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理论向度与实践路径*
——以贵州省兴义市S街道社区为例

2021-03-28高文勇尹奎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融场域精准

高文勇,尹奎杰

(1.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2.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命题的提出,为新时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描绘了蓝图。关于民族互嵌问题的学理分析,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核心概念进行了阐释,同时对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基本内容、相互嵌入的结构方式等进行了探析。可以看出,民族互嵌概念内在地蕴含了“思想相和、文化相美、经济相通、生活相近、居住空间相同”[2]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内容。民族互嵌社区是民族共同体生活场域在社区空间结构的延展。共同体的生活本质即在实践“交互关系”过程中逐步形成“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相互影响、彼此协调的统一体[3](87)。互嵌与混居有着质的规定性的不同,互嵌更强调共同体在“空间上的‘交错混居’、行为上的‘交往互动’、情感上的‘交流融合’”[4]。互嵌作为一种秩序状态,更强调社会网络结构主体之间“唇齿相依”的联结状态及其所形成的行为规则和文化模式[4]。西方学者以城市居住空间为主要视角研究社区与民族关系的内在逻辑,产生了比较丰富的学术理论,主要有民族关系周期与生态过程理论,同心圆假设与城市空间分异理论模型,定量分析法与族群空间分化理论,以及空间整合与居住隔离的空间功能主义[5]。

纵观当前中西方关于社区与民族关系的相关理论,学术成果丰硕,但也有些许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延伸。当前,学界对民族互嵌社区的宏观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理性探讨,但是如何进行精准嵌入的研究成果较少。“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提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且以实践的精准嵌入为理论旨归。为破解这一时代命题,以精准治理转化治理效能,必须直面时代命题延展的两大问题。其一,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何以可能的问题,重点阐释理论演进的逻辑链条;其二,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如何推进的问题,重点阐释实践逻辑的具体内容,这构成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重要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探究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延展的双重逻辑,以期为回答“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时代命题提供些许理论借鉴。

二、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内涵阐释

(一)案例的基本概况

贵州省兴义市S街道社区是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重大民生工程,于2019年7月3日批准设立。S街道位于兴义市城区西南,面积23.5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包含L社区)、1个行政村(S村)。S街道属多民族聚居地,辖区内居住着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回族等民族10 357户45 965人,其中少数民族15 733人,占总数的34.23%。尤其以L社区民族交融最为突出(见表1)。L社区具有多民族交融的典型特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社区基础设施功能的整体性提升,具备了民族互嵌交融的基础性条件,能够作为民族互嵌的样本案例。

表1:S街道和L社区各民族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

(二)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基本特征

民族互嵌社区是立体化的嵌套结构,建立在社区共同空间、文化、社会、心理的现实基础之上,形成居住空间、组织网络、文化接入和认同的立体化互嵌模式[6]。结合贵州省兴义市S街道社区立体化互嵌模式的结构形式及具体内容,可以概括出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基本特征。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是指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精准识别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细化社区空间结构的内容要素,促进民族交融过程的联动有序衔接,提升多民族在共同场域空间交融发展的治理效能。深化对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内涵的认知深度,要准确把握民族互嵌社区的基本特征。

1.民族互嵌社区场域情境的公共性。“公共性是共同体的固有之意”,其本质特征为“共存性、共生性、共意性、共变性”,突出反映着共同体依存场域和环境的公共性,以及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目标愿景追求[7]。民族互嵌社区构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结构性交融的公共性场域,实现了民族之间现实共存、情感共生、认同共意及发展共变的统一体,是时代演变催生的一种良性、稳定的民族关系、社会结构。以公共性的理论视角阐释民族互嵌的知识谱系,能够摆脱政策解读应对实践变迁“权宜之策”的局限,从而在学理上探究民族共同体场域空间互生共融的同质属性关系。贵州省兴义市S街道社区属于易地搬迁民生工程,其中N社区合计17 772人,少数民族6 641人,占总人数的37.37%;L社区合计12 042人,其中少数民族7 744人,占总人数的64.31%;K社区8 136人,其中少数民族836人,占总人数的10.28%。民族互嵌社区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民族共同体在特定场域情境中互生共存的内在结构属于系统性嵌套交融体系,多民族交融是社区精准治理的现实基础。由社区精准治理衍生的靶向精准公共服务,要对互嵌社区场域情境的结构要素、介入媒介、互动过程、制度供给及协同机制等内容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精准执行,如此,各民族才能在社区公共场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实现精准互嵌。

