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疫病防控关键技术探讨

2021-03-28辜乐平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检疫猪场养殖场

辜乐平

(四川省荣县东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荣县 643112)

关键字:猪疫病;防控;治疗关键技术

社会的经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人均年度对猪肉的消耗不断增长,猪养殖在发展中遇到了机遇与挑战。养殖户在猪养殖中存在较多问题,增加了疫病发生的风险,只有积极进行疫病防控,加强对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才能帮助猪养殖户有效应对挑战,推动自身健康发展。

1 优化猪养殖环境

在猪养殖过程中,猪生活环境与疫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养殖户在疫病防控中必须加强养殖环境的优化,提升猪疫病防控效果。

养殖户要根据猪养殖需求选择合理的养殖场地,除了遵循当地政府的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和养殖行业发展规划外,还必须结合防疫。猪养殖场地需与周边人员密集区保持1000 m以上的距离,如工厂、旅游景点等,与街道间隔300 m以上的距离。为了确保防疫效果,还应远离居民区2000 m以上,并设计专用的养殖进出车道进行隔离。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养殖户应该与供电局进行协调,避免电线从养殖场的空中进行穿插,确保猪的自身安全。

选择养殖场地还应该考虑周边地形,坚持生物环保理念,借助高地势、地面平缓、通风良好、干燥等优势,降低疫病发生率。养殖户在猪养殖过程中常需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不利条件,在场地选择上,养殖户应仔细研究当地历年洪水水位线,避免遭受洪水侵蚀。

猪养殖场地比较潮湿,为疫病病原体的滋生创造了有利环境。养殖户要发现问题的本质,选择低地下水位的场地养殖,避免地下水离地面较近,引发毛细管现象,确保猪养殖场地始终保持干燥,借助生物环保理念进行猪养殖,不需要对猪生活场所进行清洗,满足猪日常饮水需求即可[1]。

猪养殖需要用到相关设备和设施。养殖户规划、采购、应用设备设施时需考虑猪养殖的便捷和猪本身的需求,结合疫病防控需求,选择合理的设备设施,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

猪疫病的发生与养殖环境管理密切相关。养殖户应提前对养殖区域、工作区域、生活区域等进行划分,避免不同区域对猪养殖的污染,降低疫病发生率。及时清洁养殖场,定期进行消毒,清理粪便、杂物,避免长期存放滋生致病原。重视日常通风,有效控制环境中的湿度,避免致病原蓄积。

2 猪日常饮食、饮水管理

研究猪疫病爆发原因发现,饮食、饮水受到污染是疫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养殖户在猪疫病防控中需加强对猪日常饮食、饮水的管控,确保猪饮食、饮水清洁、无毒,根据猪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不同需求配置饲料,确保营养供给满足猪机体生长,增强免疫力,有效抵抗疫病的侵袭。养殖户还应改变传统的、未经处理直接喂养的方法,对菜叶、米糠等猪食进行清洁处理再饲喂。

水是猪必不可少的物质,猪疫病爆发通常与水源受到污染有关。饮用不清洁水后,猪自身免疫力会降低,极易受周围致病原的侵袭。养殖户需加强水源管理与监测,避免水源受到污染[2]。

3 重视猪场消毒

猪场生猪数量较多,密度较大,容易滋生各种致病源。养殖户要积极进行日常消毒工作,有效防止猪疫病的发生。在实际猪场养殖中,很多养殖户对消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根据猪场养殖规模、场地布局等配置相关设备,导致猪疫病频繁出现。养殖户要重视消毒工作,结合场地配置合理的消毒设施,并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在生活区和养殖区开展消毒工作,避免遗漏。另外,养殖户应从环保、安全、防疫效果、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合养猪场的消毒方式。药物消杀是最为迅速、高效的消毒方式,最为常见的消毒药剂有NaOH和生石灰。为了降低耐药性,养殖户在消毒过程中可以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和猪疫病的好发病种不断更换药物,严格参照药物消毒用量和用法开展消毒工作。为了提升猪疫病防控效果,消毒工作应该在科学的制度下,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标准的规范进行,最大化地降低猪疫病发生率。

4 科学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是最为有效猪疫病防控手段,在预防疾病发生和后期疫病流行上有着较高的价值。养殖户在进行免疫工作时,要积极学习当地养殖防疫内容,遵从相关制度,严格按照相关免疫流程执行免疫接种计划,提高猪免疫力,增加猪抵抗疫病的能力。在疫苗种类选择和接种时间控制上,养殖户应结合当地常见的猪疫病种类,结合相应的疫病爆发时间制定接种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养殖户应对生猪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排除不适宜接种的生猪。

5 完善猪疫病检疫制度

很多爆发疫病的养猪场存在一个共同点,即缺乏完善的猪疫病检疫制度。因此,养殖户在猪疫病防控中应结合自身养殖场地、规模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检疫制度,严格执行相关内容,提升猪疫病防控效果。在检疫过程中,养殖户应重点对新进种猪加强检疫,避免外来致病原入侵养猪场。猪疫病检疫必需持续进行,根据猪生长规律和猪疫病爆发规律定期进行检疫,避免猪疫病大规模传播。

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时刻关注猪的状态,发现异常应马上进行隔离,并对该区域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对猪进行检验,确定其是否患有猪疫病。检验结果确诊为猪疫病时,养殖户应马上向相关部门报告,请求防疫专家入驻养殖场对疫病进行评估,结合养殖场疫病感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病处理措施。防疫工作人员应对患病猪周围猪群进行疫病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患病猪,避免疫病在养殖场中扩散。养殖户日常应加强疫病发生后的防疫治疗、处理学习,确保猪疫病发生后不谎报、不瞒报,以镇定的心理状态,按照猪疫病治理流程,配合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降低猪疫病发生后的经济损失[3]。

6 加强猪群日常监控

猪疫病种类较多,防控与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对其诊断的过程中难度较大,直接影响后期的有效处理。养殖户在猪养殖过程中应与时俱进,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借助养殖信息监控平台对猪日常生活、饮食、体温等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患病猪。特别是在猪患疫病的早期阶段,监控平台能及时发现猪异常状态和指标并进行准确诊断,防疫人员及时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使猪尽早摆脱疫病侵袭,将猪疫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猪疫病健康信息平台本身就存储了大量的疫病信息,平台结合异常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及时发出预警,调出最佳的治疗控制方案,便于养殖户及时进行处理。

猪养殖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养殖户必须重视疫病防控,摆脱传统养殖理念,积极开展科学的猪疫病防控管理,熟练掌握防控的关键技术,保障猪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检疫猪场养殖场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