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扬琴]黄荆树

2021-03-28

曲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宋家扬琴甲方

讲述者春风送暖入屠苏,

燕子衔泥进了屋。

和平乡的博士村,

在欢欢喜喜热热闹闹讨论乡村规划图。

谁知道半路起纷争,

焦点是宋家那颗黄荆树。

甲方齐(白)周村长,黄荆树要趱咯。

乙方齐(白)不能趱。

甲方齐(白)要趱。

乙方齐(白)趱不得。

甲方齐(白)要趱。

周村长(白)呃呃呃呃,大家静一下静一下,听我说嘛。

周村长公路要过宋家屋,

必然要毁黄荆树。

当初栽下这棵树,

是为了鞭策后代来读书。

为啥叫作博士村?

众齐(白)为啥嘛?

周村长(白)还不是宋家出了个大博士,

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周村长这样一棵黄荆树,

难道我们不保护?

群众乙齐(白)我拥护。

群众甲齐(白)我反对。

群众乙齐(白)拥护。

群众甲齐(白)反对。

周村长(白)哎呀,莫要闹了,王会计,你来说。

王会计(白)说就说嘛。

要避开这棵黄荆树,

大家心里要有数。

改道路要是走后山,

就要架桥一里路。

架桥要多千万元,

修路只趱一棵树。

谁重谁轻要清楚,

多出的钱钱哪个出。

甲方齐哪个出?

甲方齐(白)说得好。

乙方齐(白)好个铲铲。

群众甲(白)那就把黄荆树砍了嘛。

众齐(白)呸哟!

群众乙(白)砍了?那我肚子里的娃娃二天成不了博士你负责呀?

众 齐(笑)

群众丙(白)那还是趱嘛。

众齐(白)趱不得。

周村长(白)你们晓得个啥子哟,人挪活,树挪死。黄荆树是宋家屋在养护,我们听听宋妈妈的意见嘛。

众齐(白)要得。

宋妈妈(白)乡亲们哪,这棵树是我们重学重教,催人成才的励志树啊。

宋妈妈这棵树300年前先祖栽,

先祖用心好良苦。

黄荆棍儿出好人,

鞭策孩子走正路。

都说黄荆树,

莫得大用处。

可是这棵树哇,

这棵黄荆树,

偏偏不服输。

历经风和雨,

天天向日出。

这棵黄荆树,

偏偏不服输。

历经风和雨,

天天向日出,

天天向日出。

虽然是棵小乔木,

硬是长成了参天树。

我们小人物,

就像小乔木。

心中有个梦,

要长成参天树啊。

这是祖辈留下的根和魂,

更是激励后代的精神树。

你们问我啥意见,

(白)宁愿拆了我的屋,

(唱)也决不能毁了这棵黄荆树!

众齐(白)那咋办喃?

周村长(白)那……改规划?

众齐(白)切!

张科长(白)周村长……周村长……

周村长(白)哎呀,张科长,你们规划局这么忙,咋个到这里来了喃?

张科长(白)周村长,昨天你拿的是初稿,看,这才是真正的规划图。

群众丁(白)哎呀,争了半天,原来搞的是空活路哟。

众齐(笑)

周村长(白)我就是说嘛,那天领导还在讲,黄荆树是我们家风、乡风和民风的精神之树,正因为有了好的风气,我们乡才在37年里出了21个博士、42个硕士。

众齐(白)对头。

群众乙(白)呃,那到底是咋个规划的喃。

周村长(白)哈哈哈,乡亲们哪,

这个规划图,

公路不走宋家屋。

这里修个文化园,

家风家训作画图。

前面建个博士馆,

字字都是夜明珠。

中间修起教学楼,

明明朗朗好读书。

精神标杆立天地,

这就是,

直直挺挺光光灿灿黄荆树。

这棵树,

见证辈辈耕春秋;

这棵树,

陪伴代代来苦读;

这棵树,

优良家风高高竖;

这棵树,

堂堂正正扬风骨。

众齐好好好!这个规划有意义。

对对对!这样建设才舒服。

(笑)

领与齐黄荆树,根须深深扎沃土,

黄荆树,坚忍不拔耐寒暑。

黄荆树,开枝散叶摇春光,

黄荆树,长成我们的脊梁骨。

点评:

如何集中火力攻击焦点——评四川扬琴《黄荆树》

在曲本创作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情节集中。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总结了戏曲创作的规律:“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立主脑、密针线,指的就是我们的剧本最好是一条主线、一个视角、一个事件,这样有利于组织故事情节,表达中心思想,照顾到剧场观众的审美特性。四川扬琴《黄荆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作品表现的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个问题:如何面对现代化进程与传统的关系,如何面对经济利益与精神世界的冲突,这两个问题十分抽象笼统,是大主题。作者为我们选择了一个切入点:一棵黄荆树。黄荆树作为剧本中的一个物件,具有直观性、稳定性,直观和稳定是我们欣赏剧情的重要基础。因为直观,所以思路清晰;因为稳定,所以集中。

其次,作者围绕黄荆树,为我们建立了一条冲突线,冲突的双方是拥护派和反对派。拥护派主张挪开黄荆树,反对派则相反。接下来的情节便明了起来,拥护派和反对派各自说出自己主张的依据,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对扬琴创作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唱段展现。这样的唱段具备动作性、延展性、画面感。既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又能展现人物性格和故事背景。请看以下唱词:“公路要过宋家屋,必然要毁黄荆树。当初栽下这棵树,是为了鞭策后代来读书。”这是拒绝挪树的理由。“要避开这棵黄荆树,大家心里要有数。改道路要是走后山,就要架桥一里路。架桥要多千万元,修路只趱一棵树。谁重谁轻要清楚,多出的钱钱哪个出。”这是赞成挪树的理由。两方面的理由都有其正确性,正如黑格尔所说:“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辩护的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建立起冲突双方后,要使其尖锐化、特殊化,同时要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逐个开展,最后达到高潮。高潮部分是冲突的解决方式,是人物性格发展的最后阶段。

在《黄荆树》中,作者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张科长的人物来解决这个问题。人物关系和闯入者是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作者对这个手段的处理显得尤其熟稔。张科长的出现,带着道具——规划图。一张规划图就这样巧妙地解决了上面所有的难题,出乎观众意料之外。

综上所述,四川扬琴《黄荆树》立意巧妙,构思新颖,创作完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曲艺作品。

猜你喜欢

宋家扬琴甲方
浅析中国扬琴重奏的现状与发展
岢岚县宋家沟 幸福生活接力跑
基于超声的脉诊技术研究进展
工程变更条件下的甲方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宋家洲史事
设计
找匣子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婚后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