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真胃炎

2021-03-28裴旺胜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饲草料食欲圈舍

裴旺胜

(甘肃省会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会宁 730799)

牛真胃炎又名“皱胃炎”,主要引起牛的皱胃组织急性或慢性炎性反应,主要呈现消化机能障碍,多发于盛夏季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便中有黏液或血液。临床上多发于老年牛与犊牛中,体质虚弱的成年牛也易发病。

1 病因

长期饲喂发霉、变质、粗糙、干硬、不易消化的饲草料;饲草料结构比较单一,营养成分不全;每次饲喂的饲草料数量不一致,时多时少;饲喂时间随意性较强,农忙时一天喂1~2次,农闲时一天喂2~3次;频繁更换饲养管理人员,饲养管理不稳定,突然更换饲料,饲草料搭配比例不科学、不合理,造成牛群不宜适应;天气炎热,圈舍通风不良,饮水不洁,劳逸过度,体质虚弱也可引起牛真胃炎;长途运输后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消化吸收机能,导致发生真胃炎;食用一些有毒植物或化学物质中毒,以及长期治疗服用某些药物,肾脏机能不全时的自体中毒,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肠炎、代谢疾病、口腔疾病等均可继发引起牛真胃炎;一些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真胃淋巴肉瘤、肝脏疾病、慢性贫血等,都能促进牛真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2 病理变化

真胃内容物多少不等,有的病例内容物比较多,有的病例内容物比较少或空虚,有较多的血色黏液。

2.1 急性真胃炎

胃黏膜充血、肿胀,被覆一层透明黏液。黏膜皱壁发现弥漫性或局限性的血色浸润,或红色斑点。

2.2 慢性真胃炎

胃黏膜呈灰青色、灰褐色,甚至呈大理石色,有出血斑点,黏膜组织具有萎缩性或肥厚性的炎性病理变化。

3 临床症状

3.1 急性真胃炎

病牛精神不振或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燥甚至龟裂。结膜潮红,有时呻吟、磨牙,喜卧,腹痛,有时瘤胃轻度臌气,听诊胃蠕动音减弱,触诊病牛真胃区域稍有痛感,粪便有时比较干硬,有时比较稀软,表面被覆一些黏液或血液。体温大多正常,个别病例会出现体温升高,有的病例可伴发糜烂性口炎。

3.2 慢性真胃炎

病牛长期消化不良,眼结膜苍白或黄染,舌苔白,口腔有粘性分泌物且有臭味。胃收缩无力,肠道蠕动弛缓,粪便干硬,如球状。病程较长者,体质较为虚弱,精神沉郁,发生贫血、腹泻,严重者呈现昏迷状态。

4 病程及预后

4.1 急性真胃炎

多数病例,病程3~7 d,经过及时有效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可康复。但有的病例可伴发肠炎,甚至胃穿孔,病情急剧恶化,预后不良。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转为慢性过程,治愈难度较大或没有治疗价值。

4.2 慢性真胃炎

具体要看病情轻重缓急,由饲养、护理和治疗条件决定。有的病例持续数月,有时好转,有时恶化。原发性的慢性真胃炎,经过及时有效治疗,并加强饲养和护理,能早日痊愈。但有的由于神经机能和营养障碍,长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往往造成贫血、体质衰弱,大多预后不良。

5 治疗

5.1 中药

以理气健脾、消积导滞、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用曲麦散加减,方药为:神曲、麦芽、山楂、枳壳、陈皮、大黄、郁金、当归、金银花、连翘、甘草,水煎服,1天1剂,一般连用2~3剂;病程较长者加党参、黄芪,粪便干硬者加生地、麦冬、玄参,粪便较稀者加白术、茯苓,粪便带血者加赤芍、地榆,体温升高者加蒲公英、黄芩,腹痛较甚者加延胡索、乳香,瘤胃鼓气者加木香、砂仁。

5.2 西药

病初粪便干硬者主要给予润肠通便,服用植物油或石蜡油;病程较长、体质虚弱者主要给予输液、补充能量,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等;粪便中黏液较多者主要给予抗菌消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粪便中血液较多者主要给予抗菌消炎、止血,1天1次,一般连用2~3 d。

6 病例介绍

例1:2019年7月6日,本县太平店镇姚某饲养的1头母牛发病,经用石蜡油、人工盐、头孢等药物治疗2天无效后前来咨询。主诉:病牛发病4 d,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有时磨牙、呻吟,喜卧,粪便干硬且被覆较多黏液。治疗:神曲45 g、麦芽30 g、山楂30 g、枳壳24 g、陈皮24 g、大黄30 g、郁金24 g、当归30 g、金银花30 g、连翘30 g、甘草15 g,水煎服,1天1剂,连用2剂;植物油500 ml内服,用1次;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 ml、10%维生素C 40 ml混合静脉注射,1天1次,连用2 d。经此治疗,患病牛完全痊愈。

