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鸡场鸡禽流感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2021-03-28张兆军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鸡体养鸡致病性

张兆军

(甘肃省泾川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甘肃泾川 74430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养鸡产业也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养鸡场禽流感防控工作俨然成为养殖户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禽流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感染因素有很多,例如鸡舍通风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病原体侵入等等。鸡群一旦感染禽流感,将会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诸多现象,甚至可能引发呼吸道、肠道等多种疾病,造成鸡群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禽流感流行特点

禽流感作为一种传染病,是禽类的天敌。禽流感传播范围快,感染面积广,对于养鸡产业的危害极大。引发禽流感的原因有许多,与鸡群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鸡自身的免疫力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禽流感多发在冬季及春季寒冷季节,夏季和秋季感染的概率较低。做好日常的防疫工作,能够大大降低染病概率,如果日常防疫工作不到位,将会导致禽流感发病概率大大增加。下面就对养鸡场鸡禽流感的流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1.1 易感禽类

禽流感可感染的禽类是非常广泛的,包括鸟、鸡、鸭、鹅等。曾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概有17种野鸟会感染禽流感病毒。在养鸡产业中,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都有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2月龄的雏鸡以及老龄鸡的感染概率相对较小,产蛋鸡在开产前后感染禽流感的概率最高。

1.2 发病季节及生存环境

鸡群感染禽流感在春夏秋冬都可能发生,感染概率最高的是冬季与春季,尤其是在冬春、秋冬季节交替之时,此时温度变化较大,最有可能引发鸡群大面积感染禽流感。这主要是因为禽流感病毒通常存活于低气温、高湿度条件下,在10 ~20℃条件下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条件最佳。有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在-20℃条件下可以存活3年之久,足见低温条件下禽流感病毒有着顽强的存活能力。因此,禽流感在夏季的感染概率较低,即使出现感染,症状及危害也相对较轻。

1.3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多

禽流感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横向传播,简单来说,就是当已感染鸡群接触到易感染鸡群或者易感染鸡群接触禽流感病毒污染物时,将会导致易感染鸡群感染禽流感病毒。例如当易感染鸡群接触到被污染的水源、饲料以及喂养工具、清洁工具等,都会造成易感染鸡群出现感染症状。如果鸡群中出现一只鸡感染,极可能引发周围的鸡群出现感染。值得注意的是,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羽毛及排泄物是造成大面积感染的重要传染物,主要是由于病毒含量高同时存活时间长,在开展禽流感防控工作中应当多加关注。

1.4 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以及无致病性禽流感。通常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较短、传播速度快,发病概率高,同时,造成鸡群死亡的概率也较大。反之,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较长,传播速度慢、,发病概率较低,造成鸡群死亡的概率也相对较小。但是一旦出现低致病性禽流感感染,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禽流感病情将会出现大面积扩散,从而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低致病性禽流感还有可能转变为高致病性禽流感,造成鸡群的大量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可能导致100%的鸡群出现感染,同时造成死亡的概率可高达75%,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往往症状轻微或者不出现任何症状,在感染无致病性禽流感鸡群的血清中能够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

1.5 禽流感的发病症状

禽流感发病潜伏期最短为几个小时,出现感染症状的速度非常快。一旦养殖户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将会造成鸡群的死亡。当鸡群感染禽流感之后,体温会明显升高,出现有气无力、精神委靡、食欲不振等症状。此外,鸡的眼睛会出现明显红肿、起水泡,甚至导致两眼看不见的情况。感染症状严重的病鸡往往会出现神经麻痹、鸡体瘫痪以及各种呼吸道、肠道病症,如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鸡群的死亡率会大大提升。

1.6 发病率及死亡率

影响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很多,如鸡群的品种、日龄、养殖环境以及饲养情况、是否出现并发感染等等。此外还有病毒毒株的毒力,与鸡群感染率及死亡率有着直接联系,高毒力的病毒毒株会导致鸡群百分之百感染禽流感并出现死亡。饲养条件的好坏、生存环境的优劣对禽流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饲养条件差、生存环境差、出现并发感染,将会导致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大升高。

1.7 多并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

感染禽流感的鸡群抗病能力通常较差,极有可能并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例如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同时,当鸡群感染禽流感并治疗康复之后,极有可能在1 ~2个月内出现二次感染。这主要是因为鸡体内的抗病能力下降,导致鸡体遭受禽流感病毒侵入的概率增大。因此,为防止鸡群出现再次感染,必须从饲养条件入手,加强营养摄入,提高鸡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再次感染的概率。

2 加强养鸡场鸡禽流感防控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禽流感疫情报告制度,是有效防控禽流感大面积感染的有力措施。当地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具体养殖状况,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及疫情报告制度,全方位加强对禽流感的监测。一旦出现疫情,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疫区进行严重程度等级划分,进行全面的消杀隔离,并且进行疫苗接种。如果疫情过于严重的可以采取扑杀措施,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恶化[1]。

2.2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预防病毒感染

免疫接种是防止鸡群感染禽流感的有效措施。禽流感在治疗及免疫上具有一定难度,为了防止禽流感发生,可以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从而减少禽流感大面积感染的概率。一般蛋鸡在日龄12 ~14 d、45 d 以及开产之前要进行禽流感H5N1 的免疫,共计3 次。同时,疫苗的接种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病毒毒力,科学选择疫苗类型,做到对症下药,从而预防禽流感的发生[2]。

2.3 政府加强防疫工作政策扶持

禽流感是一种危害性极大并且发病概率高的传染性病毒。为了提高防疫效果,政府要加强对当地防疫工作的政策扶持,加大防疫资金投入。比如,对当地受禽流感影响而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养殖户给予资金补贴,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提高其养殖积极性。此外还可以组织疫苗免费接种,减轻养殖户的经济压力。

2.4 加强对禽流感病例的监测

禽流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为从根本上减少禽流感的大面积传染,必须加强对病鸡的监测工作。一旦出现病毒未能及时发现的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发现禽流感病毒之后,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确保诊治的科学性与及时性。

2.5 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日常疫情防控

为避免禽流感的发生,养鸡过程中采取封闭式管理方式,同一批次的雏鸡实行全进全出,不同种类的鸡群要分类饲养,以避免病原体的侵入。要保持鸡群生长环境的干净卫生,及时清理鸡群的粪便,定期对鸡舍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同时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为鸡群生长提供良好的温湿条件,以避免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扩散。对于鸡群的日常喂养,要保证饮水的干净,注重饲料的营养配比,提高鸡体的抗病能力,减少鸡体的应激反应。加强日常对禽流感的防治,是避免鸡群感染禽流感疾病的有效措施[3]。

3 结语

加强鸡禽流感的防治与预防工作,是推动养鸡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养殖户在养鸡过程中,必须做好日常防控工作,加强对病鸡的检测,为鸡群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实现科学化养殖,从而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推动养鸡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鸡体养鸡致病性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蛋鸡羽毛覆盖度计算及其与体温关系研究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