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场景,重细节,悟情感
2021-03-28吕小娇
吕小娇
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
2.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
教材分析:
《父爱之舟》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全文以“舟”为线索,紧紧围绕父爱这一主题,讲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几个场景。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感激之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他们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文章语言质补,感情深沉而浓烈,从小事中发掘伟大的情感,感人至深,供于学生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场景,感知父爱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父爱之舟》这一课。(板书课题)
课文一共写了哪几个场景,指名回答。
二、品味场景 感悟父爱
(一)借助想象,抓住细节,学习方法
1.作者抓住这些场景,主要通过细节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逛庙会的场景中吧!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场景。
(2)你从哪些细节描写感受到了父爱,勾画出相关语句,并作简要的批注。
3.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一:父亲给我买了一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预设二: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4.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出示课件:抓场景,重细节,借想象,悟情感
(二)运用方法,品读感悟 交流想法
1.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小组学习并交流其它场景
出示学习提示:(1)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请你选择一两个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2)勾画重点语句,抓住细节,想象情景,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并做好批注。
(3)同桌交流。
2.师生共议,交流学习
你关注了哪个场景?找到了哪一个细节描写的句子?想象到了什么画面?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预设一:“父親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我感觉到父亲特别照顾我,因为我要考试,所以想让我好好睡一觉,让我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预设二:“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预设三:课件出示: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
这是对父亲什么的细节描写(动作),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
三、品词析句, 感激父爱
文中不仅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也用很多文字表达了儿子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快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一两处重点句子。
预设一: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1.想一想,我会怎么跟你父亲说?父亲当时什么表情?什么动作?
2.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孩子对爸爸是理解的)
预设二: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1.父亲做的万花筒有外面买来的精美吗,为什么他却认为是最珍贵的,他珍惜的是什么?仅仅是珍惜万花筒吗?
(他珍惜的不仅是一个玩具,更是爸爸对他的爱)
师: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预设三: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这段话中有一句话“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新滋味是什么滋味?
2.文中说这学费是“凑”来的,什么叫“凑”?(东拼西凑,把干别的事要用的钱拿来当学费了。)
可能这钱原本是做哪些事的呢?(生想象)
3.师介绍作者家里情况。作者一想到这他心里怎么想?
(既为今后的日子担忧,又为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又有对家里人的感激。)
4.引导有感情朗读
四、巧借插图,理解课题
课件出示: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在父亲爱的陪伴下,小作者吴冠中慢慢地长大了,他成了著名的画家。大家把书打开,看看两幅插图,主要画的是什么?(船),那作者为什么还要说: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报答父亲、怀念父亲)(悲伤、遗憾的心理)
2.文章明明写的是父爱,为什么用父爱之舟为题目呢?
师:这只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更是爱之舟。
五、总结写法,课后延伸
这节课,连同上一篇课文《慈母情深》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更让我们在反复读书品味中,掌握了抓场景重细节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那么同学们就让我们也学着作者,用上这种方法,写一写我们自己可亲可敬的父亲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