2.民族互嵌社区空间结构的聚合性。城市功能的集聚和细化衍生出社区多维、复杂的公共服务空间结构。社区集养老、医疗、就业、家政、金融等内容于一体,逐步形成了精细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得社区空间结构及功能机制呈现出高度聚合性特征。贵州省兴义市S街道社区为增强搬迁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立了街道党委工委、办事处,建立了新市民服务中心,具体包括就业保障服务、民政事务服务、学员服务、工会服务、卫生计生服务等窗口,同时还设有警务室、综治中心、家庭服务中心等。民族互嵌社会空间结构中集成多项惠民服务,互嵌结构的复杂性及社区功能的精细化是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现实基础。民族互嵌社区多元主体的现实需要与社区聚合性空间结构的衔接机制是社区精准治理的核心内容。现代化所带来的社区功能结构的聚合性效应是社区精准治理的论证依据。民族互嵌社区的精准治理需从高度聚合的社区功能形态把握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理和特定场域空间所形成的文化叙事方式,二者的纵向关联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民族互嵌社区交融过程的互动性。民族互嵌社区的互动性集中体现为各民族在共同场域空间交往交流交融所形成的互动共生的互嵌样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助推剂。互动性能够消解因边界分割而产生的交流隔阂,消弭多元文化样态产生的张力和矛盾。为了增强民族互嵌社区的融合性,贵州省兴义市S街道社区开展了多项活动,诸如一系列民族团结示范户表彰活动,评选民族团结示范户、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户、双拥模范户,同时举办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文艺演出活动,编撰优秀典型事迹材料,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歌曲(苗族歌谣、布依族山歌)等,以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社区互动性的本质特征包含三重核心要义。其一,互动性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生成与再造的理论遵循。“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501)互动性描述了社会关系互动共生的实践基础,是民族互嵌理论的根本遵循。其二,互动性描绘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整体图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互动交往中形成的“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9]。其三,互动性是石榴籽效应延展的现实动力。各民族之间以情感纽带实现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千房同蒂、千子如一”的石榴籽效应注入营养源。互动性从理论遵循、历史脉络、现实动力的三维图景勾勒出民族互嵌实践延展的基本脉络,揭示出民族互嵌的内在理论逻辑。

三、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理论向度

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是对新时代民族关系实践样态的现实阐释,在目标向度上,要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结构内容进行精细化阐释;在方法向度上,要深刻把握民族之间“特质性”与“共生性”的逻辑关系,实现民族互嵌且有机交融;在内容向度上,精准阐释现代城市社区功能集聚和细化的具体内容,以此实现社区治理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治理效能。

(一)精准治理的目标向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结构内容的精准细化

当前,学界关于民族关系的学理阐释往往被概括为宏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等结构内容,这一理论概括是从整体上确定的基本框架体系,但对结构内容缺乏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结构不是线性单向的,而是复合多元的,它总是与一定环境场域发生动态的信息交互,从而产生民族交融的社会功能。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多民族社会结构建构模式,集中体现了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多向性、主体性与平等性,通过结构关联、利益关联、社会参与关联实现有机的民族团结”[10]。民族互嵌社区是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实践样态,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结构内容的细化。结构分析视角侧重分析结构要素的良性互动、逻辑结构框架以及多元主体力量的协同高效参与[11]。民族互嵌社区的精准治理能够细化民族互动参与的结构性要素,以社区环境为特定场域分析民族团结的逻辑结构框架,为各民族协同高效、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供精准化路径。通过全面阐释民族互嵌社区的结构内容,能够反映社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方式,折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逻辑理路。

