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防控

2021-03-28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布鲁传染氏杆菌

李 娜

(河北省东光县农业农村局,河北沧州 061600)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需要从保障民生的畜牧业出发,提高牛羊的养殖效果,使得牛羊的养殖更加合理、全面。为此,需要重视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对其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相关部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仅要对养殖环境进行综合管控,还需要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消毒管理,确保养殖环境是洁净的,没有过多细菌的滋生,相关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养殖区域内的牛羊健康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牛羊需要及时处理。

1 特点分析

对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认知在近几年的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全面,实际上其主要由布鲁氏杆菌作为病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原传染体。这种病原体的存活要求比较低,只需要在有水源、干燥的土壤中就可以存货,在受热的时候,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将其消灭。在消灭其他致病菌的时候通常采取消毒的方式,同样可以适应于布鲁氏杆菌,但是通常情况下浓度的选择比较重要,2%的福尔马林溶液和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通常情况情况下,布鲁氏杆菌病只要存在于牛羊等动物身上,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病周期比较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大部分南方地区的土壤水源更充足,所以更容易发病,一般来说布鲁氏杆菌病在春季开始,夏季和秋季的时候发病率达到巅峰,冬季气温较低,发病率逐渐下降[1]。

2 诊断措施

布鲁氏杆菌病在诊断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布鲁氏杆菌病在发病的时候与其他病毒相差不大,从发病状态上无法有效判断布鲁氏杆菌病。再加上布鲁氏杆菌病在传染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这个阶段不会有任何的感染状态,导致带病的牛羊无法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通常情况下,在医学上采取以下两种方面进行诊断:

2.1 细菌染色诊断

这种诊断方式比较准确,但是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牛羊类型。细菌染色诊断主要是针对母羊流产现象,流产后对该羊的胎儿的胎儿生殖分泌物进行收集和整理,将其做成涂片,根据涂片的细菌颜色进行诊断和区分,通常情况下涂片颜色为红色,则证明母羊已经感染布鲁氏杆菌病,涂片颜色为蓝色,则证明没有感染布鲁氏杆菌病。

2.2 血清采集诊断

血清采集诊断的方式比较复杂,其需要利用大量仪器,导致需要花费的成本较大,在血清采集过程中需要开展相关实验,整个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2]。

3 危害分析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诊断牛羊是否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后需要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这一疾病,那么很容易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快速传播,导致牛羊成群的感染得病。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并不是只在牛羊之间传染,还可以传染给人类,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在牛羊传染过程中布鲁氏杆菌病通常由怀孕或流产的动物进行传播,这个传播过程是比较快速的,生殖道是传染的主要途径。牛羊在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后导致牛羊的各个脏器受到危害,病菌在牛羊体内的侵染速度比较快,进一步导致怀孕的牛羊流产,促使牛羊死亡。

由于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如果养殖人员因为牛羊感染而受到影响,一旦确诊布鲁氏杆菌病后,人体会受到更严重的危害,大部分人感染后的前期症状由血液循环出发,对人的呼吸道和血液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在关节处发生肿胀的疼痛的情况,全身无力,呼吸困难,持续高烧等。当人感染上布鲁氏杆菌病后需要及时救治,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治方式,虽然其具有较强的治愈性,但是还是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在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前大部分人的症状并不明显,与平常的感冒发烧没有区别,大部分没有重视起来,导致后期治疗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对人体的损伤更加严重。

4 防控策略

4.1 重视防控工作,认识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比较重视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虽然工作人员能够足够重视这一疾病,但是大部分养殖户缺乏全面的认知,对于该项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这对于防治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抑制布鲁氏杆菌病在牛羊群之间的传播,需要认识到该项传染病的危害,让养殖户认识到这对于牛羊养殖的危害,通过多种渠道让养殖户了解布鲁氏杆菌病的相关信息,例如,可以利用广播、网络、手机短信推动等方式,使得养殖户更加重视防治工作,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防治工作,增强防治意识和危机意识,在此基础上采取具有的措施[3]。

4.2 积极开展免疫接种

为了降低布鲁氏杆菌病在牛羊群之间的传播速度,需要采取免疫接种的方式。免疫接种的方式比较常见,其能够从根源处降低牛羊的传染概率,提高牛羊的免疫力。春季作为该传染病的高发期,需要在这个时期开展免疫接种,通常情况下接种布氏杆菌2号,这对于牛羊来说能够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提高牛羊的体质。另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接种的时间进行记录和标记,避免牛羊重复接种,提高接种效率。

4.3 全面排查,重点关注检疫工作

检疫工作作为布鲁氏杆菌病防治的基础,能够全面了解牛羊的传染状态,对牛羊群进行全面排查,综合管理其中的传染病患病情况,这样一来,能够及时找到患病的牛羊,从而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传染至整个牛羊群。检疫主要是针对已经接种过疫苗的牛羊进行检查,只有检疫合格的牛羊才能够继续饲养,如果发现检疫不合格的牛羊需要进行技术的处理。

4.4 强化消毒,对养殖区域进行全面管理

为了避免布鲁氏杆菌病的进一步传播,需要对养殖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定期进行消毒,这样一来,能够保证养殖区域的安全性,促进布鲁氏杆菌病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养殖区域的土壤情况进行排查,做好清理工作,对养殖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可以采取一定量的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的产生。

4.5 全面建设防疫队伍

为了加强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效果,需要全面建设防疫队伍,让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促进牛羊群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完善。因此,作为基层防疫工作者,要求养殖户针对相关部门的要求和标准,将防疫工作贯彻到底,制定完善的防疫措施,防疫队伍需要针对牛羊群的养殖状态,对养殖区域的牛羊群进行免疫检测和疫苗监督。另外,防疫队伍需要具备全面的防疫机制,确保各个部门各司其职,落实自身的责任。

4.6 建立完整的防控机制

防控机制的合理性直接决定防控工作的效果,为了提高养殖的实际效率,可以建立完善的防控机制,对养殖户的养殖过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防控机制有利于规范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流程,对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牛羊进行全面处理。防控机制还需要综合考虑养殖区域的合理性,考虑养殖区域的土壤情况、水质、水源等内容,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检测,还需要采购足够的消毒设备。

4.7 完善牛羊档案,完善传染病标识体系

为了进一步完善管理牛羊群的得病情况,需要对每一只牛羊建立完善的防疫档案,这对于牛羊具有一定的监管效果,能够全面掌握牛羊是否接种疫苗,档案中可以确定牛羊的编号、疫苗接种情况,定期对牛羊群进行布鲁氏杆菌病检测工作,对于检测为阳性的牛羊,需要进行标识,确保对这部分牛羊进行二次检测,这样能够完善对牛羊群的综合管理,提高防疫的效果。除此之外,不仅要在养殖过程中进行综合防疫检测,还需要针对屠宰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管和追踪,调查是否感染布鲁氏杆菌病,从而使得牛羊群得到防治管理,提高布鲁氏杆菌病的全面防控,提高牛羊群的养殖质量。

5 结束语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对于牛羊群养殖具有较大的危害,为了提高养殖的效果和质量,需从根本上开展防治工作,强化对牛羊群内部感染的综合分析,确定具有感染的牛羊,及时做出处理,对牛羊群养殖区域进行消毒。

猜你喜欢

布鲁传染氏杆菌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传染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布鲁氏杆菌病的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