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黎生教授治疗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经验

2021-03-27胡文昕胡文虎刘秀丽

吉林中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胡氏术者夹板

胡文昕,胡文虎,刘秀丽,刘 博,田 洋*,胡 妍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 130021)

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是具有代表性的关节内骨折,又称为肱骨髁上“T”字形或“Y”字形骨折,多见于青壮年,为严重肘部损伤之一,发病率较低。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为肘部严重损伤,伤后患肘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均较严重,伴有皮下青紫瘀斑,肘部畸形、鹰嘴部突出。肘关节呈现半屈位,前臂旋前,肘后骨性标志紊乱,压痛剧烈,可触及明显骨擦音。治疗时应在治疗前后检查桡动脉搏动及手部的感觉、温度、颜色和活动功能,注意血管、神经损伤以及有无合并症。X 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胡黎生教授是国家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胡氏正骨”第六代传承人[1],医术精纯,造诣高深,治骨强调“精确辨证、灵活施治”,吸纳医理,勇于创新,其接骨特点以胡氏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技术为长,疗效显著,损伤小,对关节功能修复极为有利[2]。现整理胡黎生治疗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经验探析共鉴。

1 骨折分型

对于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要求做到复位准确,关节面平整、光滑,外固定要稳妥可靠,并早期即开始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功能活动。肱骨髁间骨折根据损伤机理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伸直型:多为间接暴力所致,患者跌倒时,肘关节呈伸直位或半屈位,手掌触地,由地面向上的传达暴力经前臂至肘部,将肱骨髁推向后方,尺骨半月切迹作用于滑车沟后侧,形成上劈的力量;由上向下的重力冲击,将肱骨干近端推向前方,同时,由近端伴随向两髁下劈的力量,上下力同时作用将肱骨髁劈开,并向后移位,造成肱骨髁间骨折。

屈曲型:多由直接暴力造成。病人跌倒时肘部呈屈曲位,肘后侧着地,或肘部接受碰撞打击,暴力作用于尺骨鹰嘴,使鹰嘴向上顶,造成两髁部纵行劈裂和髁上部位横形折断,骨折近端向后方移位,劈裂的骨折远端向前移位。

手法整复前,要认真阅读研究放射线片,确定骨折的分型,移位方向,拟定复位的具体手法。

2 接骨手法

2.1 牵引矫正重叠旋转,抱髁合拢两髁分离 患者仰卧位,肩部外展,前臂中立位,两助手分别握患肢上臂及前臂,在肘关节半屈位下,沿上臂纵轴行对抗拔伸牵引,应徐徐拔伸,充分牵引,以使重叠移位完全牵开,旋转移位纠正同时,术者双手抱髁,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对向推挤,使分离的内外两髁合拢,纵形骨折线嵌合,并矫正内或外翻畸形。

2.2 牵引摇晃纠正侧方移位 在维持牵引下,术者一手拿捏握住内外两髁,另一手握伤肢前臂中上段,患肢屈肘90°牵拉,并轻轻摇摆骨折远端髁部,纠正侧方移位。

2.3 提按屈曲矫正前后移位 在维持牵引下,术者双拇指置于肘后,提推骨折远端向前,其余四指环握骨折近端向后拉按,同时,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肘,至患手搭肩。若为屈曲型骨折,术者握住骨折远端的肱骨髁部向后推压,另手将骨折近端向前提端,即可复位。

2.4 梳理手法 上述手法完成后,骨折可获复位。最后,术者一手握紧髁部,另一手在髁上再次对向挤按,维持数秒,以使骨折端紧密靠拢,有利于滑车关节平整。

3 夹板固定

3.1 夹板制备 在手法复位前,将上臂的前侧,内外侧夹板预制好,制成超肘屈伸夹板。另备绷带数卷,纱布压垫数个,胶布适量。取三层胶合板五块,内侧板由腋下至肱骨内髁下方,外侧板自肩峰下方至肱骨外上髁,前侧板由肱骨上段至肘窝,超肘屈伸夹板用上臂夹板之后侧板与前臂之背侧板,在上下对接的肘关节处用胶布粘贴连接牢固。夹板的宽度均以略窄于患肢的横径为宜,不可过宽,修剪四角边缘呈圆边,用绷带包缠。

3.2 纱布压垫 伸直型骨折,前侧垫安放在骨折近端,后侧垫置于骨折远端;屈曲型骨折,前侧垫应放骨折远端,后侧垫则压在骨折的近端部位。内外侧的纱布垫分别放置在上臂内、外侧夹板的下端,恰好起到环抱肱骨髁部,对向挤压的作用。纱布压垫应分别用胶布粘贴在夹板的相应位置。

3.3 夹缚固定 手法整复成功后,术者仍紧握内外髁部,在维持牵引下,第三助手行夹板外固定。先将超肘屈伸夹板放置好,然后安放上臂前、内、外侧夹板。用绷带依次缠缚包扎固定稳妥,再用寸带将上臂夹板加固。外固定完成后,屈肘90°前臂中立位悬托于胸前。夹板固定4~6 周左右。