(二)精准治理的方法向度:民族互嵌是有机融合而非结构同化

密尔顿·戈登(Milton M.Gordon)提出的结构同化理论“强调不同群体之间在各种初级关系上的相互涉入”[10],这一理论是基于族群利益冲突及社会结构分离的现实基础而形成的。而民族互嵌是基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而形成的,理解有机交融的历史及现实脉络,要将其“置于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大脉络中进行比较分析”,以“‘合之又合’的内在运行机制”,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12]。民族互嵌社区和民族的结构同化是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生成的,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民族互嵌社区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现实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结构,把握这一结构的核心要义,关键要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特质性”与“共生性”的逻辑关系。民族的“特质性”突出强调每个民族之所以形成,总是基于特定的血缘基因、地域特征和文化认同等因素。民族的共生性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大脉络”,理性审视多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从时空维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形成的“一体”格局。“特质性”与“共生性”的逻辑关系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民族互嵌社区是基于尊重民族之间的“特质性”,同时遵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共生性”而形成的互联交融的社会结构。结构同化否认民族的“特质性”而过于强调“共生性”,必然导致“共生性”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社区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集聚形式,依托空间的集聚实现民族互嵌,社区“嵌入式民族结构不追求民族结构同化,而试图建立一种民族间的内在关联”[10]。民族互嵌社区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特质性”基础上,实现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共生性”发展目标。

(三)精准治理的内容向度: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和细化

城市社区的现代化突出表现为社区功能集聚化发展,信息的融通以及智能技术的介入,使得民族互嵌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民族互嵌社区不仅是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多民族“上楼”的问题,而且是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细化所衍生的民族互嵌社会结构的再造。现代化城市空间演进过程中,“一个分工明晰、相互联动的区域城市体系必然具有一个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指挥中心”[13]。城市社区空间结构内部构成要素的集聚和流动,构成了互嵌社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基础,同时,社区内部要素的集聚和功能细化的结构形态也为民族互嵌社区的精准治理提出了挑战。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具体细则要依据城市社区功能结构确定具体内容。结构构成社会系统的实践媒介,同时又是社会实践作用的结果,是“规则+资源”社会互动模式不断演变的过程和结果形态[14]。为此,民族互嵌社区在精准治理过程中,要精准分析城市社区功能集聚和细化的具体要素,精准供给社区治理制度体系,合理配置社区资源,以此优化民族互嵌社区的功能结构,从而实现精准治理。

四、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实践路径

实现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新时代民族关系的重大理论课题。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和细化为民族互嵌的再造和重释提供了场域空间。民族互嵌社区的精准治理,就是要实现治理内容的精细化和治理过程的精准化。

(一)民族互嵌社区场域情境的精准识别

民族互嵌社区是基于现代化城市集约化发展而引发的社会存在方式的结构性变革,这是各民族生产生活的重构基础,也是精神文化互动与调适的重要场域。曼斯基(Manski)在识别社会互动影响的框架体系中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效应模型:其一,内生性效应,强调个体行事倾向会随该行为在群体中的普遍程度而变化;其二,外源性效应,强调场域情境会导致个体行为规则的改变和驱动;其三,关联性效应,强调共同制度规则实现个体行为倾向关联的相似性[15]。三种效应模式具体应用到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中具有特定的内容,它们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机制,为精准识别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明确了方向。

