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2021-03-27陈素芳
陈素芳,丁 勇
(1.河北省尚义县农业农村局疫控中心,河北尚义 076750;2.为河北省怀安县农业农村局疫控中心,河北怀安 076150)
坝上地区养殖牛羊成为乡村振兴的巩固主力。在牛羊养殖业中存在一个较为较严重的问题——寄生虫预防与治疗。寄生虫感染牛羊后,牛羊生长速度会变的缓慢,皮毛肉的质量可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及食品安全。
1 牛常见寄生虫病
1.1 牛皮蝇幼虫病
在夏秋季节成年蝇的干扰下,牛羊会出现皮肤病,或出现少量隆起处。可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及其制剂皮内或皮下注射。
1.2 肝片吸虫病(俗称“水壶病”)
患牛脖子下有水瘤,发热高烧,且肝部有压痛感,听诊时浊音区增大,反应迟滞,食欲减弱、身体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特别是口鼻处、慢性型在胸部或腹下常见水肿 。妊娠期母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也有流产的严重后果。可用丙硫苯咪唑、阿笨达唑、硝氯酚或硫双氯酚等药物治疗。预防:定期进行驱虫,春秋两季分别进行1 次 。
1.3 牛虱蝇
牛虱蝇为体外寄生棕色为主,无翅,头短,口尖利,长5 mm 左右,易吸血。牛虱蝇的成长史可在感染的牛体上完成。感染后期严重的病例出现体重下降减轻、贫血等症状。瘙痒时牛变得骚动不安,身体在物体上磨撑或舌头舔掉毛搔痒处,对皮毛质量影响很大。
1.4 牛焦虫病
牛的红细胞内可寄生焦虫,是以蜱做为媒介传染的传染病。体温高贫血或黄疸,病牛的反刍次数减弱或停止,产乳量较少最终停乳,吃食不振且少,身体渐渐消瘦,直到死亡。牛羊吃草或站立时被蜱叮咬而感染的。常以地方流行或散发多见,夏秋季节多发,特别是7 ~9月份最多发。
1.5 牛附红细胞体病
牛附红细胞体简称牛附红体,多集聚在红细胞的表面或在血浆中游离,附红细胞体在血浆中可做前后、左右、上下等多个方向的伸展旋转、翻滚等活动,侵入红细胞可使红细胞的形状变成齿轮状、菠萝状、星芒状或不规则多边形而失去正常形态 。近年来。该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可视粘膜先苍白贫血后黄染,精神不好吃食减少且弱、四肢下部、会阴等处出现瘀血,血液较稀 、伤口长时间不易愈合等,是寄生于牛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与骨髓内的一群微生物,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流产、腹泻甚至死亡、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附红体既有原虫特点,又有立克次体特征,现已认为应属于柔膜体科的支原体属。不同品种的牛都可发生,年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哺乳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怀孕母牛易发病。成年母牛感染本病出现不发情、配种难、死胎率高等现象。在应激条件下也可发病,多为隐性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1]。
2 羊常见的寄生虫病
2.1 羊消化道线虫病
羊消化道内有大量的线虫且多品种线虫混合感染,出现消瘦、胃肠炎、消化机能障碍等,各种消化道线虫的临床症状在羊体中发病病例中较相似,其中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发病症状最明显且危害大。
2.2 捻转血矛线虫
在皱胃中多数小肠内少数寄生。体型大的线虫主要寄生于皱胃中,头尖细,口含红色矛状小齿,因吸血导致,形状为锥形。雄性交合刺短粗且尾部有钩状小刺。雌性生殖器及消化器有白色、红色,两者麻花状缠绕,故称为捻转血矛线虫。
