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号角催征育人心,心怀天下铸师魂

2021-03-28孙玉雪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全会精神胸怀中华文化

孙玉雪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一份特别的“百年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共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坚持胸怀天下就是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公报中的“十个坚持”之一。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最令我动容的便是那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简短的八个字,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中国的发展大历史来看,胸怀天下既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记》中曾提到“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意思是圣明之人将天下看成一家。对于万国,中华文化崇尚“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对于邦国相交,中华文化奉行“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 “坚持胸怀天下”,回答的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如何认识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这个重大问题,更阐释了中国共产人的宏大气魄与胸襟。

学校教育要培养的是国之栋梁,国之未来。教师若不能胸怀天下,教出的学生又怎能放眼寰宇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古代士人阶层的理想追求,而教师是士中之士,只有胸怀天下的老师才能培育出胸怀天下的学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的那样:“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如何传播好、实践好六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如何将全会精神与自己的教师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十个坚持”中汲取智慧和养分,让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这应该是新时代教师当下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一名导游专业课教师和班主任,我一直认为,教师应该把党的旗帜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赓续传递,做好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教育如果不承担起这个责任,那么谁来承担呢?教师如果缺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那教师就真正的失去了讲台教化的地位了,就会沦落为一个真正的“教书匠”。

记得有一次在《“一带一路”客源国》的课堂上,一位学生问我:“孙老师,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呢?”我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告诉他的:因为,我们中国向来懂得与邻为善的道理,坚持合作共赢,我们愿意把自己积攒的发展经验分享给别的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今天看来,这不正是我们六中全会精神中胸怀天下、立己达人最好的诠释吗?每一位学生认真听完我的讲解,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溢于言表的自豪感,那份动容是对自己国家深深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深入学习全会精神,让我汲取“精神滋养”,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达则兼济天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内化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中,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使命自觉和价值追求。

回顾党的百年征程,倍感盛世来之不易。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号角催征育人心,心怀天下铸师魂。站在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上,我们党员教师不仅要学好党史这本最生动有力的“教科书”,更要立足三尺讲台而胸怀天下,以满腔热血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全会精神胸怀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海归王霆:胸怀报国心 赋能创业梦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2021年中国外交:秉持天下胸怀,践行为国为民
黔东南州各级关工委掀起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
勠力同心绘蓝图
牢记总书记重托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宽阔的胸襟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毕节市委离退局学习贯彻市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