1.精准把握民族互嵌社区场域情境的内生性效应。民族互嵌社区的内生性效应更关注不同民族主体自变量的具体内容,这一自变量具体包含不同民族主体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内容。基于内生性效应的具体内容,民族互嵌的具体形式不是线性的“算数相加”,而是基于不同文化模式和行为规则的动态嵌套过程。这一过程基于平等、尊重的治理原则,能够使民族主体的行为倾向处理社区事务过程中主动趋同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不同民族主体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在嵌入到不同发展形态的社区过程中,不同民族主体自变量与不同社区场域情境的精准嵌套,构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阀门”,也是民族互嵌社区互动效应生成的动力机制。民主互嵌社区自变量和社区场域情境的有机融入,能够厚植民族互嵌社区空间场域的社会土壤。S街道社区精准治理过程中注重社区场域情境的内生性效应,结合社区民族主体的基本情况,举办了一系列“新市民”文艺、体育、趣味性活动,打开了民族交融的“阀门”,通过编撰《兴义市S街道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事迹选编》和《S街道新市民典型事迹选编》,谱写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感人篇章。内生性效应更强调各民族主体积极性的发挥,S街道社区治理过程中,根据社区民族结构,由各民族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撰写一系列苗族歌谣、布依族山歌,以平等、尊重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民族主体力量,共建民族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互嵌社区。

2.精准理解民族互嵌社区场域情境的外源性效应。由政府传统管理体制衍生的民族地区社区管理的“职责异构”,要求社会治理主动适应民族地区尤其是多民族互嵌社区的新特质,明确精准治理的研判依据和现实基础,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质量嬗变[16]。民族互嵌社区不仅要在形式上实现居住状态的集聚,而且要在内容上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协同治理模式。协同治理被称为善治理论的“3.0版本”,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共管共治[17]。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中,要充分激发不同民族主体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治理过程,强化社区服务管理体系的辐射效应。民族互嵌社区的外源性效应能够使民族互嵌的场域情境与个体行为倾向的内生动力相衔接,强化协同治理场域情境对个体行为规则的改变和趋同功能。外源性效应突出强调社区环境与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动态融合过程,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构性要素良性互动的现实状态。S街道L社区为解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新市民”的就业问题,以社区服务为依托成立公司,构建了“岗前培训—就业推介—岗中指导—岗后跟踪服务—规范管理”的精准全程服务体系,同时建成蝴蝶云平台、黔西南州众聘人才网,深挖民俗文化,通过“互联网+”开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真正实现了社区场域情境与个体需求的融合互通,充分实现了民族互嵌过程中多维度嵌套因素的联合行动,提升了治理效能。

3.精准阐释民族互嵌社区场域情境的关联性效应。关联性效应突出强调共同制度规则的价值导向功能,是不同民族主体共同体生活由矛盾冲突到选择调适进而内化认同的适应过程。关联性适应过程是民族互嵌社区共同体意识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样态,也是实现共同价值理性的联结机制。民族互嵌社区突出强调不同民族主体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重塑社区治理结构的行动逻辑。社会规则的遵从使多样化组织的结构同构和行为趋同,或者说制度同构现象[18](185)。民族互嵌社区的治理结构不是理论先验的假设,而是在各民族互动交融过程中形成共同确认的社会生活规则,从而实现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S街道社区建立了《新市民“五个体系”社会帮扶工作联系机制平台》,重点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党建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的94条内容进行精准细化,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联动机制,以空间场域的制度规则实现了民族互嵌的价值认同。

(二)依托智能技术实现民族互嵌社区治理过程的精准呈现

“城市空间结构”外在扩容能力的优化升级以及内在价值、功能的融合,不仅为民族地区城市发展注入了动力[19],也为民族互嵌社区的精准治理提供了物理空间和基础条件。民族互嵌社区与传统普通社区相比,其所进行的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化、更加具体,社区人力物力的有限与民族多元需求的张力更大,智能技术为解决这一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技术支撑。

