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泊三醇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对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PASI评分的影响

2021-03-28王芳

健康之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银屑病

王芳

摘要:目的:探讨卡泊三醇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角质层水分含量和皮质含量较对照组高,经皮水分丢失、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瘦素、胃饥饿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采取卡泊三醇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方案,可改善皮肤屏障功能,降低疾病严重性和激素水平,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关键词:银屑病;卡泊三醇乳膏;卤米松乳膏;皮肤屏障功能

银屑病为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皮肤破损、屏障受损[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仅用一种药物无法取得显著效果。卡泊三醇乳膏为外用藥物,对角朊细胞分化有诱导作用,可维持皮肤屏障功能,但见效慢,有刺激性[2]。卤米松软膏属糖皮质激素药,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的作用,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3]。本研究分析银屑病患者采用卡泊三醇乳膏配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5岁,平均(40.72±5.16)岁。观察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40.18±5.27)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国药准字HJ20160069),于睡前涂抹于患处,第1~2周,每天1次;第3~4周,每周一至周五涂抹,每日2次;第5~6周:每周一至周日涂抹,每日2次。每周用药量不超过100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卤米松乳膏(国药准字HC20181019),清晨于患处涂抹,第1~2周,每天2次;第3~4周,周六和周日涂抹,每天2次;第5~6周不涂抹。两组患者均用药6周。

1.3 观察指标

1.3.1 皮肤屏障功能指标

于用药前、用药6周后各测定1次皮肤屏障功能,叮嘱患者于湿度45%~55%、温度20~25℃条件下静坐30 min,测量角质层水分含量、经表皮水分丢失和角质层皮质含量,每项指标各测3次,取平均值。

1.3.2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激素水平

参照PASI[4]评分判定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标准:鳞屑、红斑和浸润0~4分,分别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皮损面积按无皮损、皮损1%~9%、10%~29%、30%~49%、50%~69%、70%~89%和皮损90%~100%分别为记0分、1分、2分、3分、4分、5分。PASI为头部、上肢、躯干、下肢4个部位评分之和。得分越高提示疾病越严重。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各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待测,置于2~8℃的冰箱中,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瘦素和胃饥饿素水平。

1.3.3 血清炎症介质水平

取离心后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皮肤屏障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质层水分含量和皮质含量较对照组更高,经皮水分丢失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PASI评分和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PASI评分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瘦素和胃饥饿素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7和IL-23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银屑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治疗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为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长期用药可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出现药物耐受性,且停药后易复发。卤米松乳膏为强效糖皮质激素,含有卤剂,对疼痛、瘙痒、鳞屑和红斑症状均有缓解作用,可收缩血管、抗炎、抗过敏,也可起到抗增生和止痒作用。卡泊三醇软膏由维生素D3代谢所得,对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有促进作用,也可对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予以抑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提高后者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皮质含量增加,经表皮水分丢失下降,PASI评分降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于涂抹用药可有润湿作用,增加患处皮肤含水量,且存在抗感染作用,对角质细胞分化与增殖均有诱导作用,有利于改善机体免疫状态,修复受损屏障,缓解患者鳞屑、丘疹和红斑症状,进而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汪纪红等[5]学者对比了卡泊三醇软膏+卤米松乳膏和单独使用卡泊三醇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患者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质含量高于单一组,经表皮水分丢失和PASI评分,低于单一组,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瘦素、胃饥饿素、TNF-α、IL-17和IL-23较对照组低(P<0.05)。银屑病为炎症性病变,机体处于炎症状态时,瘦素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同时对胃饥饿素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对T细胞合成与基因表达产生诱导。有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也可作为疾病治疗效果判定指标[6]。卡泊三醇乳膏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对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趋化有抑制作用,可缓解患者皮肤表层和真皮层炎症反应;卤米松乳膏外用后可透皮吸收,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可发挥更强的抗炎作用。

综上所述,银屑病患者使用卡泊三醇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可修复皮肤屏障功能,降低疾病严重性,减少激素和炎症介质释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金竹,王文慧,叶珍珍,等.英夫利昔单抗治疗30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3):265-269.

[2]秦凌花,张丁,祖春梅,等.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2001-2003.

[3]常慧玲.米诺环素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实用医刊,2020(3):109-111.

[4]姚海云.患者血清ANGPT2、VEGFR-3、YKL-40水平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9):1135-1138.

[5]汪纪红,盖金明.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9,28(13):59-61.

[6]刘容君,徐淼,吕仁杰.银屑病患者趋化素样因子1、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水平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6):757-759.

猜你喜欢

银屑病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中的临床应用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寻常型银屑病之日常饮食管理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
蒙医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