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胶囊定性鉴别优化研究
2022-01-24王光月姜璐璐霍若琳黄金凤
王光月,姜璐璐,霍若琳,黄金凤,谷 乐,李 勇,王 烨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春 130117)
连花清瘟是基于中医对“瘟疫”的防治理论而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1-2]。由银翘散与麻杏石甘汤化裁而成,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3-7]。主要成分有: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13 味药。其对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退热抗炎、止咳化痰、调节免疫等系统防御作用[8-12]。自2019 年12 月我国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来连花清瘟联合常规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至今连花清瘟胶囊的质量标准中定性鉴别仍未完善,除石膏外,广藿香、板蓝根、红景天、绵马贯众、炒苦杏仁未进行定性鉴别。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这五味药进行定性鉴别研究,进一步完善连花清瘟胶囊的质量标准。
1 试药与仪器
1.1 试药 连花清瘟胶囊(自制)[13-16],连花清瘟胶囊(批号A2006030,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照品L-精氨酸(CAS:74-79-3),红景天苷(CAS:10338-51-9),苦杏仁苷(CAS:29883-15-6),百秋李醇(CAS:5986-55-0)和绵马贯众素(CAS:12777-70-7)购于成都埃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层析硅胶G铝箔片基薄板购于青岛海洋化工厂,其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分析天平MS3035(深圳市盛美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TP-A500(福州华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101-0.(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HH-1(江苏金坛市江南仪器T 制造),超声波清洗机JP-020S(深圳市洁盟清洗设备有限公司),多功能高速中药粉碎机DFY-500(温州顶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磁力搅拌控温电热套84-1(山东鄄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
2 薄层色谱的鉴别
2.1 广藿香薄层鉴别
2.1.1 供试品溶液Ⅰ的制备 取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1.3 g,加石油醚(60~90℃)15 mL 溶解,用2 mol/L 氢氧化钠溶液3 mL 提取[17-19],用2 mol/L 盐酸溶液调节pH 值至2.0,再用石油醚(60~90℃)6 mL 振摇提取,分取石油醚层并浓缩至0.5 mL[20],作为广藿香油供试品溶液Ⅰ。
2.1.2 供试品溶液Ⅱ的制备 依据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013 页连花清瘟胶囊项下制备工艺制备该胶囊,取自制连花清瘟颗粒1.3 g,同2.1.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广藿香油供试品溶液Ⅱ。
2.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l mL 含4 mg 的溶液,作为百秋李醇对照品溶液。
2.1.4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广藿香粉末0.3 g,同2.1.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广藿香油对照药材溶液。
2.1.5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广藿香阴性颗粒1.3 g,同2.1.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广藿香油阴性供试液。
2.1.6 实验方法 参考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46 页广藿香项下薄层鉴别方法,斑点专属性不好。分别对点样量(对照品1~5 μL、其他溶液2~8 μL)、温湿度、展开剂不同比例(石油醚:乙酸乙酯=4:1/5:1/6:1/7:1/8:1;显色剂(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进行考察。
2.2 板蓝根薄层鉴别
2.2.1 供试品溶液Ⅰ的制备 取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0.7 g,加稀乙醇2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1 mL 使溶解,作为板蓝根供试品溶液Ⅰ。
2.2.2 供试品溶液Ⅱ的制备 依据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013 页连花清瘟胶囊项下制备工艺制备该胶囊,取自制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0.7 g,同2.2.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板蓝根供试品溶液Ⅱ。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 mL 含0.5 mg 的溶液,作为精氨酸对照品溶液。
2.2.4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板蓝根粉末0.5 g,同2.2.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板蓝根对照药材溶液。
2.2.5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板蓝根阴性颗粒0.7 g,同2.2.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板蓝根阴性供试液。
2.2.6 实验方法 参考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214 页板蓝根项下薄层鉴别方法,斑点专属性不好。分别对点样量(对照品1~5 μL、其他溶液2~8 μL)、温湿度、展开剂不同比例(正丁醇:冰醋酸:水=4:1:3/4:1:2/3:2:2;正丁醇:冰醋酸:水:甲酸=3:2:2:0.1/3:2:2:0.2)、显色剂(茚三酮溶液)进行考察。
2.3 红景天薄层鉴别
2.3.1 供试品溶液Ⅰ的制备 取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2.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1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红景天供试品溶液Ⅰ。
2.3.2 供试品溶液Ⅱ的制备 依据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013 页连花清瘟胶囊项下制备工艺制备该胶囊,取自制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2.1 g,同2.3.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红景天供试品溶液Ⅱ。
2.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红景天苷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 mL 含0.5 mg 的溶液,作为红景天苷对照品溶液。
2.3.4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红景天粉末0.5 g,同2.3.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红景天对照药材溶液。