1.通过智能技术精准描绘民族互嵌社区治理过程的全景。以逻辑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技术能够有效运用智能技术的耦合系统,在网络结构中实现民族互嵌社区非结构性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互嵌社区的空间结构所容纳的多元民族主体并非一般意义上多民族主体的混居或杂居,而是突破以往线性交往范式,逐渐演变为一种动态交互的分布式系统模式。分布式系统模式更强调多民族主体互嵌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促使民族交往的节点结构范式向分布式系统模式嬗变。民族互嵌社区更强调公共事务的协同处理能力,这是对共同行为规则及制度规范的确认,也是对共同价值目标一致性的认同。互嵌本质上是动态稳定秩序状态的建构,其核心要义就是互嵌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机衔接与交融。在互嵌社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多元的物质、文化、精神等需求的满足是实现一致性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协同能力的动力来源。互嵌社区分布式的动态交互模式衍生出多触角虚拟节点需求信息,反映着社区主体的多元物质、文化、精神需求,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契机。民族互嵌社区的精准治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对虚拟节点的需求内容进行采集、关联、分析,以此对治理内容实现精准定位。贵州省兴义市建立了强大的新市民培训就业信息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了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全国就业分布的可视化模式,各社区可通过该系统查询社区人员的基本情况,精准关注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社区通过该系统能够及时了解各民族主体“新市民”身份转变过程中的就业情况,能够对辖区的家庭户数、搬迁人数、贫困户数、贫困人数、有劳动力人数、无劳动力人数、已就业人数、未就业人数等进行精准查询,通过多触角的数据关联精准了解民族互嵌社区的全景。

2.通过智能技术精准呈现民族互嵌社区的治理效能。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细化以及各民族之间在社区空间场域交往交流交融的复杂性,使得社区治理人力有限与需求多元的张力进一步凸显。民族互嵌是动态的过程,精准嵌入的过程需要及时沟通、反馈,才能解决嵌入过程的矛盾和问题,提高社区治理效能。民族互嵌社区治理效能的优劣需要在过程中及时反思,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互嵌质量。其一,精准治理过程需要利用智能技术手段,对多元需求的综合性聚类分析,以此分析精准治理效能的优势和不足。智能化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实现社区服务状态的数据化和信息化,通过对互嵌社区的信息采集对社区医疗、卫生、环境、养老、就业等进行综合性聚类分析,从而实现需求的精准定位和资源的优化配置。S街道在社区精准治理过程中,开拓新市民智能平台,以技能培训精准、岗位提供精准、激励措施精准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提升了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能力。其二,精准治理过程需要通过智能技术算法实现数据信息“场景感知”的智慧交互。传统社区管理体制是业主到办事处“提要求”“讨说法”,然后由社区逐层上报,往往导致社区的民生问题在上报过程中模糊化进而被消解,解决问题往往滞后,不可避免出现矛盾和纠纷,社区服务共识性价值理念不能得到一致认同。S街道强化“综治中心平台”和“警务平台建设”建设,落实“7×24”小时警务机制,同时搭建风险感知平台,布建居住区出入口及周界、居住区公共区域、居住小区单元楼三条防线系统格局,有效缓解社区人力有限与多元需求的矛盾,通过“场景感知”的智慧交互及时将矛盾和问题化解。

(三)民族互嵌社区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

由于制度约束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制度的供给必须与其所承担的功能与主体需求相契合,才能实现制度供给的精准化。当前,民族互嵌社区制度框架建构过程中出现了“失之于宽,失之于泛”的现象,某些社区管理制度只是“上墙”展示,却不能“落地”执行,主要存在两种制度供给的“异化”倾向,即基于“自利性”考虑的选择替代性供给和“权力中心压力”下的选择象征性供给[20]。这一异化现象将导致制度框架的体系内容与社区参与主体的实际需求相悖,与精准治理的体制机制脱节,使制度处于“冻结”状态,无法有效发挥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基于民族互嵌社区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治理过程的复杂性,需要以精准制度供给优化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整体蓝图”。

