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庆效方治验——祛痈汤
2021-03-28令狐庆
令狐庆
(徐州市中医院,江苏徐州221009)
1 祛痈汤
组 成:金银花15 g,连翘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野菊花15 g,当归12 g,天花粉12 g,乳香12 g,没药12 g,赤芍12 g,甘草5 g,皂角刺30 g,牛膝12 g,漏芦12 g,川贝母6 g,陈皮10 g,木香6 g,穿山甲6 g。
功 效:清热解毒止痛,溃坚消痈排脓。
主 治:肛周脓肿(热毒蕴结证)。
用 法:每剂4煎,前两煎浓煎早晚分服,后两煎早晚各一次加水外洗。
方 解:本方为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化裁而成。方中以金银花为君药,善清热解毒;辅以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加强清热解毒之效,又以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共为臣药;穿山甲软坚散结,皂角刺通行经络,天花粉、川贝母清热化痰排脓,牛膝、漏芦引血下行,共为佐药;甘草为使,助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溃坚排脓、活血止痛之效。
加 减:红肿热痛甚者,加大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用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泻热通便;血热盛者,加牡丹皮以凉血;气虚者,加黄芪以补气。
2 验案举隅
周某,女,30岁。初诊日期:2009年10月19日。
主诉:肛旁肿痛3 d。现病史:3 d前患者自觉肛旁硬结,肿痛,痛处固定,活动时加剧,无畏寒发热,小便正常,大便3 d未行。刻诊:肛旁红肿,硬结疼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专科检查:肛门无畸形,截石位6点肛外3.0 cm处见一直径约5.0 cm肿块,色红,微隆起,皮温增高,质硬,触痛。肛门镜检见截石位6点肛隐窝增大、充血明显。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5%,淋巴细胞比率10%。肛周彩超提示:肛周脓肿可能,肿块范围约5.0 cm×3.0 cm。西医诊断:肛周脓肿;中医诊断:肛痈(热毒蕴结证)。病机:热毒蕴结,下注大肠,蕴阻肛门,阻滞气血,瘀热互结。治法:清热解毒,溃坚消痈。予祛痈汤加减。处方:
金银花15 g,连翘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当归15 g,天花粉15 g,赤芍15 g,乳香12 g,没药12 g,穿山甲12 g,皂角刺30 g,川贝母12 g,陈皮6 g,牛膝12 g,漏芦12 g,大黄5 g(后下),甘草5 g。3剂,每剂4煎,前两煎浓煎早晚各一次口服,后两煎早晚各一次加水外洗。
10月22日二诊:药后症减,肛周疼痛明显减轻,肿胀不甚,纳寐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专科检查见:原截石位6点处肿块较前范围明显缩小,约为2.0 cm×2.0 cm。肛周彩超检查:肛周脓肿可能,肿块范围约3.0 cm×2.0 cm。患者病灶范围较前明显缩小,症状减轻,原治疗行之有效,以原方去大黄,4剂,用法同前。
10月26日三诊:肛周已无明显疼痛不适感,纳寐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脉弦。专科检查见:截石位6点处外观无明显肿块,皮肤色泽无明显改变,触诊深压可触及肿块,范围约1.0 cm×1.0 cm。肛周彩超检查示肿块范围约为1.2 cm×0.7 cm。二诊方去紫花地丁、蒲公英,穿山甲改为6 g、皂角刺改为15 g,14剂,用法同前。
11月10日四诊:患者自诉肛周已无任何不适感,专科检查及肛周彩超均示肛周未见明显异常。
按语:本案患者西医诊断为肛周脓肿,中医诊断为肛痈。患者肛旁红肿、硬结疼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故辨证为热毒蕴结证,治以祛痈汤化裁。二诊大便已通,故去大黄。三诊湿热已减,去紫花地丁、蒲公英;肿块减小,减穿山甲、皂角刺软坚散结之力。四诊病情控制,症状消失,彩超未见明显病灶,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