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2021-03-27程成
程 成
(泰安市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山东 泰安 271000)
一、新媒体及群众文化活动相关概述
1.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新媒体就是从传统媒体演变而来的,是突破传统媒介的束缚,更具开放性、包容性、传播性的一种媒体形式。伴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覆盖及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不断升级,手机网民数量快速提升,直接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化、高效化,有了更多的选择,甚至不用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大大满足了人们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需求[1]。
新媒体的特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第一,新媒体更加灵活、便利,而且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非常快,获取信息的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等;第二,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是传播信息的主体,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可随时互动,参与感更强。同时,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不用受到传统媒体发布主体单一的限制;第三,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新媒体环境下不仅获取信息途径多样化,而且海量的信息和数据可以让人目不暇接。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新媒体的弊端,就是海量信息的真假无法有效识别,加之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很容易造成网络环境的恶化,形成不好的舆论氛围。
2.群众文化活动概述
所谓群众文化活动是指在人们的工作之外,通过自发性参与、发起的一种社会性文化娱乐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这类活动的内容广泛、丰富,比如广场舞、舞龙灯、英语角等。群众文化活动具备群众性、娱乐性、自发性、传承性等特点,必须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文化实践力为追求,充分发挥出文化知识普及、宣传引导、凝聚力量、精神调节等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进步[2]。
3.新媒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
新媒体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充分加以利用,就会使得人们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兴趣越来越小,无法激发起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就为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出了挑战,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基于新媒体的智能化特点,人们可以对自己有兴趣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式、特点等信息进行搜集、了解,从而新媒体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算出人们的兴趣,这也为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方式突破与创新创造了机遇,在进行组织开展时能够提升针对性、有效性。基于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有效方式与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民精神文明文化素质,放松身心,强化集体荣誉感和民族凝聚力。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学习工作压力随着加大,生活方式单一、枯燥,缺乏交流沟通,群体性活动参与得越来越少。
1.群众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精神需求
虽然大家都能意识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益处,在活动的组织开展方面,政府、社会各界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更新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改革的进度还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也在享受着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由于群众文化活动没有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开始远离群众文化活动[3]。
2.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
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之间具备非常明显的文化差异,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具备地域特色,在相互交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障碍。要想发挥出文化应用的价值与作用,就应该通过传播交流来实现,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机遇作用。同时,我国是农村人口大于城市人口的一个国家,但是相对于城市,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硬件基础薄弱,活动形式、内容单一,甚至存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思想观念落后的现象。在新媒体技术普及的背景之下,需要我们做出一些工作改善乡村落后局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与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对策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作为文化工作者,首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认识与看待新媒体技术的到来,充分利用其优势,帮助我们将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好、开展好。我们不能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要走创新灵活地发展之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新媒体拉近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多途径传播、传播速度、传播效果方面提供了帮助,人们不仅可以在手机、电脑等终端上了解到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知识,还能够让文化活动突破国家、民族的障碍,让更多新的群众文化活动走近人们的视野,吸引人们的关注度。作为文化服务机构,完全可以开通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开通留言功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来,在网络上掀起讨论热潮,广泛吸收民意,改善活动形式、内容,提升公众参与度。比如在举办大型的农民丰收马拉松庆祝活动时,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贯穿其中,通过线上直播,引导更多人参与到话题互动中来,为运动员加油鼓劲的同时,了解到地域风土民情、文化活动,强化文化熏陶。
2.利用新媒体征求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兴趣点[4]
众所周知,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性活动就是为了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得到更好的放松,因此,群众满不满意才是活动开展的意义所在。我们就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对不同群体进行个性化意见征求,从而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为群众所服务。对于多种新媒体渠道征求回来的意见和建议,就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群体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兴趣偏好分析,充分挖掘他们的兴趣点,然后进行活动的个性化表达,这样设计出来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需要。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评价反馈功能,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对群众的合理反馈意见进行及时回复、采纳完善,提升活动的细节性。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其实就是最好的活动创作者,创作的脚本要来源于群众生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给人们创建展示的精神风貌的平台。相关部门还要设计系列化和常规化的线上传播活动,深入群众中进行宣传,使更多群众能关注和访问新媒体平台,增加点赞数量、转载量等,加大关注及影响力。
3.利用新媒体营造浓厚群众文化活动氛围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宣传上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文化服务机构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的热点进行广泛宣传,宣传的关键点可以是活动动员会议、活动名称征集、活动报名信息、活动举办情况、活动特色亮点等,进行不同角度的宣传。文化服务管理机构要主动挖掘宣传点,用高质量的文章、图片、视频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宣传的话语要有亲和力,不能太过于晦涩难懂,否则就会让很多的群众望而却步。只有通过宣传的方式,才能够让广大群众文化活动对于人们的影响力,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下得到熏陶。在具体开展宣传上,文化部门可以通过对群众活动开展的相关部门的新媒介方式进行统计,加强沟通对接,将当地特色文化与群众活动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在宣传上更具有普遍性。
4.利用新媒体将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承下去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组织来达到传承优秀文化、陶冶群众情操的目的。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活动形式要想真正地传承下去,就需要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焕发出新时代应有的文化魅力。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彻底打通文化壁垒,实现有效融合,并通过新媒体形式,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引导,让人们对于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感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从而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此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借助新媒体技术,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在确保活动本身具有创意、有价值意义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立,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人们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忠诚感和可信度[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的享受和满足,更加需要文化的熏陶,这也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机遇,但也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规避其缺点,充分利用其大数据处理分析的优势,将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出去,宣传造势。同时,准确了解、定位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寻找大家的兴趣点和个性化需求,从而创新出更接地气的方案、作品,真正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提升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认可度、参与度与吸引力。此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有意义的群众文化活动走出民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真正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