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政策措施扶持 积极稳定生猪生产

2021-03-27张开栋孔垂永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武威市养殖户养殖场

张开栋,孔垂永

(1.武威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甘肃 武威 733000;2.武威市畜牧兽医总站,甘肃 武威 733000)

近年来,武威市把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扶持,着眼长远转变方式促转型,着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规模养殖场为主体、养殖户为补充的生猪标准化养殖体系,深入推进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和优化升级,为保障肉类产品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1 武威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20年武威市生猪饲养量达254万头,其中存栏量92万头,出栏量162万头;猪肉产量达12.5万t。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逐步提高。武威市凉州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现已初步形成以凉州牧原生猪养殖为核心的生猪产业中心。同时,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建设,生猪养殖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方式转变步伐加快。三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武威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多举措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养殖业发展现代化,推动生猪生产科技进步,加强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工程,以完备的生猪种业体系保障生猪产业恢复生产。四是生猪产业链条不断延长。饲料产销、种猪繁育及商品猪养殖、屠宰分割及肉制品加工等生猪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五是科技支撑体系逐步健全。武威市内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威职业学院均是“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培育学校,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体系,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 推进生猪稳产保供的措施

一是加大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力度。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组织创建标准化养殖场,增强示范带动效应,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新(改、扩)建规模养猪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扩大生猪生产规模。根据养殖户实际需要,重点从圈舍修建、饲养管理等技术细节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养殖技术水平,实现标准化生产。二是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抓好凉州区白猪育种场、武威和农牧业有限公司、武威市阳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威市鹏程良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等6个种猪场建设和管理,提高种猪质量,增强良种供应能力。同时,用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和品质,鼓励生猪养殖场(户)采取“自繁自育”的育肥模式,扩大能繁母猪饲养数量,提高仔猪产出能力。三是抓好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强协调服务和政策扶持,督促牧原集团对凉州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四是加强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生产模式,引导养殖户进行自繁自养的生产方式。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能力,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力度,降低因疫病传播而造成的损失。五是抓好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养殖场、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污集中处置利用设施、大型集中沼气工程和有机肥生产线。六是推行农业保险,降低养殖风险。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有效规避养殖风险,调动金融机构对养殖场(户)贷款投放的积极性。政府主动承担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责任,在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机制上加大力度,推动生猪养殖持续健康发展。七是加强技术服务。采取现场指导、集中讲解、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以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生物安全防控、投入品安全使用、智能化设施应用、环境控制等为重点,进一步对生猪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生猪养殖安全。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猪价不稳定,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生猪价格周期变化不固定,价格“大起大落”,往往出现猪存栏多价格低、价格高时存栏少的现象,生猪生产预警难度大,中小型养殖户对未来市场行情难以预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二是发展资金仍然短缺。养猪业市场风险较大,规模养殖户资金周转困难。生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配套要求高、投入大,部分生猪养殖场(户)实力有限。金融部门信贷数额有限,且中长期贷款少,资金问题仍然是困扰生猪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产业化发展水平还不高。生猪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养、加、销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畜牧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

4 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快标准化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加大对规模化养殖户新建和改扩建基础设施、提升设施装备的资金支持,发挥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和养猪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鼓励饲料企业、屠宰企业(户)通过农户出养殖场地、出劳动力、企业投能繁母猪、饲料、全程负责技术指导的“代养”“放养”“托管”“订单养殖”等形式,加强与农户养殖合作,建立养殖基地,解除农户“不敢养”“技术水平低”“缺资金”等后顾之忧和市场担忧,对建立养殖基地的饲料企业、屠宰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支持政策,有效调动其养殖积极性。同时,推广“互联网+养殖业”模式,将互联网与生猪养殖、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鼓励企业发展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养猪业发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有效提高行业竞争力。

二是继续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对生猪养殖、贩运、屠宰、饲料生产等各环节全链条开展非洲猪瘟PCR检测,对生猪养殖场、贩运环节非洲猪瘟抗体检测进行补助,净化生猪养殖环境。对调运生猪开展“双检测”,即调运前检测、到达目的地落地前再检测。出台畜禽贩运管理法律法规,提高生猪贩运人员、车辆的资质条件,采用专用车辆调运生猪,制订生猪运输车辆消毒规范、标准,对达不到条件的人员不准从事生猪贩运,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不准拉运生猪。此外,做好动物防疫宣传指导,增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猜你喜欢

武威市养殖户养殖场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小刺猬的秘密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规模化养殖场仔猪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