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保险业务综合柜员制改革的思考
2021-03-27崔元
崔 元
(江苏省扬中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江苏 扬中 212200)
引言
社会保险(简称社保)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柱,支撑庞大社会保障制度,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社保经办服务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与个人利益的桥梁,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4月,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中提出,“积极推进‘专管员制’向‘综合柜员制’转变”。在《通知》颁布后,各省市响应政策要求,以高效便捷、服务惠民为标准,根据统一规划、步骤实施的要求,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全面探索综合柜员制,逐步实现多样化业务办理渠道、一体化线上线下经办、标准化操作流程、常态化业务监督、全程化内控管理的服务体系。在方便办事群众、优化办事流程的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了基金安全。
一、社保业务综合柜员制改革前的状况分析
在实施综合柜员制改革前,社保办理流程管理仍以人工管理和经办为主,部门之间的业务存在权责分离的现象,参保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往往需要经过几个窗口才能办理完成。大厅经办窗口经常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
1.业务流程碎片化
在社保经办中,通过分析经办流程可知,一项完整业务通常需经过多岗位传递,服务对象要办好完整业务,需在不同窗口排队,此种模式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仅需熟悉自身操作步骤,将手续传递至下一岗位即可,但却给办事群众带来极大不便。并且,社保经办内部机构工作人员仅负责自身环节,不负责整体链条,容易造成权责不清,对社保经办工作开展造成了制约[1]。
2.数据共享不足
在不同政府部门中,承载着特定数据属性,由于涉及国家机密与个人隐私,不能随意交流,缺乏数据共享机制,社保部门如若没有和残联、税务、工商、公安、民政等业务部门构建“大数据”共享平台,就会带来各种危害,损害参保人的切身利益。
3.内控机制不健全
社保业务内控工作主要是检查业务运行控制、组织机构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与内控管理,内控贯穿于社保经办各个环节,内控机制体系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对于业务经办工作监督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部分内控管理执行力不足,未能实现规范管理,业务人员与内控人员存在混岗、兼任情况,还有部分经办机构内控意识薄弱,对于内控工作力度造成严重影响。
二、社会保险业务综合柜员制改革的必要性
综合柜员制最初为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模式,强调服务对象为中心,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调整柜员岗位职责范围与业务办理权限,提高整体服务效率。而社会保险综合柜员制,凸显人本理念,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实现一窗式受理参保人员多个社保业务的管理模式。实施综合柜员制必要性如下所示。
1.保险业务经办必然发展方向
在《通知》中提出服务机构应落实“一站式”服务,整合专业窗口为综合窗口,采取“一口受理”的模式,强化公共服务建设,推行网上预办、同城通办、自助办理、委托代办等服务,构建顺畅“绿色通道”,落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应急服务便民措施。
2.提高服务效率
社保经办机构为公共服务机构,需明确自身定位,为参保人员提供高质量服务。通过推行综合柜员制,能够缓解社保工作要求高、业务重、人员短缺的问题,整合业务流程,强化内控管理,提高信息水平,落实“一岗多能”管理模式,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建立长效服务机制,达到标准化、人性化服务的目标,提高服务水平。
3.实现信息共享
推行综合柜员制,按照“系统建设一体化”设想,全面深化“互联网+人社”,积极推动系统内部之间、层级之间和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各项业务“一网通办”“全省通办”。
4.加强风险防控
推行综合柜员制,通过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原则,实现业务经办全过程公开透明,办理进程可即时查询,办理结果可核查追溯,切实保障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社会保险业务综合柜员制改革的思考
1.前台“一窗式”受理
综合柜员制是指参保对象可以在一个窗口办结登记、申报、人员增减、缴费、退休等多项业务,无需分窗口重复排队,统一办事流程,消除业务壁垒,整合“一事一流程”为“多事一流程”。
