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 动 态
2021-03-28
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4月17日,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学习贯彻了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座谈会精神,回顾了我国航空事业跨越发展历程和成就,隆重表彰了为我国航空事业和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模范人物,以传承航空报国精神,赓续航空强国事业,凝聚全行业启航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在4月16日召开的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要求航空工业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镌刻在祖国历史上,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上,谭瑞松为航空报国功勋荣誉奖、航空报国功勋奖获得者颁奖并发表讲话,航空工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罗荣怀为航空报国杰出奖获得者颁奖,党组副书记李本正主持并宣读表彰决定,党组成员、总助级高管出席,受表彰人员代表作发言。
为铭记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改革和发展的难忘历程,致敬为新中国航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奋斗的崇高品格,航空工业党组授予林宗棠、朱育理、刘高倬、张彦仲、张洪飚“航空报国功勋荣誉奖”;为表彰在近十年航空强国建设征程中贡献突出的典型代表,充分激发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新担当新作为,航空工业党组授予王永庆、王海峰、邓景辉、李玉海、欧阳绍修“航空报国功勋奖”,授予帅朝林、李先哲、宋科璞、张弘、苗玉华、周振国、赵霞、郭泽义、葛子干、赖伟宣“航空报国杰出奖”。
1951年4月17日,新中国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自那时起,建设强大人民空军、发展航空工业、发展民用航空就成了航空人肩负的使命责任。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与坚强领导下,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仿制,从测绘到自主研发,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进历程,形成了完整的科技与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才储备等居于世界前列,具备了航空大国的综合实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最大航天器“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
4月29日上午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搭乘长征五号B 遥二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
“天和”成功升空,标志着中国“天宫”空间站正式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建设之路。按照规划,2021—2022年,我国将陆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命名为“天和”源自天枢与太和,寓意天地人和。作为空间站的枢纽,核心舱长16.6m、最大直径4.2m,质量达到22.5t。
“天和”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主控舱段,它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同时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其共有5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另有一个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出舱口,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空间站将建在近地轨道上,轨道高度340~450km,能满足3名宇航员长期在轨驻留需求。
目前,人类只有一个国际空间站在轨运行,且服役超过20年,计划在2025年退役,延期服役最晚不超过2028年。所以,未来10-15年内,中国“天宫”极有可能成为人类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成功首飞
4月19日,在火星白天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价值8000万美元的小型直升机“机智号”疯狂旋转着旋翼,在空中盘旋,它拍照后再次降落在火星表面。这次持续飞行时间不到1min的飞行代表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动力飞机首次在另一个星球上受控飞行。
美国东部时间4月19日6点40分,数据开始缓慢地由“毅力号”火星车向太空轨道飞行器传递,然后再传回地球。当激光测高仪显示直升机已升到约3 m高,证实飞行成功时,“机智号”工程师和科学家小组爆发出欢呼声。传送数据之后,直升机腹部的摄像头拍摄了一张照片,显示出它在水面上的影子。
“机智号”起飞前,这架质量为1.8kg、纸巾盒大小的自动直升机开始旋转1.2m的反旋转叶片,直至叶片达到2500r/min以上的转速。最后一次检查后,叶片调整了螺距,成功上升。
自从4月4日“毅力号”火星车将“机智号”降落在火星表面以来,这架太阳能直升机一直表现良好,度过了火星寒冷的夜晚,并在火星车行至大约65m外2m高的地方向它发出信号。安装在火星车探测器桅杆上的变焦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显示,这架直升机在半空中盘旋,在随后的下行数据中,“机智号”可能会揭示它自己的侧装彩色摄像机从高处看到了什么。
研华推出紧凑型高性能嵌入式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UNO-238
研华科技重磅推出了全新紧凑型高性能嵌入式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UNO-238。UNO-238采用8代Intel酷睿平台,处理器性能大幅提升了50%,同时其双内存插槽给用户提供了更大容量的内存选择。UNO-238板载了32G的固态硬盘,并且支持M.2插槽扩展,可以满足各种物联网边缘计算的应用需求。同时,UNO-238的DC插头可锁固设计,保证了其在环境复杂的物联网现场可以更稳定地运行。另外,UNO-238还支持研华科技的VEGA-300系列AI运算模块。