2.3 食道口线虫
在大肠内寄生,体型较大且头细尖,乳白色圆筒形口囊且外周有一个口领,口缘有叶冠。雄性有两对一致的交合刺且交合伞发达,雌性阴门较发达[2]。
2.4 绵羊虱蝇
是体外寄生一类,全身棕色为主,没有翅膀,头短,口尖利,易吸血。瘙痒时羊会变得易动不安,蹄踢或舔或牙咬发痒处,对皮毛质量严重影响。
2.5 毛尾线虫
在盲肠内多出现,乳白色毛发状,前部细长,寄生于盲肠肠黏膜中。后部短粗鞭子状,又叫鞭虫。雄性有一根带鞘交合刺;雌性尾部较直,多数排出黄褐色的虫卵。
2.6 细颈线虫
寄生在小肠及第四胃,虫体壁较薄,水中易破裂。虫种的差异明显,交合刺末端的形状是区别其种类的一个重要依据。雌虫尾端有小刺且在体后部有阴门,虫卵较大。
2.7 羊附红细胞体病
多集聚在红细胞的表面或在血浆中游离,附红细胞体在血浆中可做前后、左右、上下等多个方向的伸展旋转、翻滚等活动,侵入红细胞可使红细胞外形变为齿轮状、菠萝状、星芒状或不规则多边形而失去正常形态。近年来,该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是寄生于牛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与骨髓内的一群微生物,是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流产、腹泻甚至死亡、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附红体既有原虫特点,又有立克次体的特征,现在已认为应属于柔膜体科的支原体属,附红细胞体可以在多种动物血液内寄生,也可感染人。附红体是条件性致病的病原虫体,牛羊处于较严重应激状态或抵抗力下降时,感染附红体率上升,甚至发病。免疫功能下降或发育不全时附红体的发病也增高,病羊比健康羊发病数量增加较大的多。
2.8 焦虫病
焦虫寄生于羊的红细胞内,是以蜱做为媒介传染的传染病。体温高、贫血或黄疸,病羊反刍次数减弱或停止,泌乳羊产乳量较少,最终停乳,吃食不振且少,身体渐渐消瘦,直至死亡。牛羊吃草或站立时被蜱叮咬而感染。常以地方流行或散发多见,夏秋季节多发,特别是7 ~9月份最多发[3]。
3 防治
药浴是治疗牛羊寄生虫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笨达唑及其复合制剂等。通过培训让养殖户认识到牛羊寄生虫病的危害性,科学饲养与放牧。
3.1 预防
(1)提供合理饲草饲料来增强牛羊自身机体的抵抗力,尽可能避免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抵抗力下降,亚临床感染的就会发病,降低饲养密度。(2)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调种,但确实需要引种时,隔离观察45 d 后可以与其它牛羊合圈并群。(3)切断传播途径,杀灭蚊蝇等害虫应在夏秋季节进行,定期驱虫,做好灭鼠工作。(4)杜绝人为机械性传染。在疫苗接种时应备足针头,1 头牛、1 只羊1 个针头,在打耳号用5%碘酊浸泡1 min。(5)建立定期消毒与环境卫生制度,彻底清理圈舍,定期消毒,每15 天1 次。(6)选择高效正确的药物预防。现在首选强力霉素,阿散酸、黄色素、四环素也可预防、治疗早期附红体病焦虫病。每年6月中旬~7月上旬进行1 次药浴洗毛,8月下旬~9月初再进行1 次,能有效预防本病发生。发病早期用药好,早发现、早治疗、早用药。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笨达唑及其复合制剂是最常用的驱虫杀虫药物。
3.2 治疗附红体焦虫病
(1)有贫血的牛羊可肌注含血补铁补硒成分的注射液,每头牛6 ml、羊2 ml,每天1 次,注射5 d,阿散酸拌料饲喂5 d。(2)发病初期饲料中拌磺胺六甲与阿散酸、水中加强力霉素让牛羊喝水。(3)发病严重的牛羊:磺胺六甲、强力霉素按说明剂量加半倍量肌注;60%的阿散酸240 g/t、70%的土霉素500 g/t,连用7 d,随后用60%阿散酸160 g/t、70%土霉素400 g/t 拌料,用1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