性的发作,较长时间的疼痛维持对患者身心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众多负面情绪,治疗积极性降低,患者容易陷入到饮食质量低、情绪低沉的情况当中,并反过来影响病情,使之持续加重,出现恶性循环[3]。在影像学检查当中,对3种输尿管结石进行准确的诊断及分型十分重要,当前影像学检查方式较多,并且在不同病症当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效果,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拥有价格亲民、操作方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检查时间较短、患者通常耐受性较高的优点,因此如果超声诊断方式准确率较高的话,那么超声毫无疑问是用于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式。
输尿管结石分段中,一般将输尿管分为输尿管上段、中段及下段,上段主要为肾盂输尿管到髂动脉,中段主要为髂动脉至膀胱壁,下段主要为患者膀胱壁至患者输尿管出口。临床上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尽早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检查之前,需要协助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并对患者下段输尿管进行扫描,查看是否存在喷尿彩色信号,并对输尿管积水程度进行检查,初步能够对梗阻部位进行判断,能够明确髂动脉,然后找到存在积水输尿管横切面,并使用探头来确定输尿管长轴,并借助彩色血流图对输尿管以及髂血管进行鉴别[4]。而由于结石的种类较多,并不是所有的结石都会出现明显强回声的现象,加上结石的形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实际的超声检查当中,检查人员需要规范的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有效掌握操作的具体要求[5],能够根据输尿管的解剖结构以及得出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来进行分析。在超声诊断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具体分析原因,考虑是因为输尿管的结石本身细小且毛糙,同时某些槽沟状的结石会造成输尿管扩张并且不会发生梗阻[6],特别是存在于不伴积水的下段输尿管结石。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资料回顾性的方式来分析腹部超声对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效果,经过腹部超声检查,得出患者中输尿管结石的确诊率较高,同时对输尿管结石分型的诊断准确率较高[7],漏诊率较低,与实际手术病理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说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结合多方面的优点可以考虑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诊断方式。
综上所述,受输尿管本身结构的影响,输尿管结石分为上中下段3种结石类型,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采用腹部超声进行检查能够有效的检查出输尿管结石的存在并且进行准确分型,为临床中治疗方法的确定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8-9],患者疾病治疗质量明显提高。输尿管结石对于泌尿系统及肾功能影响十分重大,可能引发肾绞痛的情况,因此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采用盐酸坦洛新药物治疗能够很好的缓解输尿管结石的情况,促进结石的排除[10-12],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极大的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而在药物使用适应证方面,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尿路结石诊疗指南》[13-15]推荐针对<5 mm的输尿管结石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通常都能取得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如果结石>5 mm,在当前体外碎石治疗技术发展成熟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体外碎石等碎石技术进行治疗,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疾病病症[16-18],总体来说腹部超声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检查临床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