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研究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政管理

梅 琳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高校生是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其日常言行深受网络环境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管理带来的不便,也让高校思政教育落实举步维艰。事实上,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具有相对一致性,二者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等方面也有重叠。因此,在高校中基于教管结合方式培养高素质人才十分可行。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都以高校生为服务主体,前者以思想引导、提升学生思想品质为重点;后者不仅包括思想引领,还包括团建、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这两项工作的任务目标也较为一致。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还是高校学生管理,都有利于引导学生言行与思想,在高校生成长中发挥引导、纠正、规范的关键性作用,所以推进二者结合十分可行。

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都以单打独斗的方式开展,未与高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融合,双方也并未有交叉。为此,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脱节问题严重,更无法实现优势互补,打造“1+1>2”的局面。但从工作优化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十分必要。在实践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以人为本原则、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同时,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也是提高学生管理、思政教育时代性、针对性、灵活性与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而言这种教管结合模式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1]。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的价值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将表现出以下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工作质效。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相辅相成,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让两项工作都变得更加简单,可以拓展高校思政教育路径,也能丰富学生管理手段。在实践工作当中,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能深化工作的实效性,可以为切实、有效、针对性推进日常工作提供辅助。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在高校中,大部分学生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耐心,甚至表现得较为抵触。但基于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在学生管理环节潜移默化地推进思政教育,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抵触,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政观念和言行标准。从高校生成长的角度来看,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能成为推进他们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力量[2]。

第三,有利于推进工作创新。在高校中,思政教育单一化、学生管理行政化问题始终存在,工作方法的滞后性较为严重,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要求。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日益严格的教育与管理要求,高校必须结合时代特性持续推进工作方法创新。而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就是实现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式,推进这种教学与管理强强联合的工作方式时,高校职工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获得更多灵感,将会为进一步实现工作创新奠定基础。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工作情况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较为普遍,相关工作人员只专注于本职工作,双方鲜少交流。在思政教育方面,方法单一、观念落后、覆盖不全等问题始终存在,而且许多高校都缺乏高水平思政教师,在教育环节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学生的影响微乎其微。在学生管理方面,许多高校并未重视学生管理问题,导致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学生管理内容不全面、学生管理重点不明确以及学生管理质效难提升;在高校发展中,学生管理工作浮于表面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仅对学生发展十分不利,更阻碍了高校朝着更高目标发展。

在工作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人员各自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但他们之间也有许多共性的问题需要面对。比如互联网为高校生思想与言行带来的巨大影响;多元价值并存与信息开放背景对高校生的影响;高校生对个性化的过度追求以及高校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不仅如此,工作理念、方法的单一性、落后性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问题也属于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困境。对于高校职工而言,解决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问题,是提升工作质效的现实要求,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维持高校稳定运行的关键方法。

四、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有效结合路径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环节,高校生应始终居于主体地位。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将学生利益视为工作推进的前提,将增强高校生独立性、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为工作目标,将为学生提供必要服务视为工作理念。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效用,深受从业者工作理念影响,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定位准确、工作正确。

新时代的高校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十分看重自身的平等地位,厌恶抵触不平等。因此,传统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方法并不适用,更无法获得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为避免重蹈覆辙,在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向学生释放平等、尊重、友善、关爱的信号,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获取他们的支持,然后基于师生配合更加高质高效地完成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比如将“以人为本”设定为工作准则,在学生管理中充分践行这一原则;积极构建“朋友型”师生关系,有效调节师生地位,以更加平等尊重的方式开展师生互动;积极推动人性化管理,以柔性管理方式代替传统刚性管理,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在获得高校生配合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学生的特点,实现更符合高校生个性化需求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降低工作推进难度。

2.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对于高校生而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融入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前,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为高校生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学生的言行思想都在使用互联网终端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过程中,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干扰是工作人员难以攻克的难关,减少不良信息干扰、净化网络环境、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是思政教师与学生管理者共同关注的事情。

为此,在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时,高校教职工应该强调网络环境管理,从净化监管的角度出发强调源头控制,为高校生提供安全、绿色、积极的用网环境,以便于加强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比如搭建属于本校学生的网络交互平台,利用信息过滤技术、拦截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加固平台“防护网”,杜绝不良信息进入;加强社交平台上的舆情监控,以网络平台为阵地开展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推广,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和影响力,提高思政教育时效性;强调师生交互的信息通道建设,以匿名邮箱、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种手段实现不见面的师生交流,让高校生放松戒心,使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结合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最重要的是,高校必须严守网络舆论阵地,着力提升学校公信力,并强调意见领袖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展现信息技术教育优势方面,教师可采取翻转课堂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比如利用慕课平台,组织学生扫码进入线上课堂,然后由教师提问、学生竞相陈述观点的方式开展互动式教学,基于信息技术打造符合高校生话语方式与思维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授课方式革新推动思政教育创新。

3.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职工需要结合思政教育需要和学生管理要求,创造适用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校园文化内容,从而扩充现有校园文化体系,从根本上丰富校园文化。比如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结合传统文化、社会公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个人品德建立健全校园文化架构,强调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政治性和导向性,营造有利于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的良好校园氛围,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思想言行做好准备。

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高校教职工应该融入更多的心理学元素,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实现校园文化引导与影响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基于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思政教师与学生管理者需要在工作中准确分析学生心理,从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强化心理学知识应用,从而通过开展实践工作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和生活。

最后,在实践工作当中还需要推进思政文化活动与课程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以清华校园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艺术作品展”为例,此次作品展既是清华美院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作业展示,又在吸引大量学生和游客参观的过程中发挥着校园文化建设作用,更成为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绝佳载体;基于这种类型的思政课,高校生可以从思政教育内容中找到艺术创作的切入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理解,从而让思政教育阶段的“因材施教”原则得到彻底践行。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将进一步提高两项工作质效,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管理提供保障。对于高校而言,无论是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都必须具备时代性、先进性、灵活性和服务性,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践行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信息技术运用、校园文化影响。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思政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