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教育 以爱育爱
——培智班主任工作心得
2021-03-27
(济南市历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山东 济南 250100)
“师爱”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和品格,班主任更是不例外。班主任应在开展自身的班主任工作时,引入“正面教育·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优化班级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尤其是对于智障儿童而言,班主任的“师爱”是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的重要源泉。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正面教育和以爱育爱这一理念的实践过程中,学会用心与智障儿童交流,用爱温暖智障儿童的心田,并为智障儿童提供自主发展的力量。
一、在主题班会上让智障儿童明白什么是“爱”
智障是指个体智慧水平明显低于常人一般水平、在成长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和适应行为存在一定缺陷的弱势群体。培智班主任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教育与管理对象,从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来看,班主任必然要面临着一定的班级管理挑战。因此,培智班主任应通过正面教育,让智障儿童足够了解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内容,慢慢掌握好成长的诀窍,为班主任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提供一定的便捷性。在培智班主任开展正面教育的过程中,可围绕“以爱育爱”这一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为智障儿童传递“爱”的概念,并使其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爱”,从而让智障儿童在“爱”的滋润下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还可使其塑造高尚的品格[1]。
在“以爱育爱”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可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一系列的图片,图片的主题即为“爱”。班主任可指导智障幼儿观看图片,主动说一说图片上体现的是什么内容,然后以“爱”为主线,将其连串成一个故事。通过看图说故事的方式,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慢慢被吸引过来,甚至逐渐将精神力集中起来,对图片的内容产生了一定的认知。随后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智障儿童能够对图片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有效的解读。
班主任还可在这一主题班会上让智障儿童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可以是妈妈的嘘寒问暖,也可以是爸爸给予的大山一般稳靠的安全感,还可以是老师和同学给予自己的各种关怀帮助,甚至可以是社会机构对智障儿童带来的关爱等等。在这一主题班会的讨论活动中,智障儿童能够慢慢明白什么是“爱”,学会逐渐关注和感受身边的人给予的爱,为班主任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落实“正面教育·以爱育爱”的措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用激励性教育加强“正面教育·以爱育爱”
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并不高,吸收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速度比较缓慢,班主任很难用迂回转折的方式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正面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2]。而“以爱育爱”是一种具有极强渗透性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有着极强的渗透力,需要班主任抓住这一特点,抓住时机对智障儿童开展“正面教育·以爱育爱”。在这方面,班主任可融入激励教育,让智障儿童在这种具有鼓舞人心力量的教育方法引领下获得更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一定的自信心。
在培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发现有的智障儿童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很容易遗忘一些东西,对班主任原本教导的知识,也缺乏良好的应用能力。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可在正面教育中,直接对这部分智障儿童给予激励,让他们学会将自己每天需要做到的东西都简单地录入记事本,一条条地完成,完成之后在上面打钩。这一做法可增强智障儿童的成就感,还可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比如班主任可鼓励智障儿童从晨起要做的第一件事开始记录,包括自己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洗漱、吃早餐等家庭生活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生活方面的内容,如做好听课前的学习准备、整理好书包、做好值日生工作、遵守上学时间、上课、做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等等。班主任还可鼓励智障儿童记录一些与同学和老师友好相处的必要“任务”,如和老师同学见面就打招呼、每天和好朋友谈笑聊天、每天关心好朋友等等。班主任可带着耐心和爱,关注智障儿童完成这些“任务”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出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智障儿童解决不了的问题,让智障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怀与照顾,有利于发挥好正面教育、以爱育爱的教育作用。
三、用有效班级活动渗透“正面教育·以爱育爱”
培智班主任在围绕“正面教育·以爱育爱”这一主题展开班级管理时,应注重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让智障儿童接受多种多样的正面教育,并在班级活动中渗透“爱”,让智障儿童时刻感受到浓郁的“爱”,融化他们的自我防备,打开心房,接受他人给予的爱,也懂得将自己作为介质,向他人传递爱,真正达到“以爱育爱”的效果[3]。比如培智班主任可组织社会团体关爱智障儿童班级生活的探望活动,让智障儿童感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关怀、关爱,使其懂得努力成长,在未来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将同样的爱传递给有需要的人。
班主任也可组织智障儿童参与到公益性的班级活动中,让他们有这样的机会,将爱传递给别人。智障儿童在智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心思比较单纯,当有人主动与之说话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比较开心。因此,班主任可带领他们走进社区或者敬老院,与年长的人谈话,感受年长的人带给他们的慈祥与爱,滋润他们的心田,让智障儿童在班级活动中获得足够的个体发展力量,实现“正面教育·以爱育爱”的班级教育目标。
结语
总之,培智班主任面对的班级教育与管理对象比较特殊,他们的智力低下,但内心比较单纯,对“爱”这种情感的感知比较敏感。因此,班主任可通过正面教育的方式落实“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让培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到位,智障儿童在这样的班级管理环境下可获得比较全面、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