2.3.5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红景天阴性颗粒2.1 g,同2.3.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红景天阴性供试液。
2.3.6 实验方法 参考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61 页红景天项下薄层鉴别方法,斑点专属性不好。分别对点样量(对照品1~5 μL、其他溶液2~8 μL)、温湿度、展开剂不同比例(三氯甲烷:甲醇:丙酮:水=6:2:1:1/6:3:1:2/6:3.5:1:1/6:3.3:1:1)、显色剂(碘蒸气)进行考察。
2.4 绵马贯众薄层鉴别
2.4.1 供试品溶液Ⅰ的制备 取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0.7 g,加环己烷2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取续滤液10 mL,浓缩至5 mL,作为绵马贯众供试品溶液Ⅰ。
2.4.2 供试品溶液Ⅱ的制备 依据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013 页连花清瘟胶囊项下制备工艺制备该胶囊,取自制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0.7 g,同2.4.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绵马贯众供试品溶液Ⅱ。
2.4.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绵马贯众素对照品,加环己烷制成每1 mL 含0.5 mg 的溶液,作为绵马贯众素对照品溶液。
2.4.4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绵马贯众粉末0.5 g,同2.4.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绵马贯众对照药材溶液。
2.4.5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绵马贯众阴性颗粒0.7 g,同2.4.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绵马贯众阴性供试液。
2.4.6 实验方法 参考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344 页绵马贯众项下薄层鉴别方法,斑点专属性不好。分别对点样量(对照品1~5 μL、其他溶液2~8 μL)、温湿度、展开剂不同比例(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30:15:1/6:3:1/3:6:1/3:1:1/1:3:1)、显色剂(0.3%坚牢蓝BB 盐的稀乙醇溶液)进行考察。
2.5 炒苦杏仁薄层鉴别
2.5.1 供试品溶液Ⅰ的制备 取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8.3 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二氯甲烷适量,加热回流2 h,弃去二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甲醇30 mL,加热回流30 min,放冷,滤过,作为炒苦杏仁供试品溶液Ⅰ。
2.5.2 供试品溶液Ⅱ的制备 依据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013 页连花清瘟胶囊项下制备工艺制备该胶囊,取自制连花清瘟胶囊内容物8.3 g,同2.5.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炒苦杏仁供试品溶液Ⅱ。
2.5.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苦杏仁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 mL 含2 mg 的溶液,作为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
2.5.4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炒苦杏仁粉末2.0 g,同2.5.1 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炒苦杏仁对照药材溶液。
2.5.5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炒苦杏仁阴性颗粒8.3 g,同2.5.1项下实验步骤,作为炒苦杏仁阴性供试液。
2.5.6 实验方法 参考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211 页苦杏仁项下薄层鉴别方法,斑点专属性不好。分别对点样量(对照品1~5 μL、其他溶液2~8 μL)、温湿度、展开剂不同比例[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下层)]、显色剂(0.8%磷钼酸的15%硫酸乙醇溶液)进行考察。
3 结果
3.1 广藿香薄层鉴别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 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1~2 μL,其他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层析硅胶G 铝箔片基薄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如图1 所示。
图1 广藿香薄层色谱
3.2 板蓝根薄层鉴别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 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1~2 μL,其他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层析硅胶G 铝箔片基薄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甲酸=3:2:2:0.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板蓝根薄层色谱
3.3 红景天薄层鉴别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 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1~2 μL,其他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层析硅胶G 铝箔片基薄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丙酮:水=6:3.3:1:1 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如图3 所示。
图3 红景天薄层色谱
3.4 炒苦杏仁和绵马贯众薄层鉴别 参照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 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1~2 μL,其他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层析硅胶G 铝箔片基薄板上,采用不同展开剂和显色剂进行研究,未显示出清晰且专属性强的斑点,有待于进一步方法优化。
4 讨论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检索,并未发现关于连花清瘟胶囊中上述五味药材定性鉴别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这五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提出广藿香、板蓝根和红景天的薄层优化方案;而炒苦杏仁、绵马贯众的薄层斑点不清晰,其定性鉴别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摸索。在已经优化完成三味药材的TLC 色谱中,供试品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在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验呈阳性,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本文对连花清瘟胶囊中部分药的薄层鉴别进行优化,为相关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