例2:2020年7月15日,本县柴家门镇王某饲养的1头母牛发病,经用穿心莲、卡那霉素、碳酸氢钠片等药物治疗2天无效后前来咨询。主诉:病牛发病3 d,精神不振,鼻镜干燥,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喜卧,粪便稀软且混有一些黏液及血液。治疗:焦神曲45 g、焦麦芽30 g、焦山楂30 g、党参30 g、焦白术30 g、茯苓30 g、陈皮24 g、郁金24 g、黄连24 g、金银花30 g、连翘30 g、赤芍30 g、地榆24 g、甘草15 g,水煎服,1天1剂,连用2剂;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ml、硫酸庆大霉素80万单位混合静脉注射,1天1次,连用2 d。经此治疗,患病牛完全痊愈。

例3:2020年8月3日,本县郭城驿镇赵某饲养的1头母牛发病,经用石蜡油、酵母片等药物治疗5天无效后前来咨询。主诉:病牛发病6 d,精神沉郁,鼻镜干燥且有裂缝,食欲减退,反刍次数减少,瘤胃轻度臌气,呻吟,磨牙,喜卧,粪便干硬且被覆一些黏液。治疗:党参45 g、黄芪45 g、神曲30 g、麦芽30 g、山楂30 g、枳壳24 g、陈皮24 g、木香24 g、砂仁24 g、大黄30 g、郁金24 g、当归30 g、金银花30 g、连翘30 g、生地24 g、麦冬24 g、玄参24 g、甘草15 g,水煎服,1天1剂,连用2剂;植物油500ml内服,1天1次,连用2 d;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 ml、硫酸庆大霉素80万单位、维生素C 40 ml混合静脉注射,1天1次,连用2 d。经此治疗,患病牛痊愈。

7 体会

7.1 中药功效

本中药方剂中,神曲、麦芽、山楂、大黄消积导滞、健胃为君药;枳壳、陈皮理气、醒脾,为臣药;郁金行气解郁,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当归养血,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健脾、消积导滞、行气解郁、清热解毒之功效。

7.2 西药作用

本西药方剂中,石蜡油或植物油润肠通便,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补充体液和能量,庆大霉素抗菌消炎,止血敏止血,混合使用达到补充液体和能量、润肠通便、消除感染、止血的效果。

7.3 中西药结合效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牛真胃炎,充分利用中药消积导滞、理气健脾、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西药补充体液和能量、润肠通便、抗菌消炎、止血的作用,不仅能显著增强药物治疗效果,也能明显缩短牛真胃炎治疗疗程,有效降低用药成本,还能提高牛真胃炎的治愈率。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检验,该中西药结合治疗牛真胃炎方剂可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7.4 及时有效治疗

发病后,要第一时间确诊,并立即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发病初期,病牛精神、食欲、饮欲尚可,应以中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发病中期,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和饮欲明显减退,应以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并重;发病后期,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和饮欲明显减退甚至废绝,应以西药治疗为主,以中药治疗为辅。

7.5 做好日常预防

为切实降低牛真胃炎的发病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养殖户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预防牛真胃炎关键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制定科学、严谨的饲养管理制度,督促落实好各项饲养管理措施,饲养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管理上要做到细心周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牛真胃炎的发生。(1)推广科学饲养技术。不论是规模养牛场,还是牛散养户,都要积极推广应用科学饲养技术,按照科学配方、营养均衡、因牛而宜的原则,以饲料配方、加工利用、饲喂方式等为重点,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科学饲养水平。(2)加强日常管理。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全面落实精准、精细、精微的管理理念,要固定饲养管理人员,尽量避免随意调整更换饲养管理人员,平时要做好圈舍消毒、饲喂时间、次数及饲喂量记录、饲料质量安全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饲料质量安全、饲喂定时定量、管理不出问题。(3)严把饲草料关。饲养管理人员要严把饲草料质量关,平时要加强饲草料收购、堆放、加工、利用等全过程管理,严禁使用发霉、变质、污染、粗糙、干硬的饲草料,确保饲喂的饲草料新鲜、安全、放心。(4)保持圈舍通风。按照采光好、通风好的原则设计、建设圈舍,配备必要的防暑和通风设备,保持圈舍通风,特别是在盛夏时节,更要保持圈舍通风,避免高热高温高湿引起牛真胃炎。(5)及时治疗原发病。对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鼓气、肠炎、代谢疾病、口腔疾病、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肝脏疾病、慢性贫血等疾病,一经发现要及时对症治疗,合理用药,避免继发引起牛真胃炎。

猜你喜欢

饲草料食欲圈舍
莴笋开胃增食欲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