1.完善民族互嵌社区的制度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按照制度供给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强制性制度供给模式和诱致性制度供给模式①强制性制度供给模式是以国家命令和法律为依托,其主体是国家;诱致性制度是由个人或团体自发的制度创新。参见:虞崇胜,叶长茂.改革开放30年中国渐进式政治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J].江汉论坛,2008(7);胡杨.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路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1)。。完善民族互嵌社区的制度体系,需要充分激发诱致性制度活力,发挥强制性制度的保障作用。民族互嵌社区依托居住空间的互嵌逐步实现族际交融的动态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源性现实需求是实现诱致性制度供给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行为规则确认及情感价值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传统行政科层制的集权体制下,社区基层自主进行制度供给的能力相对孱弱,更多的是沿袭上级权力机关的制度框架“改名填补”部分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本身遮蔽了现实中的基本问题。激发诱致性制度供给模式充分尊重互嵌式社区各民族主体意愿,立足社区管理事务的现实需要及互嵌式社区的联结状态,共同确立制度供给的具体形态和内容。民族互嵌社区应当提升各民族之间的协同治理能力,在互动交往中塑造共同的价值理性。民族互嵌社区诱致性制度供给模式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民族之间交往规则共建共享的制度性注解。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强制性制度规范的保障作用。

2.细化制度规则的具体内容,确保制度精准落地执行。制度规则的具体内容与其有效性紧密相关,“有效制度供给要求制度同时具备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要素,并且体现工具性逻辑、合法性逻辑和情境性逻辑的要求”[21]。互嵌体现出民族之间交往互动的社会结构性关联,是公共理论主体间性的一种体现,它使规范价值所形成的交往理性成为民族互嵌社区建构的必备要素[22]。制度规则必须细化为具体内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互嵌社区互动交融的“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23](9),防止制度“空转”,从而提升制度效能。S街道L社区通过细化社区自治制度细则的具体内容,结合自身现实需要,制定了能够精准落地的制度内容,为民族社区互嵌过程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供制度化的保障措施,如表2所示。

表2:L社区自治制度细则的具体内容概览

3.精准细化秩序规则内容,提升民族互嵌社区事务协同治理效能。民族互嵌社区制度体系的执行,需建立与制度内容相配套及衔接的议事程序、反馈程序、监督程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制度的保障功能。民族互嵌社区的本质内容就是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衍生的情感价值认同。制度的程序规则与互嵌的内在规定性具有本质的一致性。程序规则能够在参与过程中消除纷争,避免不同民族之间因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导致对社区事务参与的茫然状态。通过程序规则使不同民族在协同治理社区事务中实现关联互动,以制度规范实现民族互嵌社区的聚合性。L社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64.31%,在少数民族参与社区的协同治理过程中,以程序规则确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准则。为保证决策的民主、公开,L社区在居民委员会民主决策制度中确立了“四议两公开”的议事规则,即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必须经过社区党支部委员会提议、“两委”(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或社区居民会议决议,做到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为保证“四议两公开”的有效执行,“四议”程序分六个环节,即社区党支部提议、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会议决议、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六个环节10~15天完成。程序规则的确立以及阶段细则的划分,使得民族互嵌社区共同体生活的议事程序得以确立,提升了民族互嵌社区事务协同治理的效能。

五、结 论

民族互嵌社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空间场域的具体延展,其内在空间结构内容的具体细化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以期为民族互嵌社区治理提供些许理论借鉴。其一,民族互嵌是动态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需精准细化场域空间的结构要素,为探寻民族社区精准互嵌提供现实依据。其二,民族互嵌要精准识别场域情境的内生性效应、外源性效应和关联性效应,实现各民族主动交融,自主建构石榴籽紧紧拥抱、守望相助的民族互嵌社区。其三,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突出表征就是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民族互嵌不是一时的权宜之策,要从制度体系优化民族互嵌社区的“整体蓝图”,以制度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民族互嵌社区的精准治理涉及理论和实践的多重维度,需跨越学科边界,剖析“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具体延展逻辑,从而实现民族互嵌社区的精准治理。

猜你喜欢

交融场域精准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真美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