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科技馆辅导员队伍基本情况对比研究
——基于2015年及2020年两次专项课题问卷调查数据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技馆职称队伍

(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 100012)

一、科技馆辅导员调查问卷情况介绍

2015年,《全国科技馆辅导员职业现状》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辅导员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职称情况、收入状况、在职培训以及职业内容等进行调研。本次调查采取网络匿名填写的方式,共收到24个省份的901份有效问卷。

2020年,《科技馆辅导员职业发展与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继续以问卷调查形式开展科技馆辅导员基本现状调研。问卷分五部分,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情况、职业发展情况、业务培训情况及情绪调研。共收到31个省份的有效问卷640份。

二、科技馆辅导员两次现状调查的对比研究

笔者基于调查数据,在对比分析中发现科技馆辅导员存在三方面的特征,可概括为持续型特点、改进型特点和问题型特点。以下将进行对比分析和阐述:

1.科技馆辅导员的持续型特点

辅导员队伍总体呈现年轻化特点,30岁及以下人员是主要群体。2015年,辅导员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3-29岁和30-39岁区间,分别占比60.2%和29.4%。2020年,80.8%辅导员年龄在35岁以下,30岁及以下占比63.3%。

辅导员队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以大学本科为主。2015年,辅导员受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占比63.9%,硕士占比11.3%,两者合计占比75.2%。2020年,本科占比68.3%,硕士占比10.2%,两者合计占比78.5%。

辅导员队伍非编人员占比较高,以劳务派遣方式为主。2015年,合同制占比45.3%、劳务派遣占比13.8%,非编员工合计占比59.1%。2020年,劳务派遣和合同制两种仍是主要的用工方式,合计占比达71.9%。

2.科技馆辅导员的改进型特点

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结构逐步完善,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占比显著提高。2015年,辅导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文学(23.4%)、管理学(15.9%)、经济学(13.2%)、法学(12.1%)专业占比高,理工科专业相对缺乏,教育学、艺术学科比例极小。2020年,除管理学外,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占比较高,分别为17.03%、16.72%和16.56%,这既符合辅导员科学素养的要求,又符合科技辅导员教育工作者定位要求,同时也体现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趋势。

科技辅导员职业认可度显著提升,因为热爱所以坚持。(1)择业动机看,2015年,“工作稳定”“没有更好的选择”是员工选择辅导员职业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6.7%、33.9%;仅33.9%辅导员因为兴趣从事科普工作。2020年,“热爱科学、喜欢科普”的辅导员第一择业原因,比例增至67.3%。(2)离岗意愿看,2015年,59.3%的辅导员有转岗意愿;2020年,39.8%的辅导员存在转岗或离职意愿。(3)工作评价看。2015年,科技辅导员对工作评价主要集中于“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工作内容庞杂琐碎”“工作环境嘈杂”“技术含量低前途渺茫”等负面评价,仅30.8%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有利于个人成长”。2020年,“工作服务对象类型多样,具有挑战性”排在评价第一位,占比56.72%。

辅导员队伍的核心工作内容有所调整,更趋向于教育工作者定位。2015年,辅导员工作聚焦在“讲解接待辅导答疑”“展品操作演示工作”“展品秩序维护”等,占比为60.8%、59.3%和53.7%,其定位更倾向于展厅运行管理人员。2020年,“讲解接待/辅导答疑”(72.81%)和“基于展厅展品的教育活动研发与实施”(41.72%)排名前2位,教育工作者定位更加凸显。

3.辅导员队伍的问题型特点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晋升问题依然突出,半数辅导员无法参与职称评审,无自主系列,职称等级配备不合理。2015年,无职称比例高达62.2%;职称等级配备不合理,高级、副高级占比仅2.0%;中级职称占 18.5%,初级职称占比17.3%;馆员系列和工程系列是最主要的评审系列。2020年,仍有56.3%的辅导员无职称(资格、职级等),初级23.9%、中级12.3%,副高及正高级占比仅为3.6%。

辅导员队伍收入水平显著较低,与馆别、地域及聘用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2015年,采用年收入概念统计,44.4%的辅导员年收入集中于2-4万元;其次为4万-6 万和6万-8万,分别占比18.5%和16.9%。2020年采用月绩效收入概念统计,42.03%的辅导员在2500-3500,21.72%为2000-2500元,16.56%在3500-5000元。

科技辅导员职业培训问题:基本无“系统化培训”,现有培训内容与辅导员预期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辅导员培训内容集中于“应急处理能力、消防安全培训”“礼仪接待规范培训”“辅导沟通技巧培训”三块,占比均50%以上;基础性培训多,提升性培训少。2020年,各场馆培训仍以入职岗位职责培训、展厅运行维护培训、应急安全培训为主;教育项目研发与实施能力培训、教育活动研发与实施能力培训、教育学理念等培训略显不足。培训方式上,多样化不足。

基于以上两次调研数据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全国科技馆辅导员队伍具有年轻化、女性化、高学历化、非编化等持续型特点;同时,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普事业、科技馆行业普遍重视教育工作的背景下,辅导员队伍总体情况持续向好,无论在专业背景结构、重点工作内容界定以及职业认可度方面均有较大提升。但是,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不畅通、收入水平较低及在职培训不系统等仍然是突出问题。而这些应该被列入科技馆“十四五”事业发展的重要攻坚课题进行重点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馆职称队伍
科技馆一日游
我在四川科技馆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参观诚毅科技馆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