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对手烧伤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
2021-03-28
(抚顺市第二医院烧伤手外科,辽宁 抚顺 113006)
手烧伤后易出现瘢痕挛缩畸形等并发症,这是因为人体手部结构比较特殊,患者在烧伤早期没有进行良好的包扎固定,或者在运用大张植皮与早期切痂技术治疗后没有采取良好的干预措施,造成瘢痕的出现。如果未对患者瘢痕增生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则会使得患者发生手指畸形,进而造成患者手部功能丧失[1]。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对手烧伤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烧伤患者40例,按照患者所使用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20例。观察组中有11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年龄处于16~65岁,平均年龄为(32.67±5.37)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为(5.38±3.24)年。常规组中有1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处于15~66岁,平均年龄为(33.81±5.21)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6.31±2.8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知情同意;患者不存在意识与交流障碍;患者不存在精神病史;患者手烧伤面积<30%。排除标准:患者不具备稳定的生命体征;患者存在精神异常状况;患者存在骨折症状。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时仅运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以及饮食干预等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患者伤后24 h至瘢痕稳定进行主动运动。在此阶段,护理人员需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手掌、手指、握拳以及手腕法等训练项目[2]。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充满激情与耐心的和患者交流,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护理治疗中积极配合。此外,护理人员还需按照患者的病情需要适当调节运动训练程度。②患者伤后72 h至瘢痕稳定期间采用相关支具。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72 h可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护理活动,帮助患者开展关节舒张活动。对患者运用功能位支具,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将患者手腕弯曲到20°,指关节调整到70°,同时通过佩戴工具来开展辅助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与支持,使患者可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与温暖,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家属还应在后期支具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措施,家属应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将不良情绪感染给患者。③患者伤后10 d至创面愈合水疗措施。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瘢痕恢复程度,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订有效的水疗护理方案。水疗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水疗护理时,需注意保持生理盐水的温度在28~35 ℃,每次水疗护理的时间不得超过30 min,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控制生理盐水的浓度始终维持在0.9%[3]。④创面愈合至瘢痕稳定压力手套的具体运用。待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制订合理的压力手套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手部大小进行测量,观察患者最佳受压情况,持续调整手套,为患者制订大小合适以及压力足够的手套。在患者佩戴好压力手套后将压力始终维持在25 mm Hg(1 mm Hg=0.133 kPa)[4],患者的指端需要显露在外,以方便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若患者病情有一定的好转则去除手套,但是患者必须坚持早晚进行练习。⑤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手烧伤患者入院后,首先需有效清洁创面,并帮助患者换药,患者的手需要固定在功能位,帮助抬高患肢,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在包扎固定的情况下开展手部肌肉收缩训练[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瘢痕程度。手部功能包括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与痛觉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手部功能越好。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瘢痕程度主要观察护理12、24周后的结果,瘢痕程度有效标准参考温哥华瘢痕量表来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运动评分分别为(65.68±20.62)分、(50.15±2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P=0.001);观察组与常规组的触觉评分分别为(67.86±20.53)分、(53.24±21.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8,P=0.001);观察组与常规组的痛觉评分分别为(71.35±16.18)分、(58.53±19.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29)。
2.2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常规组的SAS评分分别为(12.31±1.43)分、(19.38±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7,P=0.001);观察组与常规组的SDS评分分别为(12.63±1.65)分、(20.68±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6,P=0.001)。
2.3 两组患者的瘢痕程度比较 护理12周后,观察组与常规组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8.15±2.35)分、(12.35±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4,P=0.001);护理24周后,观察组与常规组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5.23±1.26)分、(9.28±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1,P=0.001)。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19/20),其中非常满意5例、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0%(14/20),其中非常满意4例、满意10例、不满意6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7,P=0.004)。
3 讨论
手烧伤是临床外科烧伤类型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6]。手烧伤患者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异的生理反应,如瘢痕。瘢痕是各种创伤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如果手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超过2周,患者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增生性瘢痕。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瘢痕综合治疗来有效预防手烧伤患者出现瘢痕[7]。抗瘢痕治疗主要是按照患者烧伤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有效评估,护理人员按照患者可能发生的功能障碍情况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尽可能的避免瘢痕的形成。
早期护理干预主要是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从而预防患者出现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与形态学等瘢痕增生特征,避免瘢痕进一步发展而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8]。水疗能够使得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促进引流效果的提升,有效预防手部烧伤软组织粘连,为创面的清洁提供便利,明显减少细菌的滋生[9]。功能支具的运用能够积极预防患者手部长时间固定所导致的手指间粘连,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僵硬与挛缩等情况[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与痛觉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手烧伤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以及功能锻炼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促进手部功能的良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