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2021-03-28张淑敏
张淑敏
2015年,我们原平六小摸索出一套作文创新教学模式,起名为“情境创设、四导训练”。这是一种将设置情境与读说写训练结合起来的作文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思路是,首先,由教师设置情境,即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中。接着,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在阅读中领悟相关的技法。说写结合,最后加以评改。
在这几年的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创设情境,放飞思维
1.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写作的兴趣
老师们会创设多种情境,比如播放悦耳的音乐,观看可爱的卡通人物,讲述动人的故事。一次写作课上,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有关景色的视频,让学生边看边想,这段录像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画面上嫩绿的小草,树上刚发出来的芽苞……学生被这春天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写作的兴趣产生了。
2.创设情境,回归生活
写作来自生活。在教学前,我会设计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亲身去体验,这样孩子们有所悟,有所感,开发了他们广阔的思维,储备了写作的素材,孩子们快乐地去表达。
二、注重方法引导,学以致用
四导是指导读、导析、导说、导写。首先读单元课文或者范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接着结合习作内容,学习用写作技巧口头表达,最后写作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这句话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迁移地运用到作文中,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015年的校际交流,我讲的是观察作文。我先出示了一篇范文《胖大海》,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范文有两个特点:(1)观察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2)观察方法:看、摸、闻、咬、听
从导读中我们分析出了观察方法,让孩子们学着运用,口头表达。比如:请你运用《胖大海》这篇例文的方法介绍一下你熟悉的事物。
三、注重书面与口头表达相结合
说写结合,以说促写,“说”训练好了,就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写。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引导学生把“说”和“寫”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写结合,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把握说、写的时间。
1.写前说
一般来说,先说后写比较符合学生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比如描摹图片,观察实物的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进行观察,再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如写小猫或小狗等小动物的外形,可让引导学生从头说到尾,再到四肢等,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作,最后进行评议、交流。
2.写中说
有些文章,因为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往往说到后面就忘了前面,这样到写的时候就忘了该怎么写了。因此,写这一类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写,说说写写,写写说说。如写人或写事的文章,教师可以先设计几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列出写作的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说,说一个问题,写一个问题,这样几个问题说完了,文章也就完成了。就以写《我的妈妈》为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三个问题:(1)妈妈的性格特点怎样,她最大的优点是什么?(2)围绕妈妈的优点说一件具体的事例。(3)对于妈妈的表现,说说你的感想。这样清楚地给学生列出文章的框架结构,学生说起来有了头绪,写起来也就有了中心。
3.写后说
有些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写再说,再作修改。如写反思、感想、心情等体现内心感受的文章。因为这类文章一般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而有些体验学生一下子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心里想说的话很多,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先拿起笔把内心的痛苦、快乐、烦恼、气愤等写下来,学生一旦在纸上宣泄出来了,此时,让他们再把这些感受说出来,他们会变地更冷静,更理智。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再引导他们对照写的内容,研究哪些语句还不够通畅,需要进行修改;哪些词语可以用得不够准确、恰当,可以换成拿一个词。这样写着读,读着说,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情境创设、四导训练”作文创新策略,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以创设情境入题、读、析、说、写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这几年,我们收获很大。很多学生在冰心作文比赛中屡次获奖;还有些同学参加叶圣陶作文比赛也取得了荣誉。作文创新路上,我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