4 功能锻炼

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的功能锻炼更为至关重要,应在医师指导下,贯穿于骨折治疗的全过程。于整复固定后,即开始患手用力握拳、指伸外展功能活动。同时,在可靠的外固定保护下,随着肿胀的消退和骨折的纤维性连接,逐渐加大肘关节屈伸的活动幅度。练功要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切勿移动损处,并要切忌暴力被动伸屈肘关节。

5 要点释义

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后关节面被破坏,分离骨块移位复杂,不仅整复不易,更因外固定不可靠,骨折往往发生再移位,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手法整复时要牢记以下几点:1)关节面的平整是保持关节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在治疗上要求及早进行准确的手法复位,力争做到一次复位成功。恢复正确力线和平整的关节面,予以稳妥可靠的外固定,同时早期即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力求骨折在良好的对位中愈合,恢复肘关节的功能。2)手法整复时,应在术者双手抱髁并向中心推挤,保护两髁稳定的同时进行,牵引要充分,缓缓拔伸,不可猛力牵拉,必须将重叠完全牵拉开后再整复侧方和前后移位。3)运用胡氏夹缚固定法妥实、牢靠固定伤肢,利用绷带缠缚和夹板对患肢的约束力、纱布压垫对向挤压对骨折端的压力,不仅可有效地防止远侧分离骨块在活动中的旋转分离,又可限制远近骨折端在活动中的移位。外固定作用要求夹板缚固既不易松动又要有一定的弹性,一方面能使骨折保持良好对位,得到顺利愈合,另一方面在骨折初期患肢肿胀过程中不会造成过度挤压。4)每次调整夹板时,均应在术者握住髁部及维持牵引下进行。同时,术者用力扣握髁部以防止骨折发生再移位,保持骨折的复位效果,矫正骨折的残余移位,使内外两髁紧密靠拢,骨折断端密切对合,以达到理想的复位,保证关节面的平整、光滑。5)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运用胡氏超肘屈伸夹板外固定,患肢前臂同时悬托,并早期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伤肢肿胀尽快消退。且前臂中立位同步夹缚,能松弛其旋前、旋后肌,外固定后患肢成为一体,更有利于保持骨折的正确对位,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

6 药物治疗

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是关节内骨折,该处为松质骨,局部血液循环丰富,故而伤后出血多,肿胀大,瘀滞较严重。骨折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瘀肿尽早消散,可内服胡氏“三七活血丸”,外敷消肿止痛膏。如有张力性水泡则外用“生肌玉红膏”;骨折中期内服胡氏“接骨丹”,外敷“接骨膏”,以接骨续损,加速骨痂生长;后期内服胡氏“壮筋续骨丹”,以滋补肝肾,有利于筋骨损伤尽快修复。解除夹板固定后外用胡氏上肢熏洗中药,水煎熏洗患肢,舒筋通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巩固课件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

7 结语

胡黎生教授是吉林省当代中医手法正骨代表性医家之一[3]。临床中胡黎生强调“中医接骨是人体运动系统中创伤疾病进行防治的科学,治疗关键在于运动系统功能的恢复。骨折的愈合并非治疗的终结,关节功能最后的修复方能称之为真正愈合,故而正骨与关节功能在治疗中必须并重并治”。对于骨折内治提出“三期用药分治”,内服外敷,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临床时强调,无移位骨折或稍有前后成角移位的骨折,无需进行复位,在拔伸牵引下应用胡氏超肘屈伸夹板外固定,利用纱布压垫即可解决前后的轻度移位。有移位的髁间骨折,手法整复时应先将肱骨髁部的纵行骨折予以复位,施以拔伸牵引,扣握髁部,运用提按手法、肘关节屈伸活动及研磨关节面等手法,依次酌情运用,环环相接,丝丝入扣,为整复手法之要领,再以超肘屈伸夹板外固定。胡氏超肘屈伸夹板系活动夹板,于整复固定后患肢即开始在可靠的保护下,进行肘关节适当的屈伸活动,关节内骨折在夹缚固定下,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活动,可利用相应关节面研磨塑形,以完整的尺骨鹰嘴磨造骨折的滑车,使肱骨下端关节面光滑,骨痂于生长中塑形,骨折在动态下愈合,更能有效地防止关节囊的黏连,韧带肌肉组织的挛缩,促使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同步进行。

多年来,大量临床治愈病例验证[4-8]胡氏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关节骨折具有独到特点,治疗费用低廉,避免手术疗法对关节的二次损伤,有效的保护了关节功能,极具推广应用价值。在此,梳理胡黎生临床经验、正骨技法及遣药医理,贡献其六十余年临证精髓,释解“胡氏正骨”要领、技巧及学术思想,与同道共勉。

猜你喜欢

胡氏术者夹板
专利名称:一种钼丝夹持电磁退火炉
“胡氏三杰”对中国科技教育的贡献
郭永红运用胡氏按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冠状动脉介入术者上肢辐射的影响因素及防护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胡氏三姐弟”的黑与恶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传统和无痛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悬吊防护屏对介入医师最佳防护方案的体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