一是理清业务服务事项清单。落实综合柜员制,则应当加强对社保业务服务需求侧与供给侧分析研究,全面梳理社保政务业务服务事项清单,将社保业务分级分类,对于特殊业务,业务大厅可设置特殊业务处理窗口,专门负责解决政策复杂、人员复杂、时间长的业务,一般性业务则可以在综合柜员制窗口直接办理。其中,一般性业务是指正常参保缴费、关系转续、待遇核发、信息管理的基础业务,具有风险可控、政策明晰、数据准确的特点;特殊性业务为监管成本高、出现差错无法弥补、风险等级高的业务,多为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问题多、业务情况复杂,经办业务中需结合情况开展工作。在机构设置中,根据业务系统分类,进行复核、审核与审批[2]。
二是再造业务经办流程。根据业务服务事项,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的原则,重新整合业务经办流程,通过将社保业务流程与办事需求的有效衔接,实现再造业务流程便民利民的目标。遵循“一次办好”事项要求,对社保、就业等服务事项的办事时限、申请材料、办理流程进行认真规范、清理,简化消除不合理申请材料,推进简政便民。同时,形成统一标准化工作流程,制定服务指南、业务手册等,公开在人社门户网上,摆放在办事大厅,便于群众下载、查阅与监督。
三是科学规划服务大厅。对现有社保大厅进行重新规划布局,设立综合服务区、受理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咨询服务区,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舒心便捷的窗口形象。安装自助终端设备,缓解传统办事大厅人流量过大的问题;建立“网上社保服务大厅”,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参保人员办理相关业务员,借助电话、人社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政策宣传、查询和经办服务;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下沉社区,延伸综合柜员制经办效应,便于群众就近就地办理社保业务。
2.后台集中办理
后台柜员对于前台收集办理的资料进行集中办理,办理完后由前台返给参保对象,对特殊业务实行多级审核办理。综合柜员制,无论是对前台还是后台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且需要配套的硬件环境。具体如下:
一是强化业务培训。“综合柜员制”的推行,在方便参保人的同时,后台经办的工作量有所增加,对后台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打破科室界限、岗位分工,所有业务一站式受理,及时业务柜员窗口独立办结,限时业务流转后台按时办结。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面向公众网上办事平台,遵循“一次办好、一网覆盖”的要求,汇集诸多公共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实际实施中,企业与个人注册为政务服务网用户后,能够向联网部门提交申请,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限制,仅需将申请提交,申请件即可自动进入后台审核,将其发送至有关部门,网上实现整体审批流程,申请人也能对办理事项进度实时查询,保证心中有数。借助政务网开展业务办理,申请人能够同时向不同部门申请业务办理,以免往返多个部门跑路,提高办事效率,不仅贯彻落实了建设平台要求,也能方便服务对象,将快速审批、材料简单的业务推广至政务服务网。
3.内控强化监督
加强对社保经办工作的管理,需做好内控监督工作,加强风险防控。
一是加强内控管理,做到科学防控。由以往事后、线下的方式改为线上、嵌入式、全程实时监控的方式,实现内控工作全程监控。通过梳理风险点,将内控机制融入业务常规经办流程设计和系统建设中去,对业务经办进行事前预警、控制。实现数据的动态分析和风险点的实施管控。全面实行权限管理机制,所有业务必须线上操作,所有人员上线必须有授权,授权精细到具体经办岗位和操作界面,使内控工作到点、到线、到面,以电子管理降低人为风险。同时,对于风险度较高的业务,要通过对重要环节增加复核,实时对业务数据重点监控系统、开展专项检查等手段和措施,有效避免或减少问题和差错的发生。
二是树立内控意识,改善内控环境。社保经办机构内部,应营造内控管理氛围,加强对经办人员责任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并且,建立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做到机制透明、公开、合理,明确规定职责与岗位范围,分配人员任务,促使社保机构内形成有效内控环境与监督机制。
三是道德风险防范,避免违规操作。在社保经办中,制定内控人员行为制度,以制度约束人员行为,提高人员执行力,避免违规操作,以免由于道德风险,将低风险业务转变为高风险业务。在此过程中,以经办机构人员内控制度遵守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内控中产生问题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进行追责、问责,保证内控管理做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注重评价人员职业道德,以此实现职工综合考评。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业务流程碎片化、数据共享不足、内控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积极推行综合柜员制改革,可采取前台“一窗式”受理、后台集中办理、内控强化监督的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