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草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议
2021-03-27金加明张贞明
金加明,张贞明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10)
甘南州雄踞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黄河上游,全州总面积4.5万km2。海拔从1 300 m到4 950 m的梯度高差和多样的气候类型造就了甘南州丰富的草原生态系统。甘南州的草原生态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的重要涵养地,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基本情况
甘南州共辖合作、夏河等7县1市。2019年末全州总人口约75万人,国民生产总值218.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5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437元。该区域包括黄河干流、洮河和大夏河三大水系。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年径流大于1亿m3的河流有15条之多,是黄河上游主要的水资源补给区。黄河在甘南州境内全长433 km,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m3的58.7%,占黄河年均径流量580亿m3的18.6%。甘南州黄河流域每年平均向黄河补水65.9亿m3,因此有了“黄河源于青海三江源,但成河在甘南高原”的说法。黄河流域甘南段整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甘肃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草原资源状况
草原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面积最大的生物资源,面积236.1万h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77.2%。草原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暖性草丛、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低平地草原、沼泽草甸等,是青藏高原草原的精华部分,是农牧民赖以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由于气候暖、干旱化和超载过牧等人为因素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甘南草原生态环境开始退化,草原植被盖率降低,草原承载力不断下降,退化草原面积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草原退化程度达到顶峰,退化面积一度达198 hm2,占草原总面积的83.8%,草原植被覆盖率由95%下降到75%,牧草高度由平均75 cm下降到15 cm,不可食牧草和毒草增加了15%~30%。进入20世纪后,国家日益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通过实施“天保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有所减缓,局部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草原生态环境逐步走向良性循环。2016-2019年累计核减超载牲畜131.48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原已初步实现草畜平衡;治理流动沙丘和沙化草原0.7万hm2,治理黑土滩15万hm2,退化草原改良25万hm2,治理毒害草1.3万hm2,鼠害防治89万hm2,虫害防治18万hm2。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96.95%。
3 草原生态问题
3.1 草原退化沙化严重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草原面积236.1万hm2,退化面积166.7万hm2,占70.1%。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大部分为当前急需治理的黑土滩、沙化草地、鼠虫害、毒害草等交织分布区域。草原植被退化,使草原生产能力大幅降低,造成牛羊长期营养不足,生长受阻,体重下降。造成草原退化的主要因素是超载过牧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甘南州主要的沙化草地发生在玛曲县,沙化草原5.3万hm2,其中流动沙丘0.34万hm2,沙化草原4.96万hm2,而且每年在不断地扩展。鼠害和毒害草也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草原退化的主要表现,面积达105.8万hm2,有害生物的发生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直接危及黄河上游的生态安全。
3.2 草原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草地对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面径流有显著作用。据测定,在降雨量多的地区,牧草的保土能力为作物的300~800倍,保水能力高达1 000倍。天然草原退化沙化使植被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地表水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433 km黄河干流两岸已出现220 km长的流动沙丘带,面积达5.3万hm2。湿地面积也逐渐减少,整个区域对黄河水的补给能力也因此严重下降。
3.3 生态屏障能力减弱
甘肃青藏高原及甘南黄河流域草原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绿色屏障,保护着全省及周边免受风沙袭击。过去对草地的生态意义认识不够,宣传不力,对草地只利用,不注重建设和保护,造成大面积退化、沙化,以至近年来沙尘暴出现的频率在增多。沙尘暴的频发将严重危害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
3.4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草原退化,草原生态环境被打破,多种植物物种濒临灭绝,高寒灌丛在近20年来减少了50%,江河湖泊沿岸的原生灌丛也正在大量消失,以草原森林为栖息地的野生动物种类也在不断减少。
4 对策及建议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草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草地良性循环发展的前提下,发展生态型产业和高效草地畜牧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一是加强草原法治建设,确保天然草原面积不减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西部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与保护规划》《甘肃省草原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执法,控制对天然草原的开垦、开矿、滥挖、滥采等活动,确保天然草地不减少。
二是加强天然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建成一批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保护作用的天然草原功能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草场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恢复草原的生态功能、提高草场畜牧业生产能力。
三是加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大生态理念,“生态经济兼顾、生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依法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尤其是超载放牧)引起的草地生态系统优良牧草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等退化现象的发生。
四是强化退化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加强高寒草地基础研究和植被保护、恢复、应用研究,通过优良草种筛选引进和本土草种采集、扩繁、物种间优化配置,配套围栏封育、鼠虫害防治等措施,治理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维护生态平衡。
五是探索研究建立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利用体制机制。草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恢复的最终目标在于维护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家团队,重点对草原承包、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方式、牧民生活需求等是否符合牧区实际情况进行重点攻关,研究制定出台既满足生态保护需求,又产生经济效益,确保牧民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体制机制,在合理的草地管理制度下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演替。
六是建立高效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生产模式,在资源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建设一定规模的一年生人工草地,同步建立家畜快速育肥基地,实现由传统游牧式畜牧业生产模式向舍饲半舍饲集约化饲养模式转型,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高质量发展。
七是实施草原生态扶贫和生态移民,加强草原地区生态扶贫力度,打造草原生态旅游业模式,升级景区管理水平,转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牧民收入。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推进重点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移民,实施牧民定居安置,加强技能培训,改变牧区产业结构,减轻生态保护压力。
八是建立黄河中下游和更广大的长期享受生态服务的地区对黄河上游地区草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政策立法,明确补偿的基本原则、补偿范围、资金来源等,不断推进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根据不同区域草原类型和特点,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制定生态补偿标准,逐步加大补偿力度。设立生态公益性岗位,将目前以草原畜牧业为生的牧民,转为从事草原生态保护的专职人员,实现以管代牧,推进牧民向生态型就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