UNO-238提供了两个独立的以太网口,4个USB3.2 Gen2口,2个RS232/422/485通用串口,8路GPIO,1路HDMI以及1路DP接口。其中USB 3.2 Gen 2提供了10GB的带宽,两倍于之前USB3.1 Gen1,可以支持4K和8K相机的接入,满足高精度机器视觉的采集需求。
UNO-238充分考虑紧凑空间安装需求,优化了I/O接口的排布,所有的I/O接口都安排在正面和一侧,使其可以很方便地安装在设备角落。此外,为满足物联网高带宽无线通信的需求,UNO-238提供了一个M.2 2230 (E-key)和一个M.2 3042/3052 (B-key)接口用来扩展WiFi模块和4G/5G通信模块。另外,UNO-238还自带GPIO和CAN总线,满足工业现场数据采集和控制的需求,可以支持多种工厂应用。
随着IT应用需求在工业现场的增加,对应用现场的工控机提出了更多性能上的要求,原有工控机的预置内存设计,已经很难满足现有IT需求,为此UNO-238设计了两条内存插槽,并且采用了易于更换内存的设计,整机可以支持到最大32G的内存,对于现今容器化和虚拟化为主流的应用来说,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工业Wi-Fi 6:西门子扩展其网络产品组合
面对数字化日益发展所带来的需求,西门子将进一步扩展其工业无线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组件产品组合:新型Scalance WUM766-1客户端模块是市场上首款满足最新无线LAN标准IEEE 802.11ax(“Wi-Fi 6”)的工业客户端模块,支持可靠和高性能的无线连接。通过将客户端模块与新型Scalance WAM766-1无线接入点相结合,用户能够实施要求苛刻的“工业4.0”应用,如增强现实或遥控起重机。借助1201 Mbit/s的总数据传输速率,无线接入点可以在有限空间中连接大量移动设备,例如场内物流穿梭系统。
凭借行业特定认证及其紧凑、坚固的设计以及IP65防护等级,该网络组件还可用于控制柜外部、导轨应用和危险区域。网络中的特定移动设备还可以通过使用休眠模式功能和数字化输入/输出接口来实现停用,不仅有助于节能,还能延长WLAN网络中以电池供电的移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助力如自动导引车(AGV车队)的节能运营。新组件还将配备一种额外的功能,特别是针对工业领域的“工业并行冗余协议”(iPRP),适用于通过WLAN进行的冗余数据通信,为关键服务提供高度可用的无线通信和最大可用性。CLP可存储已有组态,因此可以轻松支持现场设备更换,在连接新设备将组态信息传输到更换设备。
倍福最新推出XTS HMI控件助力智能输送系统的性能提升
倍福最新推出XTS磁悬浮输送系统可实现产品的高动态和单独输送。无碰撞且可独立移动的XTS动子可在客户特定的几何形式的轨道上动态定位。对于相应的可视化界面,现在只需单击一下鼠标,即可从现有的配置中创建一个应用专属的HMI控件。
所生成的XTS HMI控件会自动与用户应用所需的所有参数链接,并能够直接显示系统内所有动子的当前位置。解决方案有3个级别,因此可以简单地与其它HMI控件组合,甚至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动画图像。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用非常小的工作量创建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完整系统的可视化界面。
XTS HMI控件还可简化系统诊断,特别是能够通过颜色高亮显示复杂输送系统中某些动子的位置。此外,它还可以用于高效实现仿真。
2017年8月20日夜里,吕杨通过侍酒师大师考试的消息从伦敦传来,葡萄酒圈内的媒体播报的速度简直让人惊讶。毕竟,这是我们中国葡萄酒领域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殿堂级大师。2017年9月,香港出生长大的混血儿Sarah Heller也摘取了葡萄酒大师的桂冠。
英国比克科技推出基于PC的新型PicoScope 4000A系列示波器
比克科技宣布推出基于PC的新型PicoScope 4000A系列示波器,它是对公司高分辨率、深度内存产品系列的第二代升级和扩展。PicoScope 4000A系列示波器提供2、4和8通道型号,具有12位硬件分辨率(使用分辨率增强功能可达16位)、256MS深度捕捉内存、80MS/s采样速度的20MHz带宽、高达70dB的SFDR和内嵌14位可触发信号发生器,以及80MS/s AWG。超高速USB 3.0接口增强了仪器功能,并可与主机PC实现高达160MS/s的通信。
所有型号均可在PicoScope 6用户界面上运行,并可利用免费PicoSDK软件开发包提供的各种好处,该开发包使用户能够针对自定义应用直接编程控制硬件。该款示波器还能与PicoLog 6数据记录软件配合使用,以便用于长期低速的数据捕捉。
SDK使用户能够编写自己的软件,以便使用4000A系列示波器硬件创建各种自定义应用。其中包括了Windows、macOS和Linux的驱动程序,使4000A系列成为各种OEM应用的理想之选。
Pico Technology GitHub页面上提供的示例代码显示了如何与Microsoft Excel、Nat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和MathWorks Matlab等第三方软件包以及C、C++、C#和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交互的方法。驱动程序支持USB数据流传输,这是一种可以将USB上无间隙连续数据直接捕捉到PC RAM或硬盘的模式,速率高达160MS/s。
奥地利尼欧测试技术公司(NEO)全新推出的PQA8000便携式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符合国际及中国电力测试标准,能自动生成多种测试报告,充分满足电力行业用户室内及野外的电力测量需求。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正在各个工业的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分布式发电,到电动汽车,无不需要新技术的应用。传统电能质量分析往往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NEO电能质量分析仪PQA8000的最新功能如下:超谐波频率分析(高达150kHz);扰动记录(1/2周期);相角跳跃记录;快速频率变化(1/2周期);对称分量分析;共振/振荡测量;快速开关过程;直流偏移;次谐波;高达150kHz的电网阻抗测量;PLC干扰;PQ扩展分析;分析PQ缓解方法。
独特的NEO传感器校准可以提高电流传感器的测试精度。NEO公司提供的所有电流传感器均已在行业中针对不同应用进行了验证。NEO不仅使用市场上最好的传感器,还进一步改善其精度,因为采用了“NEO校准”:与频率相关的校正+与量程相关的校正。
NEO电能质量分析仪PQA8000的优势在于:专注电力测试;完整的电力质量测试解决方案;传感器即插即用;独特的电流传感器校准技术,保证最高测试精度;自动生成测试报告;远程测试;数据存储:本地+云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