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技工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1-03-27王源冰

中文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技工产教宁夏

王源冰

(宁夏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0)

引言

本文通过对宁夏技工院校产教融合的调研,从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宁夏技工院校产教深度结合的相关对策。宁夏技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有利于实现宁夏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宁夏企业需求侧的匹配和适应,使宁夏技工教育更好更快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更好地服务于宁夏产业发展,服务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发挥技工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功能。

一、宁夏技工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

1.宁夏技工院校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产教融合的保障制度和经费投入机制

由于技工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缺少完整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投入机制,导致部分技工院校对产教融合工作执行力缺乏、操作过程流于形式。部分企业在产教融合中投入了一定的费用,但是没有达到实际的预期,影响了企业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企业选择放弃或中断与学校的合作。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参与到产教融合过程中,但是价值取向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并没有秉承服务于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而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输送到企业,使学生变成创造利益价值的工具。这样的合作与最初产教融合的目的南辕北辙[1]。

2.技工院校学生技能水平不高,师资队伍业务不够过硬

目前我区绝大多数企业考虑到技工院校学生的技能技术尚未成熟,直接参与项目生产流程,企业需要承担较大风险,因此,拒绝与学校深度合作。技工院校师资方面普遍存在一是部分技工院校教师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不够精湛,同时,缺少专业技能和专业群所应具备的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指导不能准确合适地将企业生产实践与实训课程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设计,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与企业所需不相匹配,达不到企业生产标准。二是大部分技工院校未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在技术领域同专业的教师人数少,教师之间互动性与互补较差,理论和实训教学与技术研发过程中进展单一,效果甚微。

3.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企业生产发展不相适应,表现为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技工院校依赖于传统的办学模式,在课程设计上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学生在进行专业对口就业时也没有较多更好的选择与发展空间,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对口的状况。虽然部分技工院校能够对社会经济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做出正确的判断,开设相关的专业与课程,但是由于自身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缺乏创新能力,不能够完全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4.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层次不符合现代企业要求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产业改造和升级,企业的生产技术跟随着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对于技能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部分行业技工学校由于培养技能人才层次低,导致与企业合作产生结构性矛盾,校企合作无法深入进行。

二、技工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措施

1.结合宁夏地区特色产业,树立技能人才培养品牌

技工院校要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属区域特色产业需要,树立与产业对接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有效的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产教深度融合中。一是依据区域优势产业发展趋势,改变技工院校办学方向,发挥技工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产业发展也将带动促进学校的发展。二是技工院校面向宁夏特色产业制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的人才能够主动精准地服务于区域产业的调整与发展,运用产教融合平台,对宁夏特色品牌的产业进行深入了解,掌握相关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使技工院校区域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直接对接宁夏特色产业发展,紧跟宁夏特色产业的结构调整,紧跟产业的技术进步,形成学校与企业的双向合作,实现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与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

2.构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产教深度融合

构建科学运行机制,完善健全政策法规保证技工院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及时规避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主导指导技工院校产教深度合作,搭建技工院校、企业与相关部门三方面的共同合作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加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双方共同承担职责深化产教融合。政府通过介入的方式有效解决技工院校产教合作中资金困难,采取设立技工院校内涵发展专项资金、技工院校产教融合专项资金等专项经费的投入、政府资金直接补贴企业或通过一定比例地减免企业税收的方式扶助技工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产教深度融合委员会,建立企业人力资源与所需技能人才培养融通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全区技能人才综合数据的有效对接,共同研究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通的措施和政策,实现精准的技能人才培养。有效机制的运行使技工院校与企业产教深度融合的同时,技工院校完善了办学条件,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企业不仅进一步提升参与产教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在产教深度融合中梯队式培养了自身所需的后备技能人才,达到宁夏技工院校与企业产教深度融合的双赢。

3.打造专业教师队伍,彰显技工院校教育特色

专业的教师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技工院校需要大力引进有高素质的实操课程教师。一是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制技工院校师资专项培养引进计划,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组织许多优秀教师到先进省份进行对口学习,让技工院校间师资充分交流。二是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教师资源,从著名企业内选取优秀的技能人才进校任教,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对教师的技能教学工作做出相应的指导。让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企业的工作,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更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三是技工院校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主动参与到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之中[2],针对自身技工院校专业侧重开发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和校本教材,作出贡献的教师可以给予奖励。四是技工院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提升教师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依据企业职业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技工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导向基础,要依据企业职业标准进行课程的开设,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完成企业与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对接。一是学校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需要根据企业的职业标准,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与设置,以就业方向为指导,按照企业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二是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内容和过程,应当与企业岗位工作流程进行相互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地适应企业工作流程。企业的职业标准也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不断变化的,学校在对课程内容调整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综合性课程内容安排,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之中以产教融合为主线,采取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等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企业生产过程、生产工艺、产品等各方面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三是课程的开设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性,积极改变过去只依靠视频图片传授知识技能,更多地开设实践性的课程,学校与企业循序渐进的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生产部门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环节中学习、成长,从开悟技能的精髓中精进,从大国工匠精神中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探究技能的积极性。

5.开启多层次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技工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工作网络体系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以大型企业办学主体,建立大型企业和技工院校联合的技工教育集团,共同开发技工教育资源,运用“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课程资源开发、技术辅导等工作,督促技工院校的院系与企业车间、班组结对子,建立校企合作的学习团队,通过多种教育培训服务供给,为企业职工提供终身技能发展服务;鼓励技工院校积极参与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启集团化办学、引企入校、企业办学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将校企合作开展情况纳入技工院校评价体系,对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院校在招生计划安排、学籍管理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

6.执行企业新型学徒培养计划,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开展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面向企业职工开放技工院校一年以上非全日制学籍注册通道,执行弹性学制,通过工学交替、校企双师联合培养预备技师和技师。支持技工院校创建或与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技师研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等方式合作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聚焦自治区新产业、新职业、新能源、新材料发展方向,大力开展技师研修交流,开展企业技师培养培训。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升级加速、社会产业分工不断细化。教育与产业这两大因素,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分离状态。落实产教融合政策是我国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目前改革的核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技工教育产教融合直接影响到技工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更会直接地影响到社会就业,影响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宁夏技工院校的具体情况,从困境与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探究,为更好实现宁夏技工学校产教深度融合,提高技工院校服务宁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技工产教宁夏
从技工到英雄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宁